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0世纪的成就 |
释义 | X射线(收音机和电视 农业机械化 计算机 电话 空调和制冷 高速公路 宇宙飞船 互联网 核能与核技术 航天和空间技术) 医学成就(抗生素 X射线 人工胰岛素 精神病药物 心脏病药物 疫苗 器官移植 艾滋病药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 试管婴儿 诊断技术的进步 螺旋体和病毒的发现 立克次体和立克次体病 生物化学和维生素 对内分泌的认识 治疗学的化时代进步 精神病学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医学伦理学的建立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技术成就综合汽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开始使用流水装配线。这种大规模的生产使商品价格降低,产出更多。汽车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航天器的发明让世界变小了。宇航器则带领人们向宇宙迈进,对宇宙进行的探索让我们更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电台、电视及电影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为人类带来巨大影响,它们娱乐大众,同样可以传播各种政治信息。 杀虫剂、化学肥料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值,也带来的新的环境污染。 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发现,例如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为人类带来了核武器、核动力及激光的发明。 宇宙学取得巨大进展,“大爆炸”理论被创立,人类开始研究宇宙的起源。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视机等电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较大幅度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电气化20世纪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世界带来光明,并向现代社会的几乎每一项工作和事业提供能源:照明、加热、空调……电气化导致无数令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便利的发明,以至很难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它的影响巨大,触及这颗行星上绝大多数人。 汽车1900年平均每个人一生旅行1200英里,通常用脚,通常在他或她自己的村子或城镇中。如今,平均每个美国成人光用汽车一年就旅行10,000英里,全世界有5亿辆汽车。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汽车已变成世界上的主要的人、货运输工具,汽车工业已变成经济增长的稳定来源。 飞机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供水在20世纪开始时,如伤寒、霍乱这样的水传播疾病折磨着全世界。痢疾这种最普通的水传播疾病是第三大死亡病因。水系统的成功导致更长的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农业生产率的大大增加,以及世界生活质量的提高。 电子从真空管、晶体管到微处理器,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强大,效率越来越高。20世纪下半叶横扫全世界的电子体系的心脏是集成电路。辉煌的工艺和发明隐藏在那些使无线通信、卫星广播、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等及其他许多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安全和方便的新技术动作的看不见的元件中。 X射线20世纪最伟大的壮举:X射线,简介: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收音机和电视收音机和电视的使用是20世纪社会变迁的一大代替表,打开了通往其他生活的窗户,通往世界的遥远区域,以及正在形成的历史。 农业机械化20世纪初的美国,种植一种作物需大量人手花几个星期栽种或收获,每4个农夫养活10个人。今天,整个中西部的粮食作物可在10天内种完,20天内收割。一个农夫可以提供养活97个美国人的粮食。先进农业技术在全球的推广为在新的千年中对抗饥荒提供了保证。 计算机计算机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在20世纪计算机从大而笨重的处理数据的机器变为轻便的工具,成为每一主要工业的必备部分。真正的计算机革命并不是关于字节数的,而是所有的人,不论地理位置和政治观点,都可以分享信息,互相学习。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制造的,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采用,事实上在1973年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约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具体情况参阅百度百科----“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后来为了表彰和纪念约翰·阿坦那索夫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的伟大贡献,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授予约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技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0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电话1793年,法国 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这是一种由16个信号塔组成的通信系统。信号机由信号员在下边通过绳子和滑轮,操纵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关的信息。当时,法国和奥地利正在作战,信号系统只用一个小时就把从奥军手中夺取埃斯河畔孔代的胜利消息传到巴黎。在20世纪电话从有限使用的东西变为形成现代生活方式的基础的先进技术的核心。朋友、家庭、工作和国家间几乎是即时的联系,使提高生活、工业和经济的通讯成为可能。 空调和制冷20世纪,卡里尔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公司之一。但空调发明后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场,常因天气闷热而有不少人晕倒,而首先安装了三台中央空调,此举大大成功,凉爽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自此,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随着空调和制冷系统变得更完善,工作和娱乐不再受制于天气,人类真的使环境适应了自己的需要。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打通了我们的国家,使货物和服务到达偏远的地方,促使郊区的发展。为每一个地方的人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保健、服务、教育和文化资源的选择。 宇宙飞船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1号刺穿大气层,震动了世界,并开始了激起美国历史中最重大的工程计划的太空竞赛。由此产生的空间计划对全世界的人有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互联网是20世纪60年代作为通过全国网络允许各种计算机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而连接大学和政府研究中心的工具而设想出来的。它正改变着文化模式、商业惯例、消费品工业和研究教育工作。它可能的未来用途还刚开始反映出来。 此外最伟大的技术成就还包括成像技术、家用电器、健康技术、石油技术、激光和光纤、核技术和高性能材料。 核能与核技术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将产生和释放出远大于机械能、化学能等产生的能量。核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清洁、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 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的链式核裂变反应。