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牛镇 |
释义 | 1 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金牛镇为一地名,在我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北省、云南以及四川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基本概况金牛镇地处庐江县西北,东距县城20公里,北距合肥56公里,金牛河、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庐江火车站6公里,高速公路庐江道口8公里,交通便捷。全镇总人口3.8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财政收入545万元。 千年古镇。古镇金牛,又名安城,始建于三国时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太平天国在此古迹繁多,为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故里。 生态之镇。境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鸟语花香,林木覆盖率达30%。“金牛晚眺”为庐江八景之一,金牛山、梁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的乐园,葵泉为天然优质矿泉。 台商之镇。镇内设有台商工业园,占地面积1000亩,已入园企业四家,总投资达90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台商独资安徽升鸿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港元,年生产微型喇叭6000万只;中外合资安徽东方磁铁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年生产千种以上规格的钕铁硼磁铁200吨;投资3200万元的中外合资安徽东方园锗磁保健品有限公司和投资1800万港元的台商独资安徽长鸿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之中。 农业之镇。全镇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并举。优质粮生产占有主导地位。 ◎ 人文景观金牛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始建于三国时代,原系东吴境地,属西汝南郡安城县,“赤壁之战”曹操攻打东吴曾在此屯兵建城,集镇西北今还存有古城墙遗址。《太平寰宇记》金牛山《图经》云:“昔有金牛从此山出,奔江,人逐之,故其处有渚,谓之,金牛渚”。《魏书·地形志》:“庐江郡接壤者为西汝南郡,领县二、首安城,下注有金牛山。”境内风景秀美,古迹繁多。 金牛山:坐落金牛集镇东南,方圆一千余亩。山不高(海拔108米),但平地起峰,孤岭耸翠,钟灵毓秀,林木蓊郁,四季常青。相传因曾有“金牛”裂土面世而得名。今山顶百多平方米的石岩平台上,相传是“金牛”一跃腾空留下的牛蹄印仍保存完好,清晰可辨。山顶正在筹建金牛塔,将会更添秀丽风彩。 南阳寺:位于风景秀美的金牛山西南坡。树木森森,古刹如仙楼琼宇翼然位于峭壁之上。南阳寺始建于明初,兴隆于清朝,毁于民国年间兵燹。现南阳寺复建于一九九五年,建有大雄宝殿,有僧尼7人,香火旺盛,佛事日兴,晨钟暮鼓,梵音袅袅 金牛晚眺:每当夕阳西下,落霞岚影,烟云绕树,登山西眺,云蒸霞蔚,落日溶金,铺撒长野,沟河塘坝,金光闪闪,“孔子东山”之状令人心旷神怡,蔚成庐江八景之一——“金牛晚眺”。 孙立人将军故居:坐落在金牛中学校园内,现存有的12间徽派建筑旧宅,系抗日名将孙立人少年学习生活的住房,故居中陈设有孙立人少年时使用过的生活及学习用具,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葵花井:位于金牛山南坡,距南阳寺400米。由金石路公路上山,沿着蜿蜒的盘山小道,上行不久就会来到一个1米对方类似石臼的石潭——葵花井,潭深2米,无论天旱地干,终年泉水不断,涓涓清泉,甘洌可口,附近乡民以此水煮饭粥、烧茶水,香气朴鼻,令人喜爱。相传是曹操女儿落泪化石而成此井,金牛大扁糖因用此井水制作而蜚声四方。 曹操点将台,九眼石,夹板石,太平天国三河大捷战场遗迹、英烈岗,宋朝薛井古井等古迹名胜散布全镇。 ◎ 农业开发金牛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土地肥腴,资源丰富。2000年镇农业总产值9825万元,粮食总产量2.4万吨,农业生产通过低改高,劣改优,围绕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使粮经比例达到5.5:4.5左右,突破了以“双季稻”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已初步形成了以西瓜、白鹅、珍禽、生猪等四大支柱产业的新格局。西瓜种植已突破1.5万亩,年产优质良种西瓜达5万吨。白鹅、生猪饲养已形成一定规模,已办4个白鹅良种场,2个大型养猪场,全镇白鹅饲养全年达到40万只,生猪达到10万头。珍禽养殖系新开发项目,以金田珍禽养殖场为龙头,以此为基点,辐射全镇,带动全镇珍禽养殖业发展,全年珍禽养殖将达10万羽。 棉花、芝麻、油菜、甘蔗、田藕等经济作物种植,在本镇都有一定的规模。 ◎ 特色种植金牛西瓜产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内公路沿线。 金牛西瓜已有近30年历史,在合肥、铜陵、安庆、芜湖等周边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要品种有:早熟京欣1号、郑杂5号,中迟熟西农八号、华蜜八号、新红宝、聚宝系列。成熟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培上全部实行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2001年全镇种植西瓜达1.5万亩,产量在5万吨以上。价格在0.6元/公斤左右。 ◎ 乡企发展金牛镇着力调整乡企发展思路,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招商发展,提出“优政策,无门槛,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工作思路,98年以来,引入镇外资金投入达2000万元,投资项目达31个。全镇乡企呈现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态势。 1、杰联工艺品厂(私营企业)其主产品调味瓶系列远销北美、欧盟等地,产品已发展到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2002年实现出口交货值200万美元。 2、庐江县吉新酿造厂(私营企业)主要生产酱制系列调味品,已研制开发3大系列20多个新品种,产品经省县质检部门检测,其生物、理化指标都达到规定标准,以其质优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现拥有固定资产达100万元,固定职工10人,中级技术人员5人。 3、金牛南阳冷食饮料厂(私营企业)该厂位于金牛镇北街,前身为桂泉饮料厂,创建于1990年,厂区占地面积4亩,现有冷库200平方米,2.5万伏冷冻设备一台套,固定资产总值达70万元.主要生产夏令、秋令冷饮食品,年生产冷饮系列产品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 4、金牛建筑安装公司(股份制企业)建筑资质为三级。下辖一、二、三建公司。先后在庐江县创建百万元以上建筑优良工程庐江东门大桥、庐江南门大桥和数幛商住楼。 