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陵兵工厂
释义

金陵兵工厂的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始创于1865年。晚清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与同年创办的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齐名,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四大兵工企业之一。工厂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

简介

(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金陵兵工厂尚生产其它大小火炮及炮弹, 均略去.)

在所有的外文数据中, 提到金陵兵工厂时, 枪口一致, 均称为南京兵工厂(Nanking Arsenal), 在中文的原始数据文件中, 或称金陵, 或称宁厂, 从未用过南京之名, 以讹传讹, 为时久矣。

发展历史

1865年, 江苏巡抚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 在从苏州往南京到任时, 将他所创办的苏州洋

炮局的一个厂及主持的英国人马格理(Dr. Halliday Macartney, 刘佐禹一起迁往, 厂址设在江宁(南京市)聚宝门(后改称中华门)外雨花台, 即瓷塔山, 称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8月兴建工程完工。 直隶州知州刘佐禹担任金陵制造局的第一任总办, 李鸿章于9月奏请给英人马格理三品顶戴, 道员虚衔以资奖励。聘为督办。 常年额定经费银10万两, 其中江南海关拨解制造二成洋税银五万两, 江南筹防局拨银三万两, 扬州淮军收支局拨银二万两。 开工之时, 有员工役夫、 匠目、 亲兵约四百人。

李鸿章于12月调任湖广总督, 专任剿捻事宜。

1870年7月建成火箭分局, 11月添造铁炉房5间, 汽炉房1所, 砌炉12座。

1872年添造翻砂厂屋6间, 翻砂坑屋1间。

1874年为筹设江防, 设立乌龙山机器局, 款项由江防炮台附销。 两江总督李宗羲饬金陵机器制造局造水雷数十座, 洋式火箭(Hale Rockets)一千枝。

1875年, 郭道直任总办。 1月在大沽炮台试放大炮,有2门68磅炮弹的炮身炸裂,当场炸死士兵7人, 马格理又试放南炮台的一门, 又同样爆炸, 但没有伤人。 马格理不肯认错, 8月7日, 李鸿章将其撤职。 其余4门均成废铁。

1879年将乌龙山机器局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 当时有机器3厂, 翻砂, 熟铁 木作各2厂及火箭分局。

1881年11月2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奏章, 建议在金陵设厂制造洋火药。

1882年春季由洋匠购买机器, 7月开始兴建洋火药厂(黑火药)。 建造提硝, 提磺, 烧炭和药, 磨炭, 碾磺, 碾药等各厂, 及洋匠住所, 局屋, 药库, 木铁工作等。 厂内并开发引河, 修筑码头。 由刘坤一向德商瑞生洋行(J. J. Buchheister & Co.)采购, 瑞生洋行又转向英商黑鲁洋行(S. P. & Hall Co.)向英国购得每日生产1,000磅火药的全套机器, 并由洋行的波列士哥德(G. Bracegirdle)负责设计监工。 金陵制造洋火药局的建设工程, 由孙传樾、 郭道直和龚照瑗 等人负责。 厂址在南京通济门外七里街靠近九龙桥的地方。 厂内另设总办、 会办, 常年经费四万两。

清代格林炮

金陵机器局制造格林炮有重力进弹和转轮进弹二式。

1883年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请由江海关每年拨5万两, 江南筹防局拨3万两, 扬州淮军粮台拨2万两, 共10万两作为常年经费。

1884年洋火药厂于5月完工, 共销银182,266两。 6月法国进攻镇南关。 8月23日法国舰队攻入马尾, 福建海军全军覆没, 马尾船政局从此一蹶不振。 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1885年3月23日法军进攻镇南关。 老将冯子材协调各部, 身先士卒, 击败法军。 造成镇南关大捷, 并攻克谅山。 曾国荃奏, 去年法事方急, 自六月以来, 供广东12磅来福铜炮10尊, 云南后膛炮4尊, 浙江过山炮20尊, 台湾2磅后膛炮6尊, 10管格林炮(Gatling Gun, 注1)10尊, 4门神机炮(Nordenfeldt Gun, 注2)4尊, 湖北24磅洋生铁开花炮5尊, 北洋2磅后膛炮6尊, 江西劈山炮10尊, 前膛抬炮100尊。 张之洞欲借神机炮供冯子材出关作战, 曾国荃答神机炮为铭传所订, 本局因经费有限, 未曾多造, 而台局更急, 不敢与拨。

