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人庆
释义

男,汉族,1944年7月,江苏苏州人,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

履历

1962.09——1966.09 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学习。

1966.09——1968.10 留校待分配。

1968.10——1977.08 在云南省永胜县粮食局工作。

1977.09——1980.05 云南省永胜县粮食局副局长、县财办副主任、财贸党委副书记。

1980.06——1982.02 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

1982.03——1983.08 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

1983.08——1985.07 中共云南省丽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1985.08——1991.08 云南省副省长。

1991.09——1995.01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5.01——1995.03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95.03——1995.10 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

1995.10——1995.11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1995.11——1997.12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1997.12——1998.04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1998.04——2003.03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3.03——2007.08 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7.08——2009.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长级)。

1996年2月被聘为第九届北京市工商联名誉会长。1997年5月任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6月当选为北京市工商联第十届名誉会长。1997年12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北京市委常委、副书记。1998年1月再次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财政部部长。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免去金人庆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长级)。2009年11月,国务院免去金人太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

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论述

“纪念中国财税改革30年”座谈会2008年12月12日下午在北京召开,财政部原部长金人庆在大会上发言,对中国的财政改革走过的30年不平凡历程做了回顾和总结。原文摘录如下:

作为一位从事财税工作的老同志,我也深深感到我们财政、税收,30年来风风雨雨,我们记录着改革开放的每一步经验。

大家回想一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中央和地方,放权让利、分灶吃饭,一直走到1994年比较规范的、统一的税制改革的分税制。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阵地,我看就是财政税收。因为所有改革最难的一个是权,一个是利,并且权很多是建立在利的基础上。现在要来见证改革开放的成绩,我看最最能够说服问题的,最最让大家心中有数的恐怕还是财税政策。现在我们有很多数字,大家说不可信。财政税收这个数,我不敢说100%,但是我看99%还是有的。

另外财政改革确实也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好的基础。1978年,我们的财政1132亿,去年五万一千三百零二亿,原来我估计今年六万三,估计现在到不了。六万二左右,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比去年增加一万亿。因为9月份以后不是很好,负增长,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所以财政蛋糕30年,增长了44倍。平均每年增长14%。现在我们一个礼拜的财政收入等于1978年一年的财政收入。

第二,30年,我们的财政地位作用提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过去是不提的,现在越来越明显了。1997年以前,我们中国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过热、膨胀,所以治理通货膨胀,我们经验比较多一点。简单讲,把水龙头关了。搞紧缩的财政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挑战,也取得了一个新的经验,叫治理通货紧缩。1997年到2002年,我们自己差不多发了9800多亿的国债,调动了3万多亿的资金。2003年以后我们又取得了一个新的经验,既要防通货膨胀,又要防冷,开始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次金融危机来了,我们是胸有成竹。我们紧缩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都有经验。我希望我们要进一步配合的更好一点,治理我们的问题,我很有信心,我相信大家也有信心。

第三,这30年,我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确立公共财政体系,并且不断地完善。正好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我想,能不能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句话绝对不是我的发明,有一个领导说什么叫小康社会、什么叫和谐社会?最本质的是三件事:第一,小孩有钱读书;第二,病人有地方看病;第三,老了有人养。我觉得这三句话说的很朴实,就是这个意思。假如小孩子读不了书,病人看不了病,老了没人管,那还叫小康社会?而这三件事就是我们公共财政、社会保障要做的事。2003年以后,我看有了一些提高,义务教育免学费。

第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要求的财税的一系列的改革,为我们做大企业蛋糕、做大经济蛋糕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创造一个好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服务。

刚开始我们国家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税利分流,包括搞承包,事实证明,从中长期看,承包不是一个规范的财政制度。但是临时是有作用的。1994年的财税改革分税制,经过很多年,尽管里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问题,但是十年来功不可没。包括2003年以来,我们又搞所得税的统一,马上又要搞增值税的转型。通过这些改革,真正进一步处理好财政税收制度,处理好国家、部门、企业、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另外,我们财政部、税务部门自身的改革也搞得轰轰烈烈。尽管大家还有很多看法,但是实际上财政部只有自身权力的改革。我们财政税收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良性循环。

回顾这30年,有这么一些光辉的人,肯定大家都为这个事业付出过心血。我们应该感到欣慰。下一步我们还要往前走。尽管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我们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把握住战略机遇期,再有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平稳、较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我看这个趋势还是有的。所以在这一方面,财税还有很大的历史责任。

30年来风风雨雨走过来,我觉得有几条我们还是要继续往下走。首要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公共财政政策。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作为我们财政的指导思想推动下去。特别是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学者、专家、校长、老师,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中国应该有我们自己财政税收改革的理论总结。从现在的金融危机来看,西方的经济理论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我们的改革。第二,我们还要坚持发展。要把支持经济发展放在我们的首位。我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观点,不是什么发明。通过财税改革,淌平经济杠杆中的不稳定、不协调因素。在当前考虑结构的时候,恐怕财政税收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更灵活一些。我认为这方面我们还应该想办法怎么样把企业蛋糕做大,把经济蛋糕做大。第三个方面还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们的公共财政进一步地完善。特别是研究很多有效的制度、机制,把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的钱用好、花好,真正花到老百姓身上。第四,坚定不移地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现在我们紧紧盯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目标,紧紧地把握住我们已经有的基础,怎么样进一步地完善好。通过完善、通过新的改革,能够巩固我们的成果,开拓新的阵地,取得新的效应。再有一点,还要重视我们的财税队伍,干部素质、人才。

参考资料

1.金人庆简历 

2.金人庆谈中国财税改革30年 

扩展阅读:

1

财政部:http://www.mof.gov.cn/news/20050303_1521_4977.htm

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41223/10431587.html

开放分类:
中国江苏国务院苏州
“金人庆”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6次
最近更新:2010-12-28
创建者:visef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seackong 

侬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