词条 | 九华山佛教音乐 |
释义 | 九华山佛教音乐内容丰富,历史久远,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民情、民俗、民风以及宗教流传衍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基本信息佛曲(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 中国佛曲历史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是传自印度的一种带有吟诵性质的佛教音乐,它包括咏经、歌赞两个方面,魏陈思王曹植在东阿县(今山东)的鱼山删治《瑞应本起经》,制成鱼山呗,是为东土梵呗之始。自元代南北曲盛行后,佛教的歌赞全采用南北曲的曲调,现在一般佛教音乐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200首。 九华山佛教音乐九华山佛教音乐从内容以及唱颂对象和场合(范围),大致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仪规音乐,属于殿堂里在佛前唱颂的赞、偈等佛曲,主要有赞、偈、真言、咒子、拜愿、三称菩萨等形式,其中赞、偈音乐性较强,其他多为吟诵性。赞有六句头和八句头两种,通常用的六句赞。偈,其唱词(经文)无论四、五、七言,一般皆为四句合成,有“赞佛偈”、“回向偈”等多种。道场音乐属于道场上唱颂的用于弘扬佛法、超度亡灵的佛乐,所唱佛曲的音乐色彩、风格、情趣以及唱颂形式均有不同,曲调较为明朗,民间色彩较为浓郁,带有一定的民俗性。 九华山佛教音乐调式较为丰富,宫、商、角、徴、羽调式全有,其中以徴、商为最多,宫、角次之,羽更次之。旋律以级进为主,无多大起伏,多为4/4拍子,音乐表述特征繁多,内容各异,演唱时大多为一人举腔,众人齐唱,以及唱念相间,演唱时用法器(打击乐器)点板伴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