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敬亭山抗战英烈碑(幢) |
释义 | 【名称】 抗战纪念碑、幢 【类别】 石碑 【年代】 民国 【文物原属】 散落于安徽宣州敬亭山 【文物现状】 敬亭山怀英亭 【简介】 这是一组发现于安徽宣州敬亭山脉动抗战纪念碑、上面记载着抗战期间,驻守宣城的国民党陆军一百零八师政治部主任孙麦秋先生在重修敬亭山太白楼之际,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英烈而撰写的碑文石刻,有着记载着民国二十八年,该师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鏖战,收复宣城的史事,和重建“太白独坐楼”的双重历史意义。幢高108cm、广77cm碑记如下: 孙云升二十八岁山东武邑人奋不顾身与敌夺枪以致身亡 李德口年三十岁河南上蔡人与敌肉搏饮弹而亡 周维钧年三十岁安徽六安人往返冲击击毙敌多名而亡 郑锡山年三十二岁安徽涡阳人勇敢直前与敌搏斗以身殉国 杨孟兴二十三岁江西平阳人作战沉着勇敢杀敌为国牺牲 何世喜年三十六岁安徽南陵人有胆有识作战勇敢 费华维充中士三十六岁湖北天门人作战勇敢负伤不退乃以身殉 王明德系下士年二十九岁河南孟县人忍苦耐劳服从长官杀敌致果奋不顾身 孙贵年三十四岁山东邹县人性慷慨有胆略身负重伤而亡 江连太四十岁江西至山人拼命杀敌口口牺牲 杨义才年二十九岁安徽芜湖人粗通文字长于谍报工作与敌口口而亡 施云青年二十八岁浙江定海人与敌搏斗成仁取义 王金美年三十一岁河北大明人作战沉着与敌冲锋而亡 宣城北十里敬亭山皖南名胜地唐李白曾游于此饮酒赋诗乐而忘返后人建有太白楼慕其雅迹民十七年被山洪冲毁便不修茸自七七变起京芜相继沦陷我军以血肉之躯屏卫皖南二十八年一月本师官兵以神勇之精力与敌血战数度收复宣城民心以安本师第六百四十四团口口口唐念诸烈士功绩之伟死事之烈为之勒石立碑并重修太白楼抚口口口口江山而凭吊铭先策后翼代于来兹是为之志 陆军一百零八师政治部主任孙麦秋敬撰 两米六面体矾石幢,上面记载着该师六四四团第三营,一九四零年在与进犯新河庄的日军114师团浴血奋战阵亡的三百多将士的姓名。 据载;民国廿九年,国民党驻宣陆军一百零八师六四四团第三营奉命驻守宣城北乡的新河庄,担任对水阳、湾址两镇日军据点的防御,同年2月26日晚,日军500多人分三路向新河庄发起进犯,次日两点许与驻防部队交火,拂晓后日军发起三次进攻,均被三营官兵奋力击退,当场毙敌30余名,激战至上午九时许,日军以少数人佯攻,大部分人迂回至背后,抢占有利地形,形成合围,三营官兵孤军无援,伤亡严重,营长邵玉璋在指挥突围中,身负重伤,当疯狂的敌军冲入阵地时,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勤务兵说:“在鬼子面前,我们宁死也不当俘虏!”说罢便饮弹自尽。上午十时,日军全部撤回据点。清理战场时,三营官兵共阵亡三百余人,几乎全军覆没,遗体被运回敬亭山麓的广教寺东侧安葬。石碑、石幢的相继发现更印证了史料中《新河庄大战》的准确性。 敬亭山残碑碑文。 碑记如下: 广龙安徽涡阳人二十四岁好文二十九日于富阳菖蒲岭 王口口性刚毅尝恨敌自挝卒于此役惨亡 口口口口十四岁恪守纪律长于谍报不幸此役 马兴朝二十九岁山东单县卓勇羁辄身先士卒此役负伤不退终至阵亡 阎宁海龙人充少尉排长慷慨激昂志切复土此役齎恨以终 张华山上士班长河南项城人三十三字生极服从此役曾杀敌数名而亡 中士班长张辽中人三十三岁身长力大任事负责此役与敌肉死 下士班长张起源二十五岁冀宛平人对轻机枪掺纵颇熟练此役因勇敢射击为敌射杀 口口口下士班长籍湖南少阳二十五岁允历戎行临危于此役阵亡 席忠堂二十三岁河南确山人充下士厚且好学此役任轻重机枪射手不幸阵亡 周桂山口口人二十三岁具独断眼光及精神且技术至佳此役亦亡 张祖昌三十八岁安徽涡阳人性直有胆识此役勇乃以身殉 梁山青长安人二十六岁长于技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