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文大学 |
释义 | 简介概况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建制之一。 背景据《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一书记述,中国明代中叶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胡登洲(1522~1597)鉴于当时伊斯兰教的经典书籍,传入中原者,皆系阿拉伯文或波斯文本,一般穆斯林不懂,讲授经师又很匮乏,便在私宅兴学,收徒讲经。其后各地清真寺仿效设办,年久遂形成中国伊斯兰教阿訇培养的定制。 具体内容经文大学多设于大、中清真寺内,主讲教师由各该寺开学阿訇担任,学员被称为“满拉”或“海里凡”。课程没有定制,也没有班级排列,一般为经文小学的继续。 教材教材分为两类:一是阿拉伯及波斯语言文字课程,在已学好“连五本”的基础上学习虚词作用与应用,形态学及专讲组词、造句规则的《遭五》、《满俩》,接着进修修辞学《白亚尼》、逻辑学《曼推格》。二是宗教专业课,有教法学《伟嘎业》及一些圣训经籍与注释,有认主学《凯拉姆》与《古兰经》注释名著《戛最》。有的经文大学兼授波斯语法学《海瓦依·米诺哈吉》、认主学(即《昭元秘诀》)、《法苏里》。有些格迪目派的经文大学还要讲授苏菲派哲学《赖麻尔蒂》、《米尔萨德》(即《归真要道》)。个别经文大学以波斯文文学名著《古洛司汤》(《真境花园》)为重要参考教材。学员来源,多是当地有志于宗教教育事业、准备担任阿訇的男性青年;也有的在原籍已有一定的伊斯兰文化素养,为了深造而负笈求师寄读于有著名阿訇的清真寺。 特点经文大学的主讲教师没有专项酬金,学员也不交纳学费,家境贫寒者可以接受本寺教众所送的海迪耶以作生活费用。所有满拉可以随阿訇参加教众所举行的婚丧仪式而收受海迪耶。经文大学的学制没有定期。一般约进修6~7年可以学完主要课程。主讲教师认为某一学员已学有所成,具备了担任小寺开学阿訇的条件,便给予“穿衣挂幛”——为其举行毕业仪式。如毕业日恰有寺院聘请开学,则由聘请寺院为毕业受聘学员赠送长方形绿布奖旗,称之为“挂幛”。 (冯增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