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竟陵学派
释义

竟陵学派,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湖北天门市文人钟惺、谭元春发起组建的文学流派组织。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主要代表作品:《帝京景物略》

中文名:竟陵学派

外文名:竟陵学派

年代:明万历年间

地点:湖北天门市

代表人物:钟惺 谭元春 刘侗

主要作品:《帝京景物略》

类别:文学流派

名字由来

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流派介绍

明万历年间,承天府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钟惺、谭元春在郢中城西二里结馆授学,创立"金河社",正式形成明朝著名的竟陵学派,与当时公安派并驾齐驱,驰誉天下。其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提倡抒发性灵,强调自然天真,主张崇尚本色,反对前后七子提倡的文学复古主义,对散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为轻率而倡导幽深峭拔,追求形式上的险僻,作品往往流于冷涩,也给当时文坛造成不良影响。

明代中叶后,前、后“七子”拟古之风甚烈,“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评判诗文准则。“唐宋”、“公安”两派曾先后给予抵制和抨击。

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竟陵派的追随者有蔡复一、张泽、华淑等。这些人大都发展竟陵派生涩之弊端,往往略下一二助语,自称“空灵”,使竟陵派文风走向极端。

当时受竟陵派影响而较有成就的是刘侗,他的《帝京景物略》成为竟陵体语言风格代表作品之一。

代表人物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又辞官归家,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谭元春( 15 8 6— 16 3 7)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与钟惺共创意陵学派。“竟陵学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谭元春、钟惺皆为竟陵人而得名。继明代公安派文学流派之后极力反对拟古文风,要求抒写性灵,其主张和公安派基本相同,但又认为公安派的作品有肤浅之弊,企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矫之,以致流于艰涩。但对小品文的发展有不少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