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
释义 | 简介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引(progressive hemifacial atrophy)是一种少见的,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这种病发病率非常低,严重者患病部位的骨头都会遭到侵蚀。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又称帕罗综合征(Parry-Romberg syndrome),由Parry在1825年首次报道,1846年Romberg对此病进行详细描述,故以两人的名字命名。1871年Enlenburg首次提出了进行性颜面萎缩症(Progressive facial hemiatrophy,简称:PFHA)这一名称。 特征该病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于青春后期开始发病,最早为面部的一侧(左侧较为多见)从皮肤开始出现萎缩,逐渐波及皮下脂肪、筋膜、肌肉以及颧、颞、上下颌骨组织等,病变一般不超越中线,与正常组织界限分明,常在额部正中或稍偏出现一个分界凹陷痕,似刀切一般,称为“军刀痕”。 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停止稳定于任何阶段。在组织萎缩的同时,还可以出现皮肤色素脱失或增深、毛发脱失或白发,多汗或汗闭,患侧唾液分泌减少等。个别病例还有三叉神经痛、面部感觉障碍或癫痫发作。 病理迄今(2010年)为止,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疾病没有遗传倾向,病因假说较多,包括损伤学说、遗传学说、三叉神经学说、感染学说、硬皮病学说、交感神经学说、神经皮肤综合征学说、神经管嵴细胞迁移异常学说等,但是均不能予以完整解释。 损伤学说 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前有面部创伤的病史。创伤曾被认为是导致pfha的重要因素。sommer等报道,在12例pfha患者中,5例有面部创伤病史,但这并不能说明创伤和pfha的必然联系,且不能够排除患者的回忆偏倚。 遗传学说 本病家族性发病者罕见,临床偶见个别病例其直系亲属有同样病史,亦有发现患者往往有家族性的合并症,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的疾患,如共济失调、视网膜色素变性等。anderson等报道一对表亲兄妹患有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应视畸形的程度和范围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目前(截止2010年)尚无特效的疗法,而整形修复只能植入充填组织求得外形丰满,力求与正常侧对称,恢复基本正常的外形。用来填充的材料分为自体组织和支架材料,自体组织有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真皮脂肪组织移植、肌瓣移植、筋膜瓣移植等。而其中吻合血管的真皮脂肪瓣游离移植由于组织能够完全成活,移植物更加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效果最为理想。 吻合血管的真皮脂肪瓣游离移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畸形特点设计合适大小、形状、厚度的组织瓣,然后将其连同支配的动静脉解剖出来,将其植于病变部位,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组织瓣的血管与受区的血管进行吻合,建立良好的血运,以保证组织瓣的营养和成活。因此,这种手术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