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净土与般若 |
释义 | 讲经说法的目的无非在帮助世人了解什么是佛法?进而才能深入理解佛法胜义殊妙的功能,如此才会生出信心,认真地修学,最后才能有助于我们世人真正的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人生之所以有苦,主要是因为有烦恼。人生在世,般般的不如意,种种的不现成,所以烦恼炙盛,如火中烧,所谓的心火炎炎,境风浩浩,能摧残功德之林,可以烧尽菩提之种。 名词解释然而这些所谓的烦恼、不如意、不现成的事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在“境”上作不了主宰,故而召来的苦果。当境界风吹起的时候,由于我们缺乏定力,没有主见,看不清楚事实的真相,以致心生疑惑,因而起惑造业,由业感果,受报在三界六道之中有无尽的生死苦恼,如此惑业苦三,生生世世轮转不息,这就是人生的可悲之处,苦的根本来源。 昔日禅宗大德,洞山祖师问僧:“世间什么最苦”?僧回答道:“地狱最苦”!山曰:“不然!是不明大事最苦!”何谓大事?指的是人的“生死”大事。如果能明白生死大事,了解“生死”是怎么一回事,人因何而生?死后又回哪里去?若能明白生死,就叫做“了生死”。能了生死,那么,就不会造地狱之因。所以说地狱不苦,而是不了自心最苦。 学佛的目的就在教我们“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当了解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认识了“谁”才是自己,如何才能做得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此才不至于受外尘境界的影响,因而随风披靡,应声而倒。所以《法华》曰:“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佛说法四十九年,祖师判教为一代时教,五时说法。如来所说法,门开八万四千,法法圆融,理事无碍。但未悟之人,见理不圆,所以处处有碍;已悟之人,契入中道,知道“实相”之理,故能左右逢源,头头是道。 如来所说之理即“般若”。般若乃诸佛如来所证之理体,其理殊胜微妙不可思议,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可言说,必须心领神会,方能有所悟处,所以说“道在心悟”。因为有言说、文字,即落入相对的“两边”。而两边即是邪知邪见,有好则相对的有一个坏,有善则有个恶,如此善恶、美丑、贫富、贵贱、得失、穷通等就相应而生。然这些相对的概念都是世人的“妄”见,属“见仁见智”的事。既然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事,何来具体的标准?所以人说纷纭,成了是非人我之见,烦恼的根源。 世人愚昧,不明事理,于是就在这种狭隘自我的观念中,不能跳脱出来,因而作茧自缚,硬在其中强辨善恶,无端地非要分出一个是非人我不可,所以痛苦不堪。殊不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寻烦恼而已。 若能了解“般若实相”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空相,无非是“缘起性空”,没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而世间的这一切相无非是“因果”的现象,是自己业力所感得的一种果报。换言之,眼前的境界相,只是一种缘;若能随缘不变,不为境界所迷惑,就能自在无碍,清凉解脱了。故般若是一切诸佛之母,三世一切诸佛皆从般若而生。 讲般若离不开净土,因为般若是理体,而净土是事相。所谓:理无事不显,事无理不成,所以“理与事”是一体的两面,相因而成,互为彼此,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如果说般若是诸佛的智慧庄严,那么,净土就是诸佛的福德庄严;也可说是诸佛所感的妙用。般若是体,净土是相用;体相用是而一而三,而三而一。 但世人愚昧无知,随境攀缘,处处执着;不是着“有”,就是着“空”。故世尊应机说法,特开般若法门,为人说“空”,令人不执着于“有”。因为世间一切相,都是四大五蕴假合之相,霎那不住,无常变化,无非幻有,所以佛教众生要离“相”;然又恐众生执“空”,所以又开净土法门,告诉世人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令人求生,以对治世人执空之病。 佛法说空,是“有之空”,即所谓的“真空妙有”;而说有,是“空之有”,即“妙有真空”。由此可知,佛法所说的“空”与“有”,是“空而不空是真空;有而非有是妙有”。事实上,空与有是一体的两面,诚如《心经》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空、有”圆融,“性、相”不二的才是佛法所诠释的般若正智,所以佛法又称为“不二”之法。 今天我们研习佛法,修学佛法,无论修学禅、教、律、密、净其中哪一个法门,我们都要明白佛法的教理、教义、教相,才不至于盲修瞎练,最后一事无成,终生遗憾,甚至还有落入魔道之虞! 虽然我们修净土法门,念的是“阿弥陀佛”,但对于事中之理,我们却不能不知。知道了理,才能有助于修学更上层楼,真正达到念佛求生的宏愿。 古人 以“水中月”,“镜中物”来比喻空、有之间的关系。虽然水中之月,镜中之物,所显示出来的物相,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了不可得,故不能说它是“有”;虽然这些相了不可得,却又历历在目,了然在前,也不能说它是“无”。