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剧艺术 |
释义 | 诚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媒体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眼睛有了不够用的感觉。京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荣的时期(最初是为宫廷演出才进京的),鼎盛于艺术门类有限的时期(民国时即便文化中心,艺术门类也十分有限),从未经历过如此冲击,所以说它衰落过、难以恢复旧日风采是有理由的。但以此判断它会消亡未免武断。 京剧艺术被称为“国粹”,其唱腔融合了“西皮”与“二簧”。 它拥有∶ 一、传承性。我们知道,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根本换不掉的。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很难接受无言的狂野的拥吻,却欣赏《春闺梦》里那妩媚的眼波。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血型一样。 二、创新性。京剧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僵化的、封闭的艺术门类,只依靠传统剧目过活。这是对京剧的误解。事实是我们熟悉的许多的经典剧目都是前辈大师创新的结果。而且,这种创新尽管有弯路,但从未停止过。我曾在北京观摩了邓敏主演的《图兰朵》,老实说,这出戏其实水平有限,唱词尤其水,但其中透露出一个可喜的信号——现在已不再是西洋歌剧改编我们的《梁祝》的时代了,京剧艺术也迈出脚步,以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征服异质文化中的精华了。 三、后备力量。这一点不必多说,大家看看此吧搜寻各种曲目、剧种的网友的热情就知道了。京津一带仍然是重镇,但已大为扩展。 四、其他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拿什么献给世界”是一个引起各方面重视的课题。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将在这个大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体现为商机,也有政府上的支持(我不是指李瑞环啊:)大家如果还记得九十年代末兴起的国学热就会知道,文化上的“文艺复兴”情怀也受到政府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种私塾式学校的建立、高校国学班的创办、传统文化读本的出版……等等。今年年初教育部又推出大型的“中国读本”。可见,政府在未来将继续对传统文化加大扶持力度。 程砚秋爱程派,始于玲珑剔透的《锁麟囊》,始于留连娇俏的“春秋亭”,始于恸心悟道的“一霎时”。 爱程派,源于甘若蔗林的清爽,源于纯似天泉的涤荡,源于婉如秋风的沉扬。 虽然,我不敢说有京剧的地方就一定有程派,但我敢妄言,只要程派的薪火不断,京剧就不会消亡。 程砚秋是满族人,190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1958年病逝。他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御霜。1932年易名砚秋。 她幼年家贫,6岁拜在荣蝶仙门下学武生,后改学花旦和青衣,11岁登台,同时还先后向陈桐云、陈啸云、王瑶卿等名家问艺。程砚秋先后两次倒嗓几乎断送了他的艺术生命,幸遇诗人罗瘿公,不仅为他治好嗓疾,还请来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谢昆泉等名师为其授课,并在1919年介绍他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梅门开山弟子。 此后的轨迹,就是一个流派的孕育、发展和传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拓”二字的作用举足轻重。 程砚秋的开拓首先体现在对自身的审时度势。他的天赋并不好,尤其声音发自脑后,内行称之为“鬼音”,所谓“祖师爷不赏饭”。但通过努力钻研,特别是在王瑶卿先生的辅导下,竟然因人设腔,逐步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派”艺术。尤其体现在唱腔方面,其创新的气度和力度可谓登峰造极:缜密绵延,低回悠扬,幽咽婉转,若断若续,起伏跌宕,恪守音韵,别致新颖,细腻传神……把这些特点融于一身者,此第一人也。同时,他的表演也自成体系,将人物性格融入传统程式,尤以出神入化的水袖技法闻名。 程砚秋的开拓其次体现在全方位的革新创造。程砚秋的开拓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自身表演的范畴,甚至延伸到相关的各个层面,这一点为很多的后来者所不能及。他在考察了西方的戏剧和音乐现状后,大开眼界并融会到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净化舞台,改进化妆,丰富乐队,运用灯光等等,令繁陈的京剧焕然一新。 程砚秋的开拓再次体现其在更具远见卓识的戏剧美学思想方面。其思想的核心是提倡“唱必须有感情”,“无情不成戏,无戏没有情”;他提出“习用科学方法的发音术”,强调气息调节和控制;他主张“导演者高于一切”,将导演喻为创造舞台艺术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设计师;他还提出“逐步完成以弦乐为主的音乐”设想,并于1942年在上海黄金大剧院演出《青闺梦》时试用小提琴伴奏;他建议“国家以戏曲、音乐为一般教育手段”,主张剧目内容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如此种种,非一般的艺人所能企及。 程砚秋的开拓还体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昆乱不挡。程砚秋戏路是很宽的。青衣传统戏如《武家坡》、《玉堂春》、《六月雪》等自不待言,即便是《梅龙镇》、《虹霓关》、《弓砚缘》这样的花旦、刀马戏也驾轻就熟,昆曲戏《思凡》、《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也颇见功力。