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紧缩货币政策 |
释义 | 紧缩货币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简介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主要政策手段主要政策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 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上周末宣布了两项重大的货币政策,一是自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水平;二是自6月5日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水平0.5个百分点。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由于贷款的利息收入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而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是左右贷款发放基数的重要变量,因此管理层调高存款准金率水平在名义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未来可能的贷款发放数量,但是投资者也要知道,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放大或缩小这种由有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所造成的效果。如果商业银行的贷存比本来就处于一个高位水平,此时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那么极端地看,对商业银行可能会造成无钱可贷的局面,或者是要挑选那些收益率很高的项目。但是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贷存比的计算分析发现, 贷存比 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 小于60% 非常保守 工行、中行 大于60%,小于70% 保守 交行、招行、民生、华夏、中信 大于70%,小于90% 可接受 兴业、深发展、浦发 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贷存比率按照国际标准,均不够称为风险性经营状态,有的如国有大型银行还是处于非常保守的状态,因此仅仅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角度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只要适当提高贷存比的比率,把自身升级成巴塞尔协议下的另外一个档次,即可以对冲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是这种调整可能会降低评级机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尤其对目前贷存比率很高的如兴业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造成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2、不等距上调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 这次货币政策一方面上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幅度要大于贷款基准利率的幅度,另一方面长期存款的利率增加幅度大于短期存款的利率增加幅度,与此同时,长期贷款的利率增加幅度小于短期贷款的利率增加幅度。由此可以,管理层除了想要降低贷款增加存款外,更加注重增加长期存款的比重,从而达到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根据统计,2006年相对2005年而言,已上市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外,其余各家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均呈现不同的增加趋势,其中以深发展和中信银行增加速度的最快,但就净息差的绝对数值而言,依然是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最高,因此笼统的从这次上调利率水平未来可能造成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的事件来看,对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最低,对工行、华夏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 另外此项政策对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的公司造成的不利程度将会更加严重,根据对2006年的统计发现,目前中长期贷款比重占据前三位的是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较低的三家银行是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 综合起来看,这两项货币政策将对商业经营构成负面的因素,不过考虑到政策因素往往引起的滞后性特征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独有特点等,通过分析发现,难以找到这两项政策对一家银行均是构成最为不利的案例,而且在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水平的增长速度可能还会快于历史水平,只是诸如净息差等主要指标可能在06年的水平上有所下降。 3、不规则加息优化紧缩货币政策效果 央行此次加息,各档利率的变化均“未按常理出招”,其中的看点有三:一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升反降;二是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基本遵循了“递远递减”的规律;三是活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同期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缩小了存贷款利差。从这样一番复杂的利率变动安排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货币政策当局的良苦用心。从当初简单化、一刀切的加息政策,到此次“不规则”的利率结构性变化,反映出调控部门着手提高利率政策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时的针对性,尽量避免政策的负面效果。前述三个看点对于当下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将能够发挥精确调控的作用。 央行年内第六次加息突然而至,令人大感意外。据报道,央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调高了27个基点。 从时间点看,此次加息的确有些意外。之前11月份CPI数据出台,因其创出11年来新高,市场曾广泛预期加息举动将随之而至。但是,面对市场惯性化的思维模式,央行却选择了“按兵不动”。也正是因此,有关汇率政策将成为主要选择工具、12月份CPI涨幅数据将会回落等说法开始盛行,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央行的静默举动。然而,偏偏在市场对年底再次加息逐步“放松警惕”之时,却最终成为政策预期兑现之刻。 对于此次加息出台时间的意外性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利率政策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尽管长期看有逐步被汇率政策替代的可能性,但是总归难以被彻底摒弃。毕竟加息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存款的流出成本,发挥抑制投资过热的作用。其二,加息的政策效果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源自于农产品成本的推动,单纯加息动作不仅无助于增加农产品供给,反而可能增加其生产成本,成为推高价格上行的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对此表示出一定认同,他表示“由于CPI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贡献较大,加息对这种情形是否有效正在研究之中”。 由此,加息动作出台本身实属正常,只是要让政策效果更优,避免其无效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结果,就需要央行在具体加息的比例上“颇费思量”。或许,正是因此而让此次加息的时间延后于市场的惯性预期。 这也解释了此次加息与往次最大的区别,即各档存贷款利率变动可谓是“不规则”。除了被视为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照常规提高了27个基点之外,其余各档利率的变化均“未按常理出招”,其中的看点在三处:一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升反降,从0.81%下调到0.72%;二是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基本遵循了“递远递减”的规律,如存款利率中三个月定期利率上调了45个基点,而五年以上存款利率仅上调了9个基点;三是活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同期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缩小了存贷款利差。 从这样一番复杂的利率变动安排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货币政策当局的良苦用心。从当初简单化、一刀切的加息政策,到此次“不规则”的利率结构性变化,反映出调控部门着力提高利率政策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时的针对性,尽量避免政策的负面效果。 前述三个看点对于当下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将能够发挥精确调控的作用: ———活期存款不升反降针对的是市场中流动性最强的资金。之前大量银行存款流向股市和楼市,一直被央行视为是推高资产价格和热衷炒作的因素所在,这些资金在银行系统中大多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此次在加息的同时降低活期存款利率,能够吸引部分资金稳定回流银行系统,避免大量资金在不同市场间流动造成的冲击。 ———贷款利率采取“递远递减”的规则,能够有效减轻多次加息后所累积的负面效应。对于自住型的购房者而言,年内五次加息的效果将在明年元旦后集中体现,这在微观上对“房奴”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打压到理性的购房需求;宏观上,这将可能在银行系统中形成整体性的金融风险、并带来社会问题的隐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加息后五年期贷款利率却保持不变,这就能够避免进一步对购房贷款群体的负面影响,发挥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存贷款利差的缩小直接击中了导致“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投资性推动因素。今年,货币供给数量M2的增长速度远超调控部门的预想,其原因正是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但商业银行的任何举动都是以逐利为目的,存贷款利差的诱惑才最终导致了过度放贷问题的出现。所以在缩小存贷款利差后,能够直接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发挥出抑制投资过热的作用。 对于资本市场的运行而言,此次加息的政策影响也可谓是多样化。由于此次加息时机选择出乎意料,加之资本市场本身人气淡静,因而在短期内可能会做出过度的反应。而从资金面影响看,活期存款利率的下降会让部分对资本市场“伺机而动”的资金受到影响。但是站在开放市场的角度看,此次加息后国内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这与刚刚降息后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4.25%已经基本持平。对于海外热钱而言,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境内,以获取本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利得双重收益的冲动也会随之加大,这将会增加市场资金的总体供给。另外,此次加息对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的银行和地产板块而言,则形成了结构性差异。银行板块因存贷款利差收窄而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地产业则因为贷款利率整体上涨幅度较小,特别是长期贷款利率维持不变,因而受到的影响较小。 综上,此次“不规则”加息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加息政策的不足之处,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紧缩政策的目标。也正因其“不规则”加息的特征,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也非常明显,需要投资者逐一仔细甄别后再做出相应决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