这种“若有若无,非有非无”的现象,即是佛所说的“诸法实相”,亦即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明白了这个“大道”,而能于一切日常生活、起居作息动用之中,不执着于眼前一切事相的善恶、美丑、是非、人我、名利、权情,或者是穷通、贵贱、毁誉、得失、福祸、吉凶等事,知道这些境界相的存在无非是“性空缘起”的一种现象;然这种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无常变化,霎那生灭而已,犹如雁过留声、船过水无痕般的不着丝毫的痕迹,霎那间,一切都归于寂净,哪里还有一事一物的存在?! 人生最多百年,而这百年也不过是弹指之间而已。死后连自己最宝贵的身体都保不住,还奢言想要得到其他所谓的身外之物,那不是迷惑颠倒、本末倒置、自寻烦恼吗! 理解了这些实相的真谛,那么走在人生的旅途上,就不会迷惘而有所执着了。于是乎,一切境缘现前时,都能随遇而安,待人处世、应对接物也都能泰然自若;凡事不贪、不求,不迎也不拒,当能做到“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即可心平气和,气定神闲,自在无碍,清凉解脱了。 能如此理解,有如此修为,则眼前即是西方净土,所以说:净土是般若的净土,般若是的净土的般若,两者互为彼此,圆融无碍。否则谈般若不明净土,就是“着理废事,偏于空”;或说净土不明般若,便落于“执事昧理,着于有”,两者都非中道,与佛法不能相应。 明了般若,即能帮助念佛人看破、放下。因为般若的宗旨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实的真相,真相即是“万法皆空”了不可得;宇宙间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空花水月,梦幻泡影,虚妄不实,只是暂时存在的假相而已,所以要放下。能放下这一切的虚妄之相,就能见到实相的真谛。到那时,就真正的自在解脱,无忧无虑。故学佛就是要我们放下相对的两边;当空、有两边不着,即是“中道”。当下,一切境缘现前,无论是顺逆、善恶、美丑,都能欣然接受,甘之如饴,不贪也不求,心中坦然。当烦恼起现行时,即能以一句佛号伏住,犹如石头压草般地不让它继续增长;同时还能“明因识果“,懂得人生是酬业而来,如此,才能逆来顺受,做到“随缘消业”。 念佛功夫若能念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一如,唯是一心”,远离能念之佛,与所念之心,达到“能、所”两忘,境智一如的境界时,就入了“理一心”不乱,则般若正智即显现出来了,那时就能往生实报庄严土,与诸佛如来同一法身。所以念佛的目的也在修定开慧。 佛所说的一切其它的法门都要靠自力才能成功。但在末法之际,去佛日远,法弱魔强,众生根性日钝,若单靠自力修行不能成就,所以佛特开方便之门,为末法众生说净土念佛法门,以佛慈悲愿力的加持,摄受发愿念佛求生净土的行者,以佛力加上自力,合两力于一身,心佛一如,感应道交,方能得度。 净土念佛法门,就是要我们发愿念佛求生。然念佛在心,不在口,必须口诵心惟才是真念佛。若只有口念,而心中无佛;口念之时,有念有妄,贪嗔痴三毒不减,人我是非不断。虽口里念念有词,心里所追求的仍然是世间的名闻利养、荣华富贵。那么,仅有念佛的样子,念佛只是循声空颂而已,哪里是真正地念佛,而是在造口业。念佛必须心想、口念、耳听,六根都摄,声声佛号归于一心。若能守心摄身,使妄念不起,诸恶不作,能所俱灭,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心与佛心若能相应,这一生业报身尽,便能往生净土;往生则能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证般若菩提涅磐无上的法乐。 相关文献净土与般若,语别而义无别,净土由有门入,一般人以为净土著相,般若讲空,似相对又似矛盾,实在是相辅相成,正好两门合修,则道业日进。 般若与净土同修,关系非常重要。净土是一切法的归宿,任何法门均与净土脱不了关系。研习兴趣专于那一宗尽可由之,而舍弃净土则其所学不过世间学问而已。 念佛是生心,离相是无住,心中空空洞洞却能提起一句佛号,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 念佛人听到不住一切法,觉得有一点不大合乎心意,因为念佛,心中即有阿弥陀佛,岂不是心亦住在阿弥陀佛吗?须知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其意义是心中干干净净,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但念佛,无论什么事都应如此。江味农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教理圆融;不要执著,执著是往生的障碍。六度代表万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并未舍一切法,一切法不离般若。学佛善学的即应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语上,华藏世界也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凡不能住,四圣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产业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得法之后就马上换个新境界,若是常在一处不动,就是有所住了。 在打佛七的时候,偶尔妄念少了一点,以为是得到一心,须辨别清楚。理一心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佛现前心里还是如如不动,心中如如不动的时候见到佛才是真的佛现前。慧远大师一生见到三次净土相现,到临终时才告知徒众。