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2年第一颗轻核聚变的氢弹爆炸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60年代以后,核电站进入实用阶段,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能源,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5。 核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材料、考古和环保等领域。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开始大量生产,1947年比利发明了C14测定年代的方法,1951年开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疗癌症,70年代以来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广泛应用于临床,80年代初发展到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 航天和空间技术1903—1914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为动力的航行理论,奠定了航天学的基础。1919年,戈达德提出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并于1926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的火箭。1942年,布劳恩主持设计发射的液体军用飞箭成为二战后各国火箭发展的蓝本。 1957年,苏联用洲际导弹的火箭装置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时代”从此开始。1961年,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人类首次飞向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1971年,苏联建造空间站,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动基地。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成功,从此人类可以自由进出太空。 自50年代后期起,人类开始对月球和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遥远的行星际空间进行探测,至今已发射了100多颗空间探测器,去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教育成就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他反复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全面论述了教育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关系,把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看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措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新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和落实,为实施科教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全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 为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资源优势,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坚持“两基”工作是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全国已有65%以上的人口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由1978年的18.5%下降到6%以下。 基本改变了我国文盲、半文盲大国的状况,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关系,初步确立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四,中国教育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形成了广泛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格局,回国留学人员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教育投入、教育的基本条件、 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具体体现。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体制,改变了教育经费由政府拨款的单一渠道,逐步确立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在1997年,2531.73 亿元的教育经费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占到26.4%。 ——教育基本建设成绩显著,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得到较大范围的更新改造,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建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各地形成了1000多个教育广播电视台(站),建设了与国际互联网相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现代教育技术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家设立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待遇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在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师住房建设的力度,教师住房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城镇教师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 2平方米,教师正在成为人们向往和羡慕的职业。 第六,教育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先后制定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共计6部教育法律; 国务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16项教育行政法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等200多件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70年代1975年 以太网(Ethernet);激光打印机;个人电脑(PC机)。 1976年 喷墨打印机;电视录像(VHS)系统。 1977年 “苹果Ⅱ”(AppleⅡ)电脑;光纤通信技术;核磁共振透视;中子弹。 1978年 试管婴儿。 1979年 人造血液;24位微处理器;魔方。 80年代1980年 基因转变;抗乙肝疫苗。 1981年 航天飞机;磁盘操作系统(DOS);克隆(即无性繁殖)斑纹鱼;人造糖精。 1982年 IBM个人电脑兼容机;通过基因工程从细菌中获取人体生长激素;采用细菌制成的人 体胰岛素。 1983年 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络;计算机病毒;人体胚胎移植;“环孢霉素”(用于降低器官移植 接受者的排异能力)。 1984年 凝血因子(用于治疗血友病);“麦金塔”电脑;动态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 (CD-ROM);采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片《最后的星球战士》;胎儿外科手术。 1985年 遗传指纹法;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桌面排版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1986年 数字录音磁带。 1987年 基因抑制剂;移植细胞以治疗帕金森氏病;立体视频游戏机(也称“博弈机”)。 