当然,他的独创戏更为人乐道:罗瘿公编剧的《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金仲荪编剧的《碧玉簪》、《聂隐娘》、《梅妃》、《沈云英》、《文姬归汉》、《斟情记》、《荒山泪》、《春闺梦》;翁偶虹编剧的《锁麟囊》、《女儿心》、《马昭仪》等均成为可圈可点的精品。 当然,在诸多的开拓之外,程砚秋的爱国主义气概更是习艺者之楷模。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他满腔义愤,编创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亡蜀鉴》等在反封建、反内战、反侵略的斗争中引起强烈共鸣,表达了大众的心声。日寇侵占北京期间,他毅然息影务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程门传人主要有新艳秋、荀令香、赵荣琛、陈丽芳、章遏云、王吟秋、侯玉兰、李世济、李蔷华、林玉梅、吕东明、钟荣、张曼玲、迟小秋、张丽丽、李海燕、刘桂娟、张火丁、李佩红、曹曼、郭伟、吕扬等等。 程砚秋著有《程砚秋文集》,其中的《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谈戏曲演唱》、《创腔经验谈》、《谈窦娥》等文章对指导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经验的工作。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并获荣誉奖,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遗憾的是,程砚秋留给后世的影音资料与其显赫的成就和地位是不太相称的,他留给后世的影像资料极少,真正完整的大概只有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荒山泪》了。录音资料也不多,主要是解放前录制的百余张唱片,由于身体及嗓音的原因,加之较多的投入到社会事务,他在解放后的录音资料很少,比较完整的也就是《窦娥冤》、《碧玉簪》、《文姬归汉》、《英台抗婚》等有限的几出,以及和杨宝森合录的《武家坡》,这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荀慧生 荀慧生,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0年,卒于1968年,祖籍河北东光。他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用荀慧生的名字。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被卖给天津一个梆子戏班,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8岁登台表演,时随侯俊山学梆子花旦,1911年入三乐班(后易名正乐)从路三宝、薛兰芬学京剧青衣、花旦,与尚小云、赵桐珊有“正乐三杰”之称。曾拜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为师,并受孙怡云、程继先等名家教益。1918年加入喜群社,与梅兰芳、程继先合演《虹霓关》,从此专演京剧。后自组“留香社”。1919年加入永胜社,同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赴沪演出,并与周信芳、盖叫天、冯子和等合演《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等。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荀派艺术。 建国后,荀慧生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屈辱,抑郁而死。 荀慧生的表演熔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表演于一炉,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吸收小生、武小生及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甚至将外国舞蹈步法融于其中。他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在唱腔、身段、服装、化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他表演人物非常注意刻划心理状态,重视角色的动作,提倡旦角动作要美、媚、脆。他强调旦角每个动作都要给人以美感,要求演员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喜、怒、哀、乐、言谈举止之中,同时身段动作变化多姿,尤其讲究眼神的运用,角色一举一动、一指一看都要节奏鲜明,使观众醒目,演员一出场就光彩照人,满台生辉。所以他的表演感情细腻,活泼多姿、文武兼备,唱做俱佳。 他的唱腔素以柔媚婉约著称,他有不少精彩的唱段,成为荀派弟子的必修课目。他的唱腔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他敢于标新立异,创造新腔;广采博收,吸取其他剧种唱腔的长处,设计新腔。如《红娘》中那段“反四平调”脍炙人口。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荀慧生编制新腔坚持三条原则:一是让人喜悦;二是让人听懂;三是让人动情。 荀慧生的念白有独特的风格,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他不照搬传统的韵白和京白,从人物的感情感出发,富含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流利感人,又声声入耳。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生活美。 代表剧目:《胭脂虎》、《红娘》、《绣襦记》、《丹青引》、《勘玉剑》、《钗头凤》、《鱼藻宫》、《荀灌娘》、《贩马记》、《玉堂春》、《十三妹》、《得意缘》、《花田错》、《元宵谜》、《辛安驿》、《香罗带》、《金玉奴》、《红楼二尤》、《杜十娘》、《霍小玉》等。有《荀慧生演剧散论》、《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荀慧生舞台艺术》等书行世。 荀派艺术丰富多彩,流传极广,弟子甚多。