5、金沙公司(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年销售黄沙80余万吨,现已拥有产、运、销一条龙服务,并在上海、合肥、武汉、芜湖等地设有办事处。 ◎ 行政辖区金牛村 引界牌河村 山南村 梁山村 莫堰村 徐河村 冯楼村 朱庄村 尹岗村 谈岗村 罗冲村 西铺岗村 薛井村 古城村 健康村 圩坝村 陈当村 湖稍村 林城村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6821 男 19192 女 17629 家庭户户数 9618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764 家庭户男 18378 家庭户女 17386 0-14岁(总) 9306 0-14岁男 5014 0-14岁女 4292 15-64岁(总) 25256 15-64岁男 13105 15-64岁女 12151 65岁及以上(总) 2259 65岁及以上男 1073 65岁及以上女 118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400 2 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金牛镇地处黄石、大冶两市西南边陲。东依黄石、大冶、西通武汉江夏、南接咸宁,北邻鄂州,大金、铁贺两条省道穿镇而过,古来五县通衢的区位优势,铸就了金牛悠久的商贸历史,“小汉口”、“金金牛”的美誉闻名鄂东南。 金牛镇人口63057人,面积157.2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东街、西街、金牛、南城、童畈、雷畈、金畈、吴伟、堰口、胡胜、胡铺、胡铁、袁铺、下边、黄泥、胜桥、贺桥、祝山、屏峰、小泉、小堰、虬川、高河、林畈、官阁、鄂王城、西畈、祝铺、沈畈、徐桥、晏公、龙潭、水碓、秦畈、泉波。 2001年4月,原金牛镇、高河乡合并,合并后的金牛镇版图面积156.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万人。镇区面积3.1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6万人,有个体工商户960户,民营企业56家。 金牛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良田广阔,土地肥沃,环境清新,资源丰富,全镇现有耕地面积近10万亩,山场面积5.6万亩,可养水面面积2.4万亩。传统的农业优势,繁华的商贸经济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构成金牛古镇。 近年来,金牛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新的胜利,各项经济指标一年上一个台阶,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53亿元,企业总产值实现10.2亿元,财政收入52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080元,与1997年相比,分别增长94.2%、69.3%、71.6%和110.8%。 金牛镇特产有:金牛千张,金牛麻花,金牛菜刀等 3 河北省青县金牛镇◎ 乡镇简介金牛镇辖区32个行政村,人口4.1534万人,劳动力2.5万人,耕地10.1363万亩。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镇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工农业齐头并进,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社会状态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的良好局面。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6亿元,增长17.7%,利润完成2.9亿元,增长15.4%,固定资产投入1.9亿元,增长23%;农业产值9600万元,增长92.6%. ◎ 经济发展农业上,全年退耕还林9700万亩,四旁植树24万株;畜禽存栏总量达到56万头(只),畜禽产品增加120万吨,完成肉牛胚胎移植100头;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新增机井15眼,冷棚、温室增加150亩;经济作物得到迅速推广,丝光棉种植达到5200亩,旱瓜种植达到3000亩。 工业上,发展新格局开始形成,“一个龙头,四大行业”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立镇大项目,大企业开始出现,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一年来,全镇新上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6个,固定投资完成1.9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京杭钢铁、宝升毛刷等项目,共引进省外资金5512万元,引进外资60万美元。 ◎ 行政辖村小牛庄村 丰台堡村 陈辛庄村 朱庄子村 清水白村 觉道庄村 张虎庄村 吴增口村 东石庄子村 苗庄子村 肖庄子村 黄老人村 王福庄村 老河头村 大鹁鸽留村 小鹁鸽留村 康庄子村 仓上村 大杜庄村 打虎庄村 王布袋庄村 大牛庄村 双庄科村 小佟庄村 大许庄村 大兴口村 集贤屯村 罗庄子村 孝廉庄村 李二姐庄村 闫庄子村 小贾庄村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1580 男 21133 女 20447 家庭户户数 114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41460 家庭户男 21083 家庭户女 20377 0-14岁(总) 10606 0-14岁男 5618 0-14岁女 4988 15-64岁(总) 27843 15-64岁男 13955 15-64岁女 13888 65岁及以上(总) 3131 65岁及以上男 1560 65岁及以上女 157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0474 4 云南省宾川县金牛镇◎ 概况金牛镇隶属宾川县,地处金沙江上游干热河谷地带,是4000年前白羊村新时器时代农耕文化历史的发祥地。镇内交通方便,金牛镇东邻平川镇、祥云县,南邻州城镇、宾居镇,西邻大营镇、鸡足山镇,北邻力角镇。是宾川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和交通网络会集处,下辖牛井、大新、李相、太和、桑源五个社区,11个村委会即:彩凤、白塔、金甸、管岗、新坪、圭山、仁和、东四、罗官、江干、尖峰,109个自然村,248个村民小组,两个华侨管理区,即太农管理区和彩农管理区。 2010年底,全镇居住着汉、白、回、彝、满等19个民族,总人口92812人,以汉族为主,其中有农户28946户,农业人口76802人,非农业人口16010人,劳动力4586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011人。全镇国土面积118.1平方公里,海拔1432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550毫米,昼夜温差大,有“天然温室”和“热区宝地”之称。适合种植水稻、蔬菜、柑橘、葡萄、枇杷、石榴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74658亩,人均耕地0.8亩。201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84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0元。 镇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源头水系,主要有引洱入宾水系、海稍水系、大银甸水系、炼洞河水系四大水系。