格林机枪

美国1882年所用的格林机枪 舰艇上的Nordenfeldt Gun

1885年7月, 因为出产洋火药数量太小, 进行扩建。 添新碾八副, 还相应增配各种机器, 主要是压药、 光药、 烘药、 六角饼药等, 同时添购车、 刨、 钻、 锯各种机床, 增设汽机和汽炉, 全由瑞生洋行从国外进口。 购置机器设备和运费共享库平银51,716两, 添建厂房三万两, 共需银八万余两。 1886年6月底竣工。 连同原有的旧碾四副, 共八副生产碾盘, 尚存新碾四副, 留待以后备用。 常年经费增至五万二千两。

1886年, 两江总督曾国荃抽调晚清时代名科学家徐寿之子徐建寅, 到金陵机器员担任会办。 徐建寅以自己的才干受到金陵制造局总办郭道直的敬重。 徐建寅主持技术工作, 利用局中设备练成铸钢, 并制出新式后膛抬枪。 徐建寅也是晚清一代著名的科学家, 他在金陵制造局工作三年(1886 - 1888), 贡献极大。

1892年该年制成10门连珠格林钢质炮12尊, 4门神机连珠钢质炮12尊, 另有前年留下之6门神机连珠钢质炮2尊。 另造过山炮58尊及炮弹, 各式炮车附件等。 后膛洋抬枪70杆, 子弹4万5千, 重填子药毛瑟子弹14万5千。

1894年郭道直为总办。 9月15日日军攻陷平壤。 四品京堂盛宣怀12月致张之洞电, 此次打仗, 惟抬枪能制胜。 金陵制造局所造后门抬枪能及远, 较快炮得力, 乞速饬局多多赶造。 每日夜能造几杆? 每杆需合价若干?

1895年1月日军由山东半岛登陆, 抄袭威海卫, 并封锁港口, 丁汝昌所部之北洋舰队于港中全军覆没。 1月刘坤一饬张国林送20杆金陵抬枪往天津。 7月张之洞在奏折中说金陵机器局规模颇小, 机器未备, 所出枪炮无多。 其设局之处, 四面皆限于地势, 不能展拓。

1896年制成10门连珠格林钢质炮16尊, 4门神机连珠钢质炮15尊, 新式后膛抬枪67杆, 洋式前膛抬枪3杆。 另造炮及炮弹, 各式炮车附件等。

1896年制成10门连珠格林钢质炮10尊, 4门神机连珠钢质炮2尊, 洋式后膛抬枪140杆, 另造炮及炮弹, 各式炮车附件等。 在美国的密尔瓦基公共博物馆(Nunnemacher Collection, Milwaukee Public Museum)中有一把金陵制造局所造的抬枪, 其枪机是仿自雷明顿(Remington-Lee), 制造年份是1897年。 口径是.76吋, 单发, 枪管长59吋。

1897年制成制成2磅熟铁后膛炮48尊, 1磅后膛钢管快炮16尊, 洋式后膛抬枪180杆, 另造炮弹, 各式炮车附件等。

1898年英人贝斯福(Admiral Charles Beresford)在提及金陵制造局时说: “机器多是现代的, 头等的, 但用来制造过时的无用的军需物品, 他们正在大量制造一种小炮, 放射大约一磅重的炮弹”, “大部分的机器用来制造抬枪”

1899年6月刘坤一覆总理衙门电, 宁局(金陵制造局)每年可造后膛抬枪180枝, 2磅后膛炮48尊, 1磅快炮16尊, 各项炮弹6万5千颗, 抬枪自来火5万粒, 毛瑟枪子弹8万1千5百。 该年制成洋式后膛抬枪240杆

1900年吴学廉为总办。

1903年毛庆蕃为总办。 时金陵机器制造局仍在生产抬枪。

1905年徐乃光为总办。 8月, 练兵处议奏金陵机器制造局不足之处, 该局专造老毛瑟枪子弹, 间造三生七至七生六口径各炮, 该局规模甚小, 机器亦老, 工艺未精。 军械所房屋不甚坚固, 地复卑湿, 该管各员又多漫不经意, 致所存子弹各项半多锈涩。局务废弛殊甚。