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梅兰芳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生于1894年,卒于1961年,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辍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他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伯父梅雨田均为知名艺人或琴师。他早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首次登台演出《天河配》中的织女,14岁搭喜连成班演出。与此同时,他还求向名旦秦稚芬和丑脚胡二庚学花旦戏,向武功演员出身的琴师茹莱卿学打把子,许多前辈艺术家如名旦王瑶卿、陈德霖、路三宝,昆曲名家乔惠兰、丁兰荪、谢昆泉、陈嘉梁,净角大家钱金福、李寿山等都曾指教于他,尤其得王瑶卿大力提携,创造了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的表演形式和甜润、平和、优美、动听的梅腔,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影响很大,当推首席。有资料说旦行立派从“梅派”开始,尽管此观点存有争议,却足以证明梅派的地位和价值。 梅兰芳艺术道路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①从他开始演戏到1915年前后,是以继承传统为主,演出的剧目多为正统唱功戏。②从1915年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创造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不仅连续排演了一些时装新戏,还致力于古装新戏的创造和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的重大革新,突破了传统正工青衣专重唱功、不很讲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将花旦和刀马旦的技巧融进青衣表演中。他还排演了一些歌舞成分较重的剧目,丰富了京剧的表演。并对舞台美术、布景、化妆和音乐进行了重大的有突破性的改革,一直为后人所继承。③从抗日战争胜利重返舞台到逝世,是他艺术生涯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他的演出虽然不多,但对人物塑造更富于内在魅力,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梅兰芳在1919年和1924年两次应邀赴日本演出。1930初应邀赴美演出,被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应邀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演出。 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艰苦岁月中,他身居沦陷区,不怕威胁利诱,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表现了一位艺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建国后,他赴朝鲜进行过多次慰问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演出。 据不完全统计,梅兰芳一生所演出过的京昆剧目不下200出,其中有传统的,改编的和新创作的,也有时装新戏,还有古典歌舞剧。从角色行当看,有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也有反串小生等行当。他的代表剧目有京剧《贵妃醉酒》、《洛神》、《霸王别姬》、《嫦娥奔月》、《奇双会》、《孽海波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牢狱鸳鸯》、《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廉锦枫》、《红线盗盒》、《凤还巢》、《天女散花》、《麻姑献寿》、《西施》、《太真外传》、《宇宙锋》、《抗金兵》、《穆柯寨》、《穆桂英挂帅》等。 梅兰芳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文化部授予他荣誉奖。 梅兰芳的弟子及梅派传人有:程砚秋、魏莲芳、李世芳、刘元彤、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丁至云、罗蕙兰、顾正秋、杨荣环、梅葆玖、沈小梅、陈正薇、杨秋玲、张春秋、李玉芙、李炳淑、夏慧华、李经文、杨葆荣、李胜素、董圆圆、魏海敏、张晶、梁维玲、李洁、王艳、郭睿玥、张馨月等。 尚小云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0年,卒于1976年,原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汉军旗籍人,为清平南王后裔。祖父尚志铨曾任清远县令。父尚元照,在光绪年间充那王府总管。 1905年其父病故,他与三弟尚富霞同投李春福门下学戏,入北京三乐科班习武生,后因伴相俊美,嗓音畅朗而改从孙怡云学习青衣,他最初青衣开蒙老师是吴顺林,后又师从陈德霖,并向李寿山学习昆曲,还曾向戴韵芳、张芷荃、吴菱仙等老辈青衣学过戏。1912年春他就在北京汾阳会馆和广德楼出台成为当时青衣行年轻的佼佼者。1914年孙菊仙主动提出与尚小云配戏四日,使其声名鹊起,时被称为“第一童伶”。“三乐社”改名“正乐社”以后,尚小云和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一起被称为“正乐三杰”。 1916年尚小云搭入俞振庭组织的春合社,后相继与杨小楼、王瑶卿、谭小培、余叔岩、王又宸、马连良合作。其间在1918年,北京第一舞台新排《楚汉争》,杨小楼扮演楚霸王,虞姬一角的人选费尽周折最终确定由尚小云出演。果然,叱咤风云的楚霸王和美貌多情的虞美人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此后,他又向王瑶卿学戏深造,王派艺术本身的爽朗明快,洒脱大方,以及王瑶卿对京剧的理解和悉心教授对尚小云进一步感悟京剧艺术的实质和萌发创新意愿直到形成传世的“尚派”艺术起了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此时,他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青衣唱腔中的痼疾之所在:恪守传统青衣“口紧字松”,重腔不重吐字的绳墨,不免古朴有余,时尚不足。