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敬钊缨毛蛛 |
释义 | 中文名 敬钊缨毛蛛 拉丁学名 Chilobrachys guangxiensis 亚科 Selenocosmiinae 原产地 中国 栖息地类型 热带雨林 成年体型 13-15厘米足展 适宜温度 26-28℃ 适宜湿度 80% 使用底材 稍微潮湿的泥炭/椰砖/粘土 生活类型 地栖型 是否踢毛 受惊踢毛 适合度 专家挑战 敬钊缨毛蛛Chilobrachys jingzhao是一类地下穴居的原始蜘蛛隶属狒蛛科、棒刺蛛亚科Selenocosmiinae、缨毛蛛属,是近年在我国发现的又一蜘蛛新种。其形态与海南捕鸟蛛、虎纹捕鸟蛛十分相似,个体较海南捕鸟蛛大,体呈黄褐色,腹部背面无虎纹斑。体长55~61毫米。头胸部长25~27毫米,宽23~24毫米;腹部长30~34毫米,宽25~26毫米。背甲红褐色,密布灰白色细毛,边缘具较长粗硬毛。腹部浅黄褐色,具稀疏的棕色长毛和浓密的浅黄褐色短细毛。敬钊缨毛蛛为负趋光性,昼伏夜出。喜捕食直翅目昆虫和蜚蠊目的蟑螂。12月至次年1月产卵孵化,每次产卵囊1个,卵粒80~100粒。 产自中国广西的这个种类是以中国生物学家赵敬钊的名字命名的,曾经的拉丁学名就是Chilobrachysjingzhao,不过现在国际上还是以Chilobrachys guangxiensis为该种的学名。 这个产自中国广西的捕鸟蛛种类是2000年发现的新种,国内宠物捕鸟蛛市场有时出现大量的缨毛蛛,可能是这个种类,不过也可能是产自泰国的同属更大型的华欣食鸟蛛。 但是总的来说,站长个人认为缨毛蛛属除了印度地老虎尚且有作为宠物捕鸟蛛饲养的价值外,其余种类大多体型不大,色彩单调,攻击性强加上相对较大的毒性,作为宠物捕鸟蛛似乎并不恰当。 近年来有国内科学家研究这个种类的毒液制药的项目,可能这个种类在广西已经有相关养殖场为进行提取毒素而进行大规模饲养。也有猜测大陆市场上那些大只个体的缨毛蛛便是出自养殖场的淘汰个体,(提取过毒液的个体或者年老个体),在人工饲养下也不能存活长久。(同样的情况可能也发生在那些“野生”海南捕鸟蛛或者广西捕鸟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