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兰之交 |
释义 | 结谊是一种人际关系,又称上契、认干亲、结干亲、拜干亲,“谊”是指情谊,“契”是指契约,是两个或以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为一种拟亲属的关系,称为谊亲,又称契亲、干亲,俗称干字辈,彼此以亲情维系,可以是长辈和幼辈,也可以是同辈。通常友上加亲,亦友亦亲,关系比一般的远亲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辈的结谊又称结拜、结义、换帖。 基本资料成语词条: 金兰之交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所以金兰之交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 成语发音: jīn lán zhī jiāo 成语释疑: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成语出处: 《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近义词:金兰之友、金兰契 、生死之交、患难之交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指友谊很深 示例 郭沫若《战声集·人类进化的驿程》:“这样金兰之交我们是否已经缔订?” 反义词: 一面之交、对头冤家。 来源兰花被称为君子之花,其香被喻为王者之香。兰花这古已有之的香祖地位,使得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比较神圣的事情与兰沾上一些边,比如说“金兰之交”。 金兰说法来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这个说法大概来自于:《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朋友交情深厚,后来,根据这些个典故,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契若金兰)。以前的规矩,义结金兰后,要交换谱贴,叫金兰谱或叫兰谱,因此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换贴”,也是两个人拜把子结金兰的意思。 按照习惯,结拜的时候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日、时辰、籍贯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兰谱》,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比如武侠小说经常看见的“黄天在上,今日某某和某某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的。 姐妹盟古时流传有凑齐七位姐妹在月下义结金兰的习俗,据说这天夜里结盟的姐妹会友谊长久。 金兰之盟同性恋不仅是男性之间的事,只不过是男性表现的公开化罢了。但清代女子同性恋团体则在广东广州、福建惠安一带出现。张心泰《粤游小志》记载:广州女子盛行结盟结拜姐妹,名曰“金兰会”。女子一出嫁后即回娘家,甚至出嫁后从未与丈夫同居过,她们一定要等到结盟姐妹都出嫁时才各自返回自己的夫家。以后“金兰会”逐步发展为两女同居,其中必有一女以丈夫自居。互相情深而意笃,甚至终身不嫁。 相关诗词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相关成语点头之交金石之交八拜之交契合金兰 半面之交布衣之交杵臼之交泛泛之交 管鲍之交患难之交纪群之交义结金兰 金兰之契君子之交臼杵之交莫逆之交 契若金兰失之交臂刎颈之交忘年之交 心腹之交一人之交一面之交道义之交 尔汝之交金兰之交金兰之友贫贱之交 义结金兰生死之交市道之交乌集之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