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靳东晓 |
释义 | 靳东晓,城市规划设计专家。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从事城市规划领域的设计、科研工作,曾参与了科技部、工程院、文化部及建设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另外,靳东晓还参与了院、所两级的部分管理工作。 研究成果:20余年来,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任务约计60余项; 曾为《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哈尔滨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 还负责完成了《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总报告)》、《惠州—大亚湾地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区域规划; 呼和浩特、哈尔滨、湖州、中山、福州等城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完成吉林、中山、温州、舟山、西昌、瑞安、乐山、金华、日照、连云港等城市总体规划。还有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秦皇岛市景观风貌规划等; 作为研究总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在由建设部、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组织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创新性地运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人文建设、环境代价四项综合指标来定量分析珠三角的发展状况,并提出“新发展观”。 研究年鉴1995年自1995年开始从事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独立和参与撰写的著作7部。参与的科研工作,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和人口规模的研究》(建设部)、《北京市代征地法规研究》(北京规划委员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编(建设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用地标准》(文化部)、《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其空间分布问题研究》(建设部)、《中国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科技部)等研究。 1996年7月至1998年完成《城市用地结构和人口规模研究》,提出“城市是人类最经济的生存空间”、“开发区是城市占用耕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化过程是土地利用率提高的过程”等观点。期间,还先后参与了建设部向中央政治局汇报材料,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新时期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国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2005年参与建设部“对当前一些城市修编总体规划的分析”、“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9年参与建设部向国务院《北川新县城重建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的起草工作。还出版了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指导材料,并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浙江、河南、内蒙古等省区进行了复习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世界银行远程教育培训班、建设部干部学院等处讲解城市规划有关理论与实践,宣传、运用城市规划专业知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