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京海黄鸡
释义

京海黄鸡是以当地地方黄鸡资源为育种素材,根据传统遗传育种理论,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J带)辅助选择,经五个世代培育而成的小型优质肉鸡新品种,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状稳定。

1、简介

京海黄鸡以当地地方黄鸡资源为育种素材,根据传统遗传育种理论,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J带)辅助选择,经五个世代培育而成的小型优质肉鸡新品种,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状稳定。

京海黄鸡体形紧凑,公鸡羽色金黄,母鸡黄色,主翼羽、颈羽、尾羽末端有黑色斑点;单冠、冠齿4-9个;喙短,呈黄色;肉垂椭圆形,颜色鲜红;胫细、黄色,无胫羽;皮肤黄色或肉色。经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测定,京海黄鸡种母鸡18周龄体重1276克,达5%产蛋率日龄为125-133天,66周龄平均产蛋数175.4个;经现场测定,商品公鸡110日龄体重为1289克,母鸡为1099克,饲料转化率为3.12:1。2、选育过程

思路:肉鸡“小型化”

黄脚、黄毛、黄嘴,“京海黄鸡”有着传统黄鸡的光鲜外貌,个头比普通肉鸡小将近一半,腿也要细一些。

改良肉鸡品种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其肉质鲜美,而肉鸡“小型化”便是思路,这与一贯的鸡种选育方法明显不同。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的选育方法,是将国外高产品系与我国优质地方鸡种杂交而成的配套系,这种方法片面追求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使鸡生长过快,从而造成肉质与块大型肉鸡差异不大,不完全符合优质肉鸡肉质改良的要求。

此外,这种配套品系由于专门化品系的外血比例较高,饲养要求较高,不适应中国传统的粗放条件下的饲养管理。

技术:“分子标记(J带)”

2001年,时任国内知名禽业企业京海集团首席科学家的王金玉来到南通海门,开始选育理想中的优质肉鸡。

第一步是“资料搜集累积”,从当地老百姓饲养的黄鸡中选取出1万余只作为目标品种的“先祖”。王金玉说,当时是挨家挨户搜集的,毛色不纯的不行,个头太大的也不行。之后是对精选出的黄鸡进行编号,“佼佼者”便进入关键的“纯系封闭选育”阶段。

所谓“纯系封闭选育”,是将挑选出来的黄鸡圈养起来,不让其与外界的鸡杂交。在选育过程中,王金玉采用了一种叫做“分子标记(J带)”的新技术。简单说,就是利用DNA指纹图谱中的J带作为分子标记开展辅助选择,以提高选种的遗传效应,再根据各个个体J带的有无,培育出生长速度较慢的“优质型”和生长速度略快的“中速型”两个品系。

利用这种技术,选育出的“京海黄鸡”公鸡达到1180—1280克、母鸡达到902—1060克的时候即可食用。其生长时间需110天,而母鸡到125天即可产蛋,绝对是“早熟”的肉鸡。

计划:引导饲养 从1万余只传统黄鸡中挑选出的“佼佼者”到这种新的品种,王金玉只进行了5个世代的选育,而一般的鸡种选育要花八到十个世代。目前,“京海黄鸡”获得国家批复立项,有了国家的资金支持,王金玉希望这种新品肉鸡可以在全国进行规模化饲养。

由于“京海黄鸡”不需要特别的烹饪方法,而且肉味细腻、鸡汤鲜美、色泽鲜黄,因此其在上海等地市场上比普通肉鸡的价格高出50%左右。

3、通过国家级审定

隆冬之日正是新生命孕育之时,2008年12月20日,是一个值得家禽行业铭记的日子。

今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委员会的审定专家对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和江苏省畜牧总站共同培育的“京海黄鸡”现场审定会在南通光华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

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王志刚主持。审定组专家有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陈宽维研究员、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文杰研究员、中国畜牧业协会宫桂芬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王继文教授。审定组组长由陈宽维研究员担任。

出席现场审定的各级领导有全国畜牧总站站长谷继承、江苏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何正东、江苏省畜牧总站站长掌子凯、江苏省家禽业协会秘书长王勇、扬州大学副校长范健、扬州大学科研处处长吴圣龙、南通市农业局副局长朱进华、南通市畜牧兽医站站长杨云林。海门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陆一飞、海门市农业局局长李学平、海门市农业局副局长倪志斌、海门市畜牧兽医站站长金永新。

出席会议的还有申请单位的领导、参加育种的科技人员以及新闻媒体等。

审定组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成员戴国俊教授的育种工作汇报,观看了黄鸡育种专题片,考察了育种核心群、繁育群、商品群以及“京海黄鸡”中试基地快活林山庄,查看了育种原始记录、系谱资料及相关数据,核实了申报材料真实性,并进行了专家质疑和申请单位答疑等。经过一系列审定程序,形成了家禽专业委员会的审定意见。专家组一致同意:“京海黄鸡”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委员会初审,并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批准。

此次审定体现了专家的科学严谨和认真负责。他们严格按照畜牧法、《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及其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申请单位培育的“京海黄鸡”新品种进行了审定。

畜禽新品种审定是保证种畜禽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是畜牧法赋予委员会的光荣职责。为了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种畜禽质量,2006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种畜禽审定程序作了调整,将二级审定变为一级审定,规定“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京海黄鸡”是委员会受理的第一个鸡新品种。

“京海黄鸡”作为地方优质鸡新品种,是一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2006年4月16日该品种已通过了江苏省畜禽新品种审定,2007年又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全省推广的主导家禽品种。

“京海黄鸡”的成功培育,是产学研完美结合的实例。它的育成和推广,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江苏乃至全国地方优质鸡产业的发展。

“棉粮故里、滨江乐土”的海门也将成为黄鸡新品种的诞生地,让我们翘首以待“京海黄鸡”腾飞的那一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