般若讲无相无不相,念佛也讲无相无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净与佛净土相应。江味农居士说:“念佛须念至一心不乱,至此则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净之可说,无相也。而正当此际,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便现在其前,无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义趣与般若毫无异致。 修净土不能离开般若。真正能老实念佛,可以不必听经研教,念佛时心里还打妄想就不老实,千万人中难得有两三个老实的。欲想在净土门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离相,无论着我相、着法相,稍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有尘染,那得清净?修行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一切事看淡,心里不执着,一有分别计较即是烦恼起现行,有烦恼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万不要以为净土法门不谈般若,无论什么法门,离开般若就不是佛法。 一切染幻皆应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虚妄,西方是净虚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华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现,不是外面来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变现出来的,即不著有,而求见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现前也。 对于一切庄严境界不发生爱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刹,若有乐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圆融的,大彻大悟之人决无门户之见,谤禅谤净均属不通之人。学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脱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分家。真学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学佛的是求名闻利养、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自序 净土法门,原来有事有理。识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融通,方圆无碍。何以故。其事虽方,其理极圆。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圆不碍方,方不碍圆。不识者,只知有方,不知有圆。所言只知有方,不知有圆者,皆因只知有事,不知有理也。是故净宗修持方便,亦略有分别不同。有事理圆修者,有专依事修者。但以专依事修,心不明了。只能信事,不能信理。逢着说理,多认为禅,心即放弃,实则而非禅也。何以故。般若理性,宗宗相同。在禅为禅。在净为净。识者知其净宗理性,即般若理性。般若理性。即净宗理性。故佛说文殊般若经。一行念佛三昧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拙按利根行人,多有般若气分。性好深入。皆能入佛果觉,住佛正定。既得入佛果觉,住佛正定。即入一行三昧。从此安心念佛,念念观照,自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定慧圆明。非但了知如来菩提果中,定慧圆明。复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西方净土。七宝庄严,全体具足。[如来菩提果觉即是法界藏身]虽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西方净土七宝庄严全体具足。而究竟求生西方之愿依旧殷殷不息。若能如是熏修。所谓事理圆修。凡念佛时,一念圆观顿觉身在如来菩提圆满果中。本来不出不入,安居正定。如是入者,称为顿入。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则品位亦高。何以故,皆因心与如来菩提果觉相合。已得佛果熏染气分。故品位亦高。倘或不能如上事理圆修。但当专依事修,不必深入理性。若肯念念至诚。持佛名号。亦能渐渐深入如来菩提圆满果觉也。如是入者。称为渐入。虽则品位次之,而同归西方一也。有维居士宿植慧根,深信净土。编读拙论,感觉契机。深加爱护。欲久保存。拟发刊后。付梓流通。普结净缘。居士发是心已,蒙各善信,捐资助成。拙复思净土法门。本无大小偏圆。皆由行人根机不一。故此聊陈数语。分别说明。俾阅是论者,各获其利,功不唐捐。若欲详知,请阅论文。此不繁述。普愿见闻翻读,不拘或赞或谤,若信若疑,同归西方净土,共证无上菩提。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十九日 观音大士成道日寄食灵岩粥饭僧了然和南敬序于佛海泉珍桃不退关房 相关书籍书名:净土法门与般若法门是一非二 作者:王朱心莲摘录 其他作者: ISBN号: 价格: 发行地:香港 出版社:佛学印书局 出版时间:1977.5 页数:41页 开本:19c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