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文化论 |
释义 | 版权信息作 者: 刘永佶 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7-1 字 数: 317000 页 数: 391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174372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定价:¥22.50 内容简介经济与文化是社会系统中两大子系统,它们的相互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对这种关系的研究,是从人和社会的统一性出发的,也就是说,将经济看成人的、社会的经济,将文化看成人的、社会的文化。经济是社会生活,也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又是社会生活,也是经济的主导。经济是文化观念的要内容,经济又是有关文化观念的实现。经济的文化和文化的经济是统一的。 经济学就必然具有文化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1)经济学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2)经济学必须研究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探讨和规定文化对经济的导引作用。 目录序言 导言 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 盛名之下的贫乏:“正统”经济学的处境 对经济学性质和功能的反思 上一个层面——人生(人本)经济学 拓宽思路,变革方法 经济学的文化性 社会大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统一 人的本质与存在 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形式 社会系统:人本质存在的表现 三大层次的主观性与产在性 你中的我,我中的你 从总体联系中规定系统 人的经济,经济的人 经济——人以劳动有意识地在交往中满足需要的社会过程 经济的人性与人的经济性 人的生产力与人的生产关系 劳动者是经济的主体 经济的历史阶段性 经济的阶级性 经济的国度性 经济的区域性 经济的世界统一性 人的文化,文化的人 “文化热”中文化研究的滞缓 文化:对人生与社会关系的意识 社会总体矛盾的集中反映及其对个人意识的制约 社会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发展的导向 个体人对社会总体的意识 个体人自由的表现及其行为规范 文化的总体性与个体性存在 文化的历史阶段性 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国度性和民族性、区域性 文化的世界性与交流 经济的文化,文化的经济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载体 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经济意识 文化在经济中的存在和表现 经济活动受文化的支配 经济矛盾 文化矛盾 经济矛盾与文化矛盾的相互制约 经济变革 文化变革和文化传统 文化变革是经济变革的前导 经济变革实现文化变革 经济与文化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统一 宗法社会的经济与文化 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 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 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