就此,他不仅着力唱腔的钻研和创新,还向王瑶卿学习各种舞台身段、水袖舞蹈动作,充实表演风格。至1927年秋,他组成了自己的协庆社,建班后排演的新剧目很多,期间,他坚持把传统和创新有机结合,大受欢迎,截止到三十年代末,尚小云新编、改编的剧目就有三十余部之多,其中主要有《雷峰塔》、《汉明妃》、《詹淑娟》、《林四娘》、《珍珠扇》、《卓文君》、《峨嵋剑》、《花蕊夫人》、《千里驹》、《鞭打芦花》。尤其是在当时编排了三部取材于外国及少数民族生活的新剧目,即《摩登伽女》、《相思寨》、《北国佳人》,这样的眼界和胆识在二三十年代是十分难得的。后来他又创编的新剧目还有《梅玉配》、《兰陵女儿》、《龙女牧羊》等等。 尚小云的演唱高亢圆亮、刚劲婀娜,有穿云裂石之胜,怡神醉心之气。念白韵白醇厚、京白妩媚。做工端庄优美,勇健挺拔,美不胜收。他的动作幅度夸张性强,节奏鲜明,十分火爆,刚烈中富于娇媚,柔情中蕴涵坚贞。有人用“歌舞兼长,刚劲挺拔,清新英爽,洒脱大方”这十六个字来概括尚派艺术的特点,是十分恰当的。尚小云曾将表演归纳为:“媚、美、柔、脆”四个字,并且说“柔是关键,美是要求”。尚派的表演特别突出节奏感,舞蹈性强,蹁跹矫健,婀娜多姿。 尚小云还是一位为戏曲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教育家。1937年创办荣春社,培养“春、荣、长、喜”辈弟子200余人。如徐荣奎、李甫春、马长礼、尚长春、孙瑞春、杨荣环、孙荣蕙、尚长麟、景荣庆、赵荣欣、李荣威、尚长荣、贾寿春、方荣慈、钮荣亮、汪荣汉等。 尚小云为人义胆侠肠,对于培养后一辈人才不遗余力。他经常在后台看台上的戏,每当发现好苗子,就在散戏后对演员说“上家去吧”,然后就回家连夜给人说戏。张君秋刚出道时,尚小云对他非常欣赏,看了他的《女起解》后便把自己的行头和配戏的班子全部让给了他。后张君秋每每回亿起此事时,总是感慨万分。在竞争极其激烈甚至残酷的演艺界中,尚小云能如此无私地提携后辈是非常难得的。他对弟子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尤其注重培养艺德。有一次,他的儿子尚长春演赵云,当时因天忽降大雨,观众都纷纷退场,尚长春上场时已经没有什么观众了,乐队成员也催着终场,于是戏便草草收场。结果一下台,尚小云就对尚长春严加责罚,并令他做五十个“大下场”。之后,他严厉地告诫尚长春说哪怕底下只有一个观众,戏也丝毫不可马虎。 尚小云曾历任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校艺术顾问等职。 “尚派”弟子不少,如早年的赵啸兰,其后的李世芳、张君秋、吴素秋、毛世来、童葆苓、董玉苓、刘秀荣、谢锐青等,但他们相继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有所发挥和变革,真正较全面地继承者并不多,大概算起来,不过孙荣薰、尚长麟、杨荣环、梁秀娟、李翔、孙明珠、鲍绮瑜以及后来的李莉、鞠小苏等人,河北省京剧院的肖月珠和张艳玲同时兼学梅尚两派也有一些成绩,当今的李国静,条件极好,不知有没有成材的机遇和胆识。 我觉得,京剧的确不会,或者说很难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的辉煌了,但是不景气归不景气,她决不会消亡,至少在我们可以估量和预计的时间范围内。原因如下: 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的事物才是不会消亡的。京剧从清代中晚期形成到现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她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各个时期的京剧大师们用他们的努力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京剧艺术。直至今天,很多很多的艺术家们在为此而努力着,传承着。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发展振兴京剧。 经济。京剧的演出经营体制的已经形成了市场化。有着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虽然一场京剧演出的收入远远比不上“超女”的演唱会,但是仍然能够正常的运作下去。 传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可能大家觉得现在在年青人中间不流行了,年青人都不喜欢京剧。但是毕竟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年青人喜欢、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这个数量,可以说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多。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如京津一带,仍有很多家庭会把喜欢京剧作为一种传统传承下去。中国人是不会轻易丢弃传统的。 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了。梅兰芳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把京剧推广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京剧。从此梅兰芳代表的京剧艺术表演,被推崇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现在的很多京剧名家也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京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的今天,怎么可能丢弃京剧艺术,任其消亡? 流行。现在很流行经典重拾,很多的京剧音乐元素被应用在流行音乐中,先不对其评价,至少这说明京剧的艺术魅力在今天依然没有减退。年青人依然会喜欢上京剧,只是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去了解京剧,体味京剧。或许不久,京剧会重新成为流行,也未可知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