1988年 多普勒雷达;触摸屏输入技术;正电子显微镜;一次性隐形眼镜片。 1989年 全球定位系统(GPS);高清晰度电视;隐形轰炸机。 90年代1990年 万维网(WWW)。 1991年 数字应答设备;塑料裂缝探测器。 1992年 狒狒-人体肝脏移植;晶体全息摄影存储器;动态语言翻译器;能移动到指定位置的 “智能药丸”。 1993年 在受力情况下能变硬的“智能金属”;雄性染色体的排列;奔腾(Pentium)微处理器。 1994年 英吉利海峡隧道建成通车;艾滋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微波干衣机。 1995年 CO/CO2逆变器;发现肥胖基因;Java语言(一种对不同网络操作系统兼容性极强的 计算机编程语言)。 1996年 实验室研制成功“反物质”;商品化电动汽车;网络电视。 1997年 克隆绵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 1998年 阿尔法磁谱仪(用于太空高能物理学实验);Windows 98操作系统。 1999年 Windows2000操作系统。 医学成就抗生素许多人认为这是20世纪最引入注目的单项医学成就。这项发现始于20年代,当时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一种被自己命名为红色青霉的霉菌杀死了实验室器皿中培育的葡萄球菌素。10年后,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偶然读到了弗莱明的论文,开始提取红色青霉中的关键物质。到1944年6月6日,已经生产出大量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也随之问世。肺结核、白喉、肺炎、梅毒和破伤风等无法缓解的疾病突然之间变成了可治之症。 X射线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到1895年对其妻子的左手骨骼拍照时,揭示出X射线的强大威力。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到本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日常医疗。这种带有阴影的灰色照片实际上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现在,医生们可以通过它观察骨折部位,肿瘤和肺部充血情况。超声波、CT扫描、PE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橡等技术也接踵而至,各种技术都可在无需进入身体内部的情况下为体内器官提供不同的视图。 人工胰岛素1921年,多伦多大学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从狗的体内分离出消耗糖所需的活性物质 胰岛素。他们把这种物质注入一条患有糖尿病、濒临死亡的狗,这条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现了好转。第二年,他们在一中垂危的14岁男孩身上尝试类似的实验。这名男孩子的血糖水平几乎立刻就降了下来。随后,这种激素进入大规模生产。尽管它不彻底治愈糖尿病,但它是一种重要的救命药物。 精神病药物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科学家们认识到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由于大脑中的化学机制遭到破坏引起的。正是由于这个发现,人们才开始研制并接受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第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是1949年用于控制躁狂抑郁症的锂。在50年代研制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等药物,后来又出现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心脏病药物从1903年发明心电图到90年代处方降胆固醇的抑制素药物,对心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是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博失常和心脏病发作都成了可以治疗的疾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脏病药物急剧增加的结果:利尿剂、β封阻剂、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封阻剂和血块爆破剂等等,它们用于各种配伍疗法,以便促使不健全的或受到损伤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疫苗爱德华·詹纳1796年首次对天花施用疫苗,但是广泛使用疫苗是20世纪的一个发展。当然,本世界最著名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能造成小儿瘫痪,是人们最惧怕的疾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乔纳斯·索尔克利用被杀死的病毒研制出一种疫苗,这种疫苗在1955年被宣布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5年后,阿尔贝特·萨宾研制的更加有效的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开始应用。现在,疫苗被用来控制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甲肝、乙肝、百日咳、破伤风等诸多曾经十分常见的疾病。 器官移植1954年,波士顿的医学家哈特韦尔·哈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它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时代。到70年代后期环孢菌素这种能抑制身体攻击外来器官倾向的药物研制出来以后,器官移植成为常规疗法。 艾滋病药物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向医学界提出了最艰巨的挑战:这种全新的疾病是由医学界无力防范的微生物病毒引起的,它用各种前所未见的方式攻击身体。真正的突破出现在90年代中期:当时研制出了控制艾滋病病毒繁殖的各种配伍药物。尽管很难想象能研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但是这些疗法产生的突出效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艾滋病至少已成为可以控制的疾病。 脱氧核糖核酸(DNA)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是DNA。DNA发现始于1953年,当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绳梯结构。一个梯级就是一个遗传密码单位,它们集合在一起,包含了生命的所有信息。现在,有关基因的知识正在改变医学的许多领域: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研制胰岛素、心脏病药物和生长激素等有用的蛋白。对基因在诱发癌症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使科学家研究新疗法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旨在寻找缺陷基因的筛选检查,能为多种疾病提供警报。 试管婴儿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一个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诞生,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称谓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技术属体外受精,卵子在体外经过培养,精液经过处理,结合成受精卵,然后把形成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发育。这一医学成就为不育症患者解除了痛苦和精神压力,西方媒体因这一成就而称“人类可以是自己的上帝”。 诊断技术的进步伦琴在1895年发现X—Ray。X射线在外科领域中,首先应用于骨骼系统的观察。美国医学家坎农在1898年发现用铋或钡配合X光检查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动物的食道。1903——1906年,荷兰生理学家爱因托汶研究出心电图描记(ECG)。 螺旋体和病毒的发现1905年肖丁和霍夫曼,在梅毒性下疳的分泌物中发现了梅毒螺旋体。1911年日本人野口英世完成了梅毒螺旋体的人工培养。1918年在南美发现黄热病的病原体,并把这种病原体进行人工培养。1914——1915年稻田龙吉和井户泰等发现外耳氏病的病原体,并完成血清疗法的研究。 立克次体和立克次体病1909年美国病理学副教授立克次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立克次体。