1907年刘体干为总办。 张士珩奉命调查金陵机器制造局现况及整理办法。

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命道员张士珩经理金陵各局, 文中说, 该局每年只得8万4千两, 只能制造老毛瑟子弹250万颗。 其各炮台, 小轮船亦时有修理, 唯规模太小。 洋火药局已因节费减造, 土火药局现已停造。 该局枪子厂机器, 汽机及轧片厂汽锅两具, 类多年久锈烂。

1908年端方奏请停造11厘米老毛瑟, 因江南新军系领用日本六密里五及德国新毛瑟等项枪枝。 12月7日, 金陵机器局总办刘体干在上海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 & Co.)议定, 由该行承办德商侣佛厂(Ludwig Loewe)所造最新式自行进子造小口径钢头新毛瑟子机器25部, 又有6毫米、 5.7毫米各种口径枪子及校准口径冲模样版各一副, 还有格林木大小天秤两具。 进口购买这些机器设备共计净价175,335马克。 双方订立合同后, 加立清单, 先付定价1/3, 计58,445马克。 按照当时银行市价, 每283马克合规平银100两核算, 共合规平银20,651两, 增加这一部分新式机器后, 金陵机器局成为专造枪子的兵工厂。 举凡六密里五, 七密里九新毛瑟, 曼里夏均可制造。

金陵洋火药局由于生产减至五成, 重要性日减, 南洋大臣端方奏准将其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

1909年王若化为总办。

1910年陆军部命金陵机器制造局归并江南制造局, 并建议将其裁撤。

1911年4月陆军部令金陵制造局停办, 由江南制造局接收, 后于10月复工。

1912年, 民国成立, 由王金海为总办。 2月, 金陵洋火药局停办。

1913年陆军部各省兵工厂生产量表中, 金陵机器局每月生产79枪弹6万, 65枪弹36万, 七生半管退炮1尊。

1913年, 金陵兵工厂首先开始生产6寸白浪林手枪(仿造Browning, 7.65mm, .32ACP M1900式布朗宁手枪), 至1919年开始生产8寸白浪林手枪。

6寸白浪林手枪诸元:

枪长: 152.4 mm

枪管长: 106 mm

口径:7.65x17 mm (.32 ACP)

枪重: 0.68 kg

枪口初速: 295 m/s

最大射程:500 m

有效射程:40 m

上弹方式:单行插入式弹匣

弹匣容量:7发

金陵兵工厂6寸白浪林手枪

感谢美籍收藏家Lew Curtis提供图片

1914年宾步程为总办。

1915年2月陆军总长函江苏督理, 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德国七九马克西姆重机枪, 并名之华宁。 现造成6尊, 请就近派员试验。

1917年王者化为总办。

1921年4月咸瑶圃为总办。 开始生产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 月出3挺。 仿造勃郎林手枪。 员工约400余人。

1923年10月刘玉昆为总办。

1925年6月王烈为总办, 9月尹凤鸣为总办。

1926年4月李斐然为总办。

1927年, 北伐军于3月13日克复南京。 4月18日国民党正式发表文告, 国民政府决定奠都南京。 4月成桄为总办, 5月陈钦为总办。 该年生产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170挺。

1928年改辖上海兵工厂, 称为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 造82迫击炮弹, 30磅及80磅飞机炸弹, 每月生产30架马克西姆重机枪, 80万发子弹, 无烟火药300磅及黄色炸药20余磅。

1929年改隶兵工署直辖, 改称为金陵兵工厂, 厂长为黄公柱。 金陵兵工厂以卍字为厂徽, 外国人称之为Reverse Swastika, 不明就理的人常将它与纳粹党的党徽混为一谈。 除了方向不同之外, 实际上卍字标志源自印度, 是佛教的图样。 有人说它代表佛心。 在东方还有类似红十字会, 红新月会等组织的红卍字会。 卍字一般中国人称为万字, 是一个幸运和祥和的象征(当然放在武器上也不是很恰当), 和纳粹党毫无关联。

1931年7月由李承干担任厂长。 月出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35挺, 修理步枪250枝, 日出子弹9万发, 50, 18公斤炸弹共700颗, 每日工作14小时。 全厂人数为1100人

