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
释义

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位于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岗村,西北距阳谷县城17公里,南距黄河约4公里。1994年普探资料表明,该城址为东---西南向,方向43о,城墙寛20-25米,东墙中段因村庄所压,无法详探。城址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150、宽300米。包括城墙在内,总面积38万平方米。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是否有城壕尚不清楚。城墙顶部宽10.5-12.5米、下部宽19-20.5米、残高2-3米。在城内发现大、小台基2座。大台基位于城址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方向与城墙一致。南北长约520、两端宽175米,面积9万余平方米。现存部分高出周围地面约2-25米。据推测,大台基系利用原自然沙丘,在其上部经加工而成。小台基位于大台基北面,平面略呈方形。面积约在1万平方米以上。有人工堆筑迹象。所见夯土夯层分明,夯窝清晰,夯土坚实,厚5-10厘米。夯窝为圆形圜底,直径3-7厘米,深1厘米以上,以单棍夯为主,有的地方可见似用鹅卵石夯筑的痕迹,夯窝直径约10厘米。

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位于阳谷县东南18公里张秋镇景阳冈村周围。1994年11月,有关文物部门配合阳谷县景阳冈公园工程进行钻探。城平面近似椭圆形,两端较窄,中部孤形凸出,南北长约1150米,北端宽约230米,南端宽约330米,中部最宽处约400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地面已无城垣遗迹,地下城垣保存完整。城址东北角现有南北向水渠穿过,从水渠西壁可见耕土下即有岳石文化城垣残基,其外侧被东周城垣残基打破。岳石文化残垣下压龙山文化城垣。其顶部到水渠底高1米余,渠底已见水,无法钻探,估计渠底以下还会有数米以上城垣。水渠壁上暴露的龙山城垣内侧夯层向里倾斜,夯层较厚,不规整,城垣外壁陡直。内侧城垣的灰坑,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在南、西、北三面城垣的中部,均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门。城内中部有大小两个夯筑台址。大台呈圆角扁长方形,方向与城平行,南北长约520米,两端宽175米左右,台址面积约9万余平方米,原由西南向东北斜,西南部最高处高出地面约3米,即俗传武松打虎的景阳冈。1969~1975年,逐渐由东向西取土,村子随着向西推进。1976年,大规模挖土填沟,台址地表以上部分基本上被削平。今仍保留着原高度的残台址的地方,只有中部武松庙基处和村西南的一部分。原台址高约5~6米,似有多层台面,估计台址是逐步加高的。此台址基本上用生黄面沙土筑成,在台址西南部前沿的夯土中,可见龙山文化遗物,知台基经过扩建。小台在大台东北15米处。呈东西向的圆角长方形,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6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原来和大台一样高出地表,1976年与大台同时削平。在台址与城垣之间,有丰富的文化堆积,基本上都在地表以下2米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