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晋南
释义

地理位置

晋南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在山西以其独特的人文民俗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形成的区域称谓。晋南,北靠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接壤;东依太岳山、中条山与长治、晋城市为邻;西、南隔黄河与秦豫相望。晋南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临汾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的石楼县。

晋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十多万年前,我们的先祖丁村人就在晋南汾河谷地劳动、繁衍、生息。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也诞生在这里。商朝时期,晋南为冀州之地。西周时,“桐叶封弟”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建立古唐国。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境内有晋水,就把唐改称晋,这就是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晋国,这也是山西的简称晋的来源。晋南因在黄河东岸,故又称之为河东,秦、汉时期设河东郡,唐置晋州,宋、元、明、清为平阳府,民国初属河东道,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晋南专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晋南专区分设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所辖石楼县划归吕梁地区。在山西民间仍习惯上将韩信岭以南的临汾和运城称之为晋南。

晋南盆地

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位于汾河下游,傍山地带泉水丰富,气候温和,具有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无霜期160~220天。土壤为褐土,土层厚,表层含有机质0.7~1.2%,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其次为豌豆、大麦、谷子、玉米、高梁、花生和薯类等,素有山西粮仓之称。当地传统习惯种植苜蓿、豌豆等豆科作物,与棉、麦倒茬轮作,使土壤肥力得以维持。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围的山区丘陵地和汾河、黄河的河滩地带,给草食家畜据供了大量优质的饲料和饲草及放牧地。

晋南气候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晋南四季都比较适合旅行,冬天平均温度也在0度以上,穿厚点问题不大。7月还是有些热,黄土高原日照强,建议避开7月。全年平均气温如下:

(单位:摄氏度)1月 0.72月 53月 11.44月 15.55月 23.76月 27.37月 29.28月 26.29月 21.210月 1611月 7.312月 1

夏商时豫西晋南原是亚热带气候

有洛阳地区的朋友言道:农田中耕作,常能见到贝壳。须知豫西属温带丘陵山区,荒凉干亢,远离大海,怎会有此类东西?一番探索后,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远古时期,豫西地区原为大海,即所谓的东海;上古时期,自三四千年前的夏商直至西周中叶之前,豫西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彼时典型的风貌特征是:森林葱郁,河网密布,草原、湖泊和沼泽广袤无边,水中浮游着鳄鱼、犀牛(当然包括贝类),山林间穿行着象群、鹿群等异兽,一派奇异的亚热带风光,类似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更南。

先看《夏小正》。我们今天讲的农历、阴历即指夏历,是在夏代先民制定的历法的基础上丰富完善起来的一种阴阳历。夏历的最原始的典籍便是《夏小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历法。毋庸置疑,夏王朝的中心辖区在嵩山与伊、洛、颍、汝四水流域的豫西地区,都城在偃师二里头;晋南一带为夏王朝的重要统治区,其足迹最远曾到达豫东直至鲁西。夏历作为夏代先民指导农牧业生产的历法,从它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气候特征。

记载一:“九月……雀入于海为蛤”。需要指出的是,《夏小正》所指的九月,相当于《月令》所指的十月,依次类推。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月(十月)……鸟雀赴海中捉蛤”。蛤者,贝类,有蛤蜊、文蛤等,栖于浅海泥沙中。可见豫西地区彼时要么离大海相当近,要么有巨大无比的湖泊,鱼类、贝类繁多。所以洛阳朋友耕田时见到贝壳,正可两相验证。

记载二:“十月……玄雉入于淮,为蜃。”《尚书大传》说“雉者,野鸟。”今人多指野鸡。“蜃”,即“蒲卢”,郑玄注:“蒲卢,蜾嬴,谓土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十月(十一月)……野鸡在水边滩涂上捉土蜂”。有人据“淮”字认为此处指“淮河”,若是,则淮河彼时离豫西地区相当近。