1916年巴西学者罗沙利马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次体,一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学家普劳沃泽克。 热带病的研究:1900年,美国人芬利证实蚊子是黄热病传播的中间媒介。1880年法国医学家拉弗朗发现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病,后来证实传播疟疾的蚊子是疟蚊。1901年福德发现睡眠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的病原体为冈比亚锥虫1903年布鲁斯等人确定彩彩蝇是睡眠便的传播媒介。 生物化学和维生素费雪证明一定的酵素只能对特定的物质起作用,并完成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的试验。1906年霍普金斯发现仅靠糖,脂肪和蛋白质远不能维持动物的生活。1912年芬克提出维生素这一名词。 对内分泌的认识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和斯塔林,从小肠黏膜提取液中发现促使胰腺分泌的肠促胰液肽。他们将其命名为激素。1915——191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肯达尔首次提取出甲状腺素。1927年英国化学家巴格尔化学合成了甲状腺素。 治疗学的化时代进步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化学疗法并发明了抗生素。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解决了青霉素浓缩问题。1943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治疗病人。 精神病学的弗洛伊德以其精神解剖学说,本能学说,精神结构学说,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精神作用影响潜在意识,性的本能与这种作用的重要关系。美国精神病学家梅耶创立的精神生物学派,把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理解和认识,认为精神病是适应习惯遭到破坏所引起的人格不平衡造成的,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健康的适应习惯。 分子生物学1938年和1947年提出分子生物学概念。美国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股螺旋结构的三维模型,并于1953年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模型。80年代基因工程开始用于治疗疾病。 免疫学19世纪80年代,巴斯德减毒菌苗的发明为实验免疫学建立了基础。1945年欧文发现免疫耐受现象之后,免疫学逐渐从抗感染免疫的经典概念中解脱出来。1949年巴纳特从生物学角度提出一种假说,认为宿主淋巴细胞有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1965年克莱因和怀特发现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赫尔和米勒斯特发现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使免疫学从抗感染免疫的概念发展为生物机体对自己与非己的识别。 医学伦理学的建立1946年“纽伦堡法典”,1948年“日内瓦宣言”,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守则,1949年“世界医学会国际医德守则”,1965年“国际护士守则”,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提出以人作为实验对象的道德守则,1968年”悉尼宣言“,规定了器官移植引起的死亡标准,1975年”东京宣言“,规定了拘留犯给以非人道的对待时,医师的行为标准。 医学模式的转变1972年美国医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的论述。 物理学成就相对论1905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爱因斯坦在他26岁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不同于经典物理学的崭新的时空观和质(m)能(E)相当关系式E=mc2(此处光速C=3×108米/秒),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关于E=mc2,即物体贮藏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数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打个比方说,1克物质全部转化成的能量,相当于常规状态下燃烧36000吨煤所释放的全部热能;或者说,1克质量相当于2500万度的电能。 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空间和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从1923年开始,爱因斯坦用他的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论的探索,企图建立一个既包括引力场又包括电磁场的统一场理论,虽然他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杨振宁和米尔斯于50年代创立了“杨—米尔斯场方程”,发展了所谓“规范场”的理论,使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统一场论可望在规范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量子力学1900年,普朗克创立了量子论,提出能量并非无限可分、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新观念。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尔把量子化概念引进原子结构理论。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谔分别建立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1928年,26岁的狄拉克提出电磁场中相对论性电子运动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场论,使包括矩阵力和波动力学在内的量子力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代末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继1905—1915年相对论建立之后对经典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学和固态物理学的发展,为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准备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生物学等的产生。因此,量子力学可以说是20世纪最多产的科学理论,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基本粒子物理学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探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没有公共的基本单元。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这种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一个核;1913年,玻尔指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于是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内部结合力的核物理学应运而生。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从此,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于是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一方面,正电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继发现;另一方面,基本粒子还有其内部结构。60年代以来,出现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层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诞生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至今方兴未艾,成果累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