1934年时用节余公款二百余万元将厂房翻新, 增购机器设备。 分两次征地扩建, 第一次征地79市亩, 第二次征地144市亩, 征地之后, 实行公开招标建筑。 为避免外国人注目, 不登报招标, 只在市内贴出"金陵兵工厂招标通告"。 1935年6月初发出通告, 6月20日开标。 土方工程由窦永记得标、 附属工程由协记得标。 扩建工程包括添修旧有的枪厂、 冲弹厂、 器材厂, 以及新建南弹厂、 北弹厂、 木厂、 工具厂和职工住宅、 浴室、 物料库、 试验室等, 还购置了机器设备, 以扩充生产能力。 共享资金200万元﹐其中建筑费用408, 634元、 机器1,046部共值1,313,212元、 工具仪器104,330元、 交通器材9,353元、 样板样品41,612元、 图书8,408元、 家具30,368元。

1935年按德国兵工署赠送之MG08图纸所造之马克西姆水泠式重机枪, 参照原现造之同式机枪, 加以标准化。 称为二四式重机枪。 开始制造82迫击炮

宁造二四式马克西姆重机枪

宁造二四式马克西姆重机枪诸元:

全长: 1197.55mm

枪身重为20kg

枪架重为29kg

枪管长为721.2mm

口径7.90mm

高射装置全重4.1kg

初速为尖弹870m/s, 重尖弹770m/s

表尺射程为尖弹2500m, 重尖弹3500m

膛线右旋4条

膛线缠度240mm

瞄准基线长为895.35mm

自动方式为管退式(Short Recoil, 短后座力)

射速480-600发/分

250发弹带上弹

冷却方式为水冷

枪架俯仰射界跑射最高位置+42度, -6度

水平射界21度

淞沪战役中,中央军以二四式防空重机枪对抗来袭的日军飞机

1937年时主要产品为马克西姆重机关枪。 82迫击炮, 82迫击炮弹, 79步机枪弹, 军用器材及武器附件, 防毒面具。

9月中旬奉令将枪弹厂西迁重庆与第四川第一兵工厂(后改称20厂)合并, 11月15日又奉令将所余厂部一律西迁。 12月1日全部撤离南京。 日军于12月13日占领南京。

大西迁的意义

正因为那次西迁才有后来的重庆21兵工厂以至于解放后的456厂和今天的长安集团公司。

那次西迁是全厂员工坚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壮举。全厂员工在李承干厂长的率领下,全心全意,奋不顾身,仅用三个半月时间就将全长4300多吨机器设备、半成品和原材料全部拆卸、装箱,通过水陆两种运输工具运抵重庆,并在新建厂房复工生产。其搬迁速度之快,复工时间之早,堪称奇迹。这是中国兵工战线上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一个突出事例,表现了金陵兵工厂员工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当时许多员工是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强忍抛妻别子之悲痛,而随厂搬迁的;搬迁过程中,也有一些员工因工伤残,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一壮举是长安公司企业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公司的光荣传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对激励现在的员工努力奋进,创造公司更加辉煌的前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生产数量表

金陵兵工厂1927年至1937年部分生产数量表年度 马克西姆重机枪 7.65mm冲锋枪 79尖圆步机枪弹(万) 八二迫击炮 八二迫击炮弹 防毒面具

1927 170 385 544

1928 228 280 1656

1929 324 1092

1930 348 2100

1931 372 2004

1932 280 1728

1933 336 1896

1934 280 1932

1935 330 2808 180 113160

1936 610 3600 480 204000 34000

1937 626 2802 440 298920 28980

表中所列7.65mm冲锋枪, 可能为白格门式冲锋枪。

1937年时, 金陵兵工厂有员工四千人, 八一三上海抗战事起, 日机屡次轰炸首都南京, 兵工厂也被炸数次, 器材人员均有损失。 9月中旬奉令将枪弹厂西迁重庆与第四川第一兵工厂(后改称20厂)合并, 11月15日又奉令将所余厂部一律西迁。 在十余天中, 将五千余吨的机料, 器材, 用火车、 汽车、 轮船、 木船分四路运往汉口。 12月1日, 厂长率领员工全部撤离南京。 另有60余吨杂物当时不及运出, 在12月6日雇到木船, 由姚志良押运出发。 日军于12月13日占领南京。