记载三:“三月……摄桑;妾、子始蚕。”种桑养蚕,亦是南方农事。

由于上述记载之自然现象及农事并不见于今天的豫西地区,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植物学家夏纬瑛先生便提出:夏历记载的当是江淮一带的生活。夏纬瑛进一步考证,周初时将夏人后裔封于河南杞县,《夏小正》正是孔子当年“观夏政”时从杞国获得,因此《夏小正》当是后世夏人对江淮一带生活经验的总结。此论不妥。杞县同豫西偃师同属一个维度,离淮河的直线距离均在三百公里以上,气候差异并不大。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记载与现在的实际不符便否定古籍,相反地,从古籍的记载中我们应当认识到:当时的豫西地区气候炎热,且离海湖及淮河相当近。不然,为何古籍中记载夏人早期迁移频繁,几乎一代一迁,却很少有迁至山东、安徽乃至以东的记载,直到少康失国时才有避羿乱而迁至山东境内呢?唯一的可能即是:豫东以东地区经常被海水淹没,且逐渐地有一个水退人进的过程。

再看商代。商人是“服象”的高手,史载曾以象阵攻伐东夷,为祸甚烈,使得江淮一带的夷族既惧又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中记载着商人田猎的猎获,其中便有大象。其它的猎获包括兕、麋、鹿、獐、竹鼠等,均是亚热带地区的动物。殷墟墓葬的发掘中,象牙类制品异常丰富;且曾发掘出两头大象,其中一头小象颈下系有铜铃。可见彼时野象与家象并存。

河南,古称“豫州”。何谓豫?《说文》曰:“豫,象之大者。”从“豫”的字形上看,左“予”,右“象”。有人解读为:我牵一头大象。不确。“豫”的篆文是:右边为一头象之象形,左边为象的长鼻子。可见,古人是以“大象”来指称河南的。众所周知,大象不是温带动物,它的盛产地为亚热带。既然河南在彼时盛产大象,其亚热带气候可想而知。

我们再看“鼍”。“鼋鼍”人们常混为一谈,但其实是两种水生动物,前者是大鳖,后者指鳄鱼。我们知道,鳄鱼对水温要求甚高,目前仅长江中下游尚存有扬子鳄。但在殷商时期的墓穴中,以鳄鱼皮蒙面的“鼍鼓”多有发现。

“兕”是一种独角兽,与犀牛同属,均生长于亚热带地区。《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云梦”,或“云梦泽”位于湖北中部地区;“江汉”自然指江汉流域。由此可知,在东周时期,“鼍”与“兕”均生长于湖北一带的亚热带地区。但是我们在《国语·晋语》中看到这样的记载:“唐叔射兕于徒林,以为大甲,以封于晋。”唐叔即唐叔虞,周武王幼子,周成王之弟,先被封于唐,故称唐叔虞,后又封于晋,为晋国始祖。这句话的意思是:唐叔在“徒林”中射杀独角犀牛,做成大铠甲,因此被封于晋。可见其射杀独角犀牛在被封于晋之前,那么“徒林”必在唐地。唐又在何处?今晋南翼城一带也。晋南一带居然有独角犀牛,商末周初时自晋南至豫西当为亚热带气候无疑。

自夏商而前,远古时期的亚热带气候更远及内蒙、宁夏地区。1923年,西方考古学家桑志华便在当地的旧石器时代黄土层中发现大象与犀牛的化石。北宋科学家沈括更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太行山东麓在古时即是海滨,而今已距东海千里之遥。尧时系鲧于羽山,古时说羽山在东海,而今说在山西平陆,若古时太行山东麓即是海滨,那么平陆对陕甘一带的人来讲确实是在东海。豫西洛阳有一花果山,说孙悟空原居东海蓬莱岛,若太行山以东即是东海,似比考证《西游记》作者原在洛阳工作过,更容易为人理解。而今的所谓豫东平原、华北平原,全部为黄河泥沙冲积而成。沈括并指出:在“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可见当时大禹治水的任务相当繁重。这种沧海变桑田的过程,按葛洪《神仙传·王远》所说是:“东海三为桑田”。即淹没又露出共变更了三次,才形成后来的地貌。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豫东平原、华北平原至今仍是远古遗址的空白区。明确东海之海滨在太行山东麓,远古人的活动区域要更靠西和靠北,对于我们今人研读《山海经》大有裨益。

以上,在远古时期,豫西、晋西南即是海边,气候湿热;而后气候逐步变冷,至夏商时变为亚热带气候,而今为温带气候。

豫西地区气候的变冷可能是渐进的,其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当在西周末年。随着人口的增长,西周后期出现大规模的毁林造地与竭泽而渔,自然环境日渐恶化。到周幽王二年时,“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塌。是否一场大地震造成了气候的巨变不得而知,但西周由此而亡,王室东迁洛阳却是史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