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京大戟
释义

京大戟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Euphorbiapekinensis RUpr.的根。主产于江苏、四川、江西、广西等地。秋末或春初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晒干。生用或醋制用。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化学成分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伞梗顶生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杯状聚伞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 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特征

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微,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药理与应用

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泻下作用。提取物能扩张末梢血管,兴奋妊娠离体子宫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水浸物、浓煎剂、醇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抑制作用,但水浸物作用较浓煎剂明显。

1.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本品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性亦峻猛。治水肿,臌胀,正气未衰者,用大戟与大枣同煮,食枣,或与甘遂、芫花同用,增强泻下逐水作用;治痰湿水饮停于胸膈而致胁肋隐痛、痰唾粘稠者,可与甘遂、白芥子同用,以收祛痰逐饮之功。

2.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大戟能消肿散结。内服外用均可。治热毒痈肿疮毒,可鲜用捣烂外敷;治颈项间痈疽,配当归、白术、生半夏为丸服;治痰火凝聚的瘰疬痰核,可用大戟与鸡蛋同煮,食鸡蛋。

【性状】本品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根有毒,其乳汁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红肿等皮炎。根的水提液能致泻、呕吐,曾用于消除血吸虫病人的腹水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还有杀虫作用。

化学成分】 含大戟甘(euphornin),并含大戟酸、三萜醇、有机酸、鞣质、树脂胶、糖等。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英文名】 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

【别名】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胀草、将军草、震天雷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制法】

京大戟: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醋京大戟:取净京大戟,照醋煮法(附录Ⅱ D)煮至醋吸尽。每100kg京大戟,用醋30kg。

【性状】本品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 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15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19~40μm。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6~50μm。纤维单个或成束,壁较厚,非木化。无节乳管多碎断,内含黄色微细颗粒状乳汁。

(2) 取本品手切薄片2 片,一片加冰醋酸与硫酸各1 滴,置显微镜下观察,在韧皮部乳管群处呈现红色,5 分钟后渐褪去;另一片加氢氧化钾试液,呈棕黄色。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1.5~3g。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大戟苷、生物碱、树胶、树脂等。

2.药理作用:本品乙醚和热水提取物有刺激肠管而导泻的作用;对妊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大戟为主,临床上还可用治急慢性肾炎水肿,用大戟500g以食盐9g,加水适量拌匀,制成胶囊。日服2次,每次0.45~0.6g,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湖北中医学院:中草医药经验介绍,1970,3)。或用大戟磨粉,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0.9g,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周,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已消,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2例(中级医刊,1960,1:49)。

附药 红芽大戟Hongyadaji

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ierianoides Thotel et Pitard的根。又名红大戟、广大戟。性味苦寒。功用与京大戟略同。但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红芽大戟消肿散结力胜。煎汤服,1.5~5g;研末服1g。外用适量。醋制用或生用。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红芽大戟根含游离蒽醌类0.56%,及结合性蒽醌类0.25%。

选方

①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活法机要》)

②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妙)二两,干姜(炮)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大戟散)

③治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纲目》)

④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未和。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使用注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

1.《本经》:“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别录》:“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本草正》:“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2.本品含大戟甙、生物碱、树胶、树脂等.本品乙醚和热水提取物有刺激肠管而导泻的作用;对妊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如与甘草配伍,毒性增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