抗战时在福建的部队使用二四式重机枪。

虽然主要机器和人员均已西迁, 但厂房仍在, 尤其是新建的三层楼单身宿舍尚未启用, 日军占领工厂后, 利用其为驻军的兵营。

金陵兵工厂先后改称为高桥部队、 高森部队、 贵志部队、 稻田部队、 松尾部队等, 均以日军部队长名字命名, 部队长即是厂长, 日军将中国各地劫来的机器, 于1938年初运到厂里安装。 不久, 贴出招工布告, 一些贫民、 妇女和童工为生活所迫而进厂做工。

至1940年, 厂内工人不断增加, 达到一千二三百人, 其中妇女和童工占60%。 高桥部队有兵员四千余人, 驻扎在工厂附近。 厂里也有一小部分日军, 同工人混在一起做工, 实行军事管制, 厂内岗哨林立。

高桥部队下设工场, 有翻沙场、 机器场、 钣金场、 火炮场、 无线电器材场、 枪场、 橡皮船场、 鞍具场、 军鞋场、 营造场以及氧气站、 理化室等部门。主要任务是修炮、 修枪、 修理无线电, 其次是生产马鞍、 军鞋和橡皮船。

1939年开始生产步枪之铭记。

西迁之金陵兵工厂, 于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 改称第21工厂。 7月接收1厂(汉阳兵工厂)之步枪厂。 于1939年1月复工生产汉阳造步枪。

21厂汉式步枪

民国30年造

1939年1月14日接管20厂之轻机枪厂。 2月奉令增加轻机枪厂及步枪厂员额77员。 3月接收由德国新近购买之制82迫击炮及炮弹机械, 在云南安宁县始甸村成立安宁分厂。 4月接收重庆武器修理所, 合并于轻机枪厂。 开始生产捷克式轻机枪。 21厂信箱号码为重庆37, 代名宁和号。

中央军配备德式M35钢盔

与捷克式轻机枪

1940年11月安宁分厂开始生产炮弹及甲雷(即地雷)。 本厂11月开始将轻机枪厂, 迫击炮厂, 工具厂疏散到铜锣驿。 利用成渝路山洞隧道为工场。 8月奉令筹划生产中正式步枪, 于10月开始进行。 所用的枪管钢, 由24兵工厂供应。 第一把制成的中正式步枪, 以玻璃匣装起, 送给24厂作为纪念。

21厂生产之捷克式轻机枪枪匣印记, 左为1940年9月早期型, 后期加上兵工署徽。

1941年3月轻机枪厂, 迫击炮厂, 工具厂疏散完竣, 在铜锣驿开工。

1943年10月开设重迫击炮厂。 10月开始正式生产中正式步枪。

1944年接收40厂(广西兵工厂), 改称21厂綦江分厂(四川綦江), 仍在原地开工。 中正式步枪是年生产24,500枝。 下图是其枪匣铭记的演进。

21厂中正式步枪枪匣铭记演进

1945年接收兵工署废品处理厂, 改称21厂火工厂。

1937-1945年21厂步机枪等产量表

品名/年度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马克西姆重机枪 626 1,060 1,971 2,468 1,860 1,980 2,680 2,986 3,063

捷克式轻机枪 892 960 950 930 2,041 2,020 2,900

汉式七九步枪 41,500 53,814 31,500 46,600 33,100 350

中正式步枪 24,500 62,000

八二迫击炮 710 1136 960 500 760 1381 1140 1084 500

120迫击炮 94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二十一兵工厂于9月奉兵工署命令, 成立『京沪区兵工厂接收处』。 綦江分厂厂长孙学斌、 工务处长虞绍唐、 副利处长熊宇岑率员工34人, 乘『民联』轮东下, 于10月24日到达南京。 当时兵工厂负责的日军为松尾部队, 厂长松尾春重迎接入厂, 准备移交。

1946年3月, 京沪区兵工厂接收处在各地接收完毕, 原金陵兵工厂暂定为21厂南京分厂, 由孙学斌出任分厂厂长。 在重庆的迁川员工也陆续返回, 第一批569人、 第二批637人, 后来又有100余人先后返京。

