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宪章 |
释义 | 金宪章百科名片金宪章(约1885-1945),名奎宾,字宪章,汉族,河南宝丰赵庄乡魔冢营村人。26岁时参加土匪,30岁时投靠老洋人张庆自治军,后投孙殿英,傅作义。曾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新编第二师师长,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中将参谋。参加了刺杀满洲国皇帝溥仪事件,谋划了著名的锡拉木伦庙事变,他治军严谨,作战勇敢,冯玉祥、傅作义等都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临事不惊”,“练兵有方”。 中文名:金宪章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宝丰 职业:军人 目录一、简介 二、投靠孙殿英 三、刺杀溥仪 四、锡拉木伦庙事件 简介金宪章,名奎宾,字宪章,赵庄乡魔冢营村人。约光绪十一年 (1885年)出生。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杆匪(土匪)。民国四年 (1915年)投身“老洋人”——张庆的河南自治军。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庆死后投靠孙殿英,由连长升至旅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爆发,宪章随孙殿英部拥护冯玉祥、阎锡山反蒋,后蒋介石胜出,孙殿英投靠张学良,宪章隐居天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兼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策划刺杀满洲国皇帝溥仪,物色宪章打入满洲军队,配合行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宪章召集旧部四十余人,前往蒙古投降日军,被编入王英“大汉义军”部,任旅长。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指挥四万蒙古军进攻绥远时,宪章暗中告知绥远省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由于傅作义提前准备了破敌之策,随使蒙古军在百灵庙大败。日本顾问小滨大佐断定此次大败原因必是有人泄露了作战计划,于是命令将守卫锡拉木伦庙的蒙古骑兵第七师穆克登宝部换防成王英部。穆、王两部换防时,宪章乘机率已部兵士哗变,袭击蒙古军穆克登宝部,枪决了日军顾问小滨大佐等二十七人,之后率部投降傅作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锡拉木伦庙事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战爆发后,宪章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新编第二师师长,率部开赴浑源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六郎城、定襄等战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宪章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围剿太行山区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民国三十年(1941年),宪章调任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中将参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宪章因病寓居郑州休养。1949年病死郑州,终年64岁。 投靠孙殿英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庆在郏县老爷顶被部下枪杀,张庆的河南自治军瓦解。孙殿英在宝丰驻防时,参与倒卖烟土及土特产,与地方匪流多有交情,金宪章随投靠孙殿英,很快由连长升至旅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与阎锡山联合起来攻打蒋介石,金宪章所在孙殿英部拥护冯反蒋,后蒋介石胜出,冯玉祥被囚,孙殿英改投张学良门下,金宪章隐居天津。 刺杀溥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兼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策划刺杀满洲国皇帝溥仪,孙殿英积极响应,并向宋哲元推荐金宪章实施刺杀计划。孙殿英与金宪章密谈后,金宪章慨然应允,表示:|“为国除奸,何惜微躯!”按照宋哲元的计划,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金宪章召集旧部四十余人,前往蒙古向日军诈降,被编入王英“大汉义军”部,任旅长。金宪章顺利打入满洲军队,为日后刺杀溥仪创造机会。但不久发生了锡拉木伦庙事件,导致刺杀溥仪失败。 锡拉木伦庙事件金宪章投降日军不久,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指挥四万蒙古军进攻绥远,金宪章暗中告知绥远省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由于傅作义提前准备了破敌之策,随使蒙古军在百灵庙大败。日本顾问小滨大佐断定此次大败原因必是有人泄露了作战计划,于是命令将守卫锡拉木伦庙的蒙古骑兵第七师穆克登宝部换防成王英部。穆、王两部换防时,宪章乘机率已部兵士哗变,袭击蒙古军穆克登宝部,枪决了日军顾问小滨大佐等二十七人,起义部队并将驻大庙的伪蒙骑7师残部2,000余人悉数解决,师长穆克登宝只身逃脱,之后率部投降傅作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锡拉木伦庙事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