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汤桥连 |
释义 | “金汤桥连”简介“金汤桥连”原为第45军第135师第405团7连,现为第54集团军162师485团7连。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在天津战役中第一个将红旗插上金汤桥而被师命名。一九五三年在金城前线巨里室北山战斗中,坚守四零八一阵地四昼夜,打退了敌人一个排到两个营的三十八次反扑,毙伤敌人七百余名,又创造了崇高的荣誉。连队集体荣立一等国际功,三排长王占山同志战后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凯旋归国时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战中,被中央军委授予 “突击英雄连”荣誉称号。 血战金汤桥金汤桥是横跨天津市中心海河上的一座大桥,是当年我解放军攻克天津的必经之地。不言而喻,这里也是敌人重兵扼守的要地。名为金汤,取其固若金汤之意,大桥被敌人称作“模范工事”。史料记载,当年金汤桥附近的每条街道上都设置有障碍物,每座房屋都有敌人的明暗火力点,组成交叉火力网。敌人企图依托障碍物和有利地形,扼守金汤桥,阻止解放军前进。 1949年1月15日3时,七连勇士一马当先,沿陈家沟、娘娘庙大街一线向金汤桥猛插,冲至丁字路口时,部队被一道大型矩马障碍挡住了去路,并有敌人依托工事向他们射击。时任连长的张玉田指挥一排用火力掩护,压制敌人,命令通信员炸掉矩马。随后,七连继续向南前进,在娘娘庙大街十字路口时,遭到敌人一个排的阻击。张玉田身先士卒,冲在部队最前方,经20分钟战斗,歼敌10余人,剩下的敌人溃散而逃。 此时,指导员马占海带领二排从旁边插了过去。在兴隆街岔路口,二排遭到了敌人的阻击。敌人隐藏在暗堡内,成为一道拦路虎,必须把它解决掉。马占海和六班长匍匐前进,爬到暗堡前。马占海从射击孔中塞进一颗手榴弹,不料敌人又随即扔了出来,幸好无人受伤。六班长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向暗堡内甩进去一颗反坦克雷,“轰隆”一声巨响,暗堡灰飞湮灭,敌人也被炸上了天。 就在部队继续前行时,从右侧的暗堡中又射出一串子弹。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二排长李九龙还清楚地记着那个声音。枪声之后,就见指导员马占海手捂胸膛,踉踉跄跄走了两步,就倒下了。当战友们上来要给他包扎时,马占海只留下了一句“代我指挥”的话就闭上了双眼。 指导员的牺牲更加激起了全连官兵的血性和斗志。二班副班长王青山指挥爆破组突击到一座高楼下,试图炸掉金汤桥正前方的一个大型母堡。爆破组长李全顺爬到距母堡10多米处时,甩出一颗手榴弹,趁着黑烟,他又冲到母堡前,塞进去两根爆破筒。一声巨响,母堡成了废墟,李全顺身上也血迹斑斑,连门牙都被炸掉了。王青山迅速带领战士们夺取了桥头阵地,随后多次击退敌人的反扑。 5时30分,七连完全占领金汤桥,为攻克天津打开了一条通道。战役结束时,首长组织给七连照相,原本100多人的部队只剩下了24人。看着倒下的战友,每个人都哭了,首长当即为七连命名为“金汤桥连”。如今,天津的金汤桥又名占海桥,就是为了纪念当年七连的指导员马占海。 扬威新世纪战争年代,七连以能征善战扬名军旅。和平时期,七连仍然是响当当的模范连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金汤桥连”的传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金汤桥连”的旗帜永远没有褪色。 “四特”连魂,把七连塑造成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突击英雄连,也成为了共和国为数不多的优秀连队之一。半个多世纪的磨炼,七连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留下了众多光辉的印记。战争年代,他们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和平时期,他们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并积极参与到驻地的社会经济建设大潮中。作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及军委战略预备队的主力连队,485团7连装备精良、训练严格,战力超群。今天,面对世界军事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新世纪的“金汤桥连”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