6月撤销安宁及綦江分厂, 又接并第1厂, 第27厂, 第41厂, 将五个工厂之机料迁运重庆, 各厂设保管处。 又奉令接收23厂重庆分厂。

1946年8月底, 奉命成立第60工厂, 由孙学斌出任厂长。 又陆续调回60名迁川员工返回第60厂。

1947年3月李承干辞兼厂长职, 由俞濯之接任厂长。 4月成渝路索还隧道, 轻机枪厂及迫击炮厂迁至鹅公岩第1厂旧址开工。 工具厂迁回江北。 7月兵工署的报告中, 制造步枪的只剩下21厂及90厂(月产1,000枝), 月产8,500枝, 最大产量可达13,000枝。 同时生产250枝轻机枪, 最大产量375枝, 350枝重机枪, 最大产量450枝。

1949年9月时, 兵工署所有的兵工厂只剩下西南和东南两区。 东南区包括已迁台湾的青岛44厂, 31厂广元机枪厂, 60厂, 26厂及61厂(上海之战车厂)。 海南岛有11厂和80厂。 在西南有四川区的10厂, 20厂, 21厂, 23厂, 24厂, 29厂(以上三厂为原料厂), 50厂, 昆明53厂, 柳州30厂等械弹厂, 基础较为稳固, 是生产的主力。

上半年报告, 21厂制成步枪474,500枝, 轻机枪1,800枝, 水泠式重机枪1,600枝, 气泠式重机枪350枝, 改制6000枝6.5mm及7.7mm口径步枪为7.9mm口径, 试制成功M1半自动步枪, 卡宾枪制成样品, 因缺乏经费停止, 2.36吋火箭炮及弹试制成功。 21厂是当时主要的步枪生产工厂, 台湾的60厂在同期只生产了1,500枝。

当时蒋介石的计划是以大西南为基地, 以海南岛与台湾为犄角, 与共军长期对抗, 因此有大多数的兵工厂都没有迁往台湾。 不料时局急转而下, 卢汉在1949年12月12日通电附和中共, 蒋介石知道大势已去。 1949年12月13日, 蒋介石黯然飞离成都前往台湾, 为一个时代划下了句点。

1949年11月29日, 稽查军警2,000多人围住了工厂, 运进600多箱炸药, 大板桥药库被炸毁, 发电所及工具所也遭破坏。 1949年11月30日, 共军进入重庆。

由于失去了大部分的兵工事业, 造成了台湾以美制武器马首是瞻的结果, 盖拿人的手短, 乞丐没得挑是也!

金陵兵工厂原址, 现为中国航天部所属的南京晨光机器厂。

60/205兵工厂厂徽。

60厂的主要机器设备于1948年11月间从上海迁往台湾高雄市。 迁台的人员共1,690人, 其中职员247人, 工人1392人, 兵夫70人, 眷属4,153人。不愿前往台湾的, 每人发两个月薪水资遣。 后来1976年改名为205厂, 是台湾最主要的轻兵器生产重心。

60兵工厂在1971年6月生产的M1刺刀印记, KS应是高雄的缩写。 现在的205兵工厂, 仍在高雄前镇区。

注1: 十管格林炮, Gatling Gun, 为美国人Richard Jordan Gatling(1818-1903, 生于Winton, North Carolina)在1861年所发明。 是第一把量产的机关枪, 用手把转动6至10个枪管环绕着轴心旋转, 轮流发射。 1866年起, 美国陆军采用为制式武器。 在19世纪时, 战术运用上类似于炮兵。 后为马克西姆的后座力式机关枪所代替。 在1960年代, 这种机枪又再度复活, 演变出多种美军重要的武器系统。 最有名的大概是A-10地面攻击机鼻端所装置的格林机炮, 全长与机身相等。 有人说, A-10是在格林机炮的周边, 加上机身和引擎所造出来的飞机, 外观抱歉, 绰号疣猪(Warthog)。

注2: 四管或六管神机炮, Nordenfeldt Gun, 为瑞典人Heldge Palmcrantz在1880年代所发明。 是由多根枪管平行排列, 用手转动一个把手, 各个枪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 Thorsten Nordefeldt出资帮助量产及推销, 因此用他的名字称之。 后来也被马克西姆机枪所代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