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咸阳城 |
释义 | 作品信息【名称】《经咸阳城》 【年代】中唐 【作者】张祜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经咸阳城 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只是生人意不回。 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作品简析诗人途经咸阳城,昔日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此时即使敞开千万扇连天窗户,除了诗人一个以外,也没有人会来。人去楼空的悲凉即时引起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当年秦始皇不惜残迫百姓来满足自己的奢欲,企图建立万世基业。可惜西楚大将项羽引领百万大兵西屠咸阳,一把火焚烧了代表奢欲,代表暴政的阿房宫。这三月不灭的大火烧毁的不仅仅是豪华无比的皇宫,也烧毁了秦皇建立的江山事业。这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浸染着多少血泪的阿房宫“暴成暴废”,诗人借以慨叹了“是非成败转头空”,兴亡似乎转瞬间,也批判了秦皇残压百姓的暴行,深刻揭示出国家的兴盛败亡全在于“生人之意”这一千古真理。昔日阿房宫,此时咸阳城,在古今中尽露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登临古迹,凭吊遗物,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寄托兴亡之感,既回想当年人事的辉煌,也感伤此刻遗物的残破腐朽。这是张祜怀古咏史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首诗里,诗人面临着这些刻烙着历史故事的陈迹遗址,满怀的热情豪志、满腔的爱国情怀充之以现实的困惑打击、诗人的敏感,顿时感慨万分,流露出兴亡感叹,表现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还不时透出强烈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喻。 作者简介张祜 (约785—849后)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821-824)年间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纵情声色,流连诗酒,同时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效力朝廷,一展抱负。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