气候以“干”、“热”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9℃。镇内光热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有“天然温室”之美称。优越的自然条件,给金牛镇这块宾川的热区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热区资源,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蔬菜品质优良,具有冬早、反季、四季不绝之特点。金牛镇的椪柑、脐橙誉满全滇,素有“桔果之乡”的美誉。 自金牛镇成立以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干部和八万六千多各族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分类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金牛精神。通过近五年来的努力,金牛镇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56元,粮食总产达29378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全镇财政总收入达1503万元,完成县下达预算收入的103.4%。全镇非公经济总收入实现77814万元,总产值66946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8974万元。全镇完成粮豆种植64400亩,总产值达4544.06万元;经济作物73865亩,总产值达10237.68万元;新植水果6448亩,实现全镇水果总面积40704亩,总产值7734万元。 全镇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422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221万元,占总收入的46.57%;畜牧业收入10467万元,占总收入的12.4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2617头,牛2034头,肉羊5667头,鸡169852只);渔业收入671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30392万元,占总收入的36.08%;工资性收入2151万元,占总收入的2.5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二三产业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148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54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72%),在省内务工825人,到省外务工229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金牛镇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绘就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实现金牛镇历史上新的跨越。 ◎ 经济发展金牛镇是中共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撤县建市步伐,实施宾川县“十五”发展战略,撤销原牛井、太和两镇于2002年8月13日成立的新镇,总面积272.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956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03亩。全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蚕豆、小麦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油菜、桔果、甘蔗、烤烟、葡萄、香叶等。下辖5个社区、9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委会,有108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406户,常住人口83574人,居住着汉、白、回、彝等17个民族。最高点大尖峰大脑包海拔2939米,最低点甸尾村河边河堤1400米,平均海拔2169.5米。镇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源头水系,主要有引洱入宾水系、海稍水系、大银甸水系、炼洞河水系四大水系。气候以“干”、“热”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9℃,最热为6—7月,最高气温38℃,最冷为1—2月,最低温度—6.4℃。镇内光热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有“天然温室”之美称。 优越的自然条件,给金牛镇这块宾川的热区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热区资源,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蔬菜品质优良,具有冬早、反季、四季不绝之特点,西红柿、水果、甘蔗享誉东北、西北,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还是全省的香料、甜叶菊的主产区。金牛镇的椪柑、脐橙誉满全滇,素有“桔果之乡”的美誉,种植面积达8940亩,年产柑桔7013吨。辖区内还有储量达1.4亿吨的硅藻土、400万吨的无烟煤和丰富的石灰石。近年来,优质软籽石榴在该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种植面积达4790亩,年产量达415吨。“宾川县干甸万亩绿色优质石榴园”建设项目,就位于金牛镇辖区内的金甸居委会。该园区生产的优质软籽石榴,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注册了“爽馨”牌商标。2003年11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国际食品工业博览会上又荣获了金奖。 金牛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原北京军区后勤部长赵镕将军,从故乡彩凤居委会彩凤村踏上革命征途,为我党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竞走名将陈绍果,从江干居委会原江干中学步入体坛,一举夺得“亚锦赛”两枚金牌,并跻身国际体坛,在巴赛罗纳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竞走比赛中排名第五。区内的太和、彩凤两个华侨农场与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联系。 5 四川省武胜县金牛镇武胜县辖镇。明时为熊家场,1913年设复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置金牛乡,1992年置金牛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2.4万。国道212线纵贯境内。辖沙牛滩、双桥、红旗、石院墙、桅子湾、雷波寨、青连、三合、双朝门、望乡坪、吊嘴岩、敖滩、金星、龙王桥、桂花湾、辛寨、老街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