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天羽 |
释义 | 金天羽(1874~1947)初名懋基,又名天翮,字松岑,改今名,号鹤望,别署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今江苏苏州)人。中国近代诗人。 人物简介金天羽出身富家,祖籍安徽歙县,自幼即重视经世之学,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师事顾询虞、袁东篱。自幼厌科举帖括,重经世之学,早年著《长江赋》、《西北舆地图表》等,颇负时誉。年十八为诸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荐试经济特科,以祖老辞。在家乡兴办学校,讲求实学。二十九年,在上海,与章太炎、邹容、蔡元培、吴稚晖等交甚密,参加革命团体爱国学社。曾翻译日本宫崎寅藏宣传孙中山革命事迹的《三十三年落花梦》和俄国虚无党史《自由血》等书。同时在《江苏》上发表长篇小说《孽海花》第一、二两回,表现了民主革命倾向。《苏报》案发,屏迹归乡里。民国初年,任江苏省议员,1923年任吴江教育局长,江南水利局长。去职后居苏州,1932年与章太炎、陈衍、李根源等创办国学会。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卒后,门人私谥贞献先生。 文学成就金天羽主要成就在于诗文。他继承了诗界革命的精神,努力打破诗坛门户之见,广泛向古人汲取营养,自闯新路。他自称其诗“有律令,不趁韵,不咏物”,因而内容广阔。如早期《新中国唱歌集》和《招国魂》等,鼓吹革命。《感事》等反映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政治事件;《田家新乐府》等写农家苦乐;《都踊歌》等则反映国际题材,使读者耳目一新。金天翮才思纵横,豪宕健爽,有些诗雄奇诙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叶德辉《天放楼诗集序》云其诗“格调近高、岑,骨气兼李、杜,卑者不失为遗山、道园。余每语人,金君诗皆千锤百炼而成,读之极妥帖,造之极艰辛。君闻之欣然,以为余知甘苦也。”范镛《诗坛点将录》以智多星吴用当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以呼延灼当之,云其“于诗亦曾主张诗界革命,集中有仿人境庐《都踊歌》体之作,然《天放楼诗集》泽古功深,而又能自辟境界,其才雄,其气奇,融清人亭林、翁山、石笥、东洲之长二泯其迹。长篇巨制,写国内外大事及名山大岳胜景者,尤为突出。”《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以武松当之。 除诗文并工,且能为小说。小说《孽海花》前十回即其所作。著有《天放楼文言》,《天放楼诗集》、《红鹤词》》、《孤恨集》等。生平事迹,见金元宪《伯兄贞献先生行状》,徐震《贞献先生墓志铭》,王诠济《金松岑先生年谱》。 代表诗作【嵩山高】 碧丛丛,高极天,吹笙王子冠列仙。 腾龙跨鹤篙高颠,下观尘世三千年。 白水真人地下眠,黄袍不上太尉肩。 篙高王气今萧然,上不生高光,下亦不生曹与袁。 鸿名神器一暗干,渐台之水沦为渊。 西陵歌吹送老瞒,妓衣空向高台悬。 分香卖履烧纸钱,会有瓦砚铜爵传。 铜爵之台临漳起,即今亦作当涂视。 盖棺未到难论定,晚节竟被千人指。 千人指,一朝死。南面王,东流水。 五岳骏极嵩当中,愿天不生帝子生英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