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黄鼠耳蝠 |
释义 | 黄金蝙蝠正式名称为“金黄鼠耳蝠”,一般民众以其金黄色的体毛,通称为黄金蝙蝠,目前已知全球最大的族群在台湾,其中又以云林县最多,而北港镇与水林乡即占了一半,两乡镇可说是黄金蝙蝠的故乡。黄金蝙蝠每年3至4月会回到云林、4月底开始繁殖育幼,整个族群于7月陆续飞离云林,因此目前统计数量可说是最为准确,至于数量逐年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栖息地被破坏,以及农药过度使用所致。 中文学名:金黄鼠耳蝠 界:动物界 纲:哺乳纲 目:翼手目 科:蝙蝠科 属:鼠耳蝠属 金黄鼠耳蝠 Myotis formosus flavus 英名: 形态特征: 前臂长约 4.5~5.5公分,头躯干长 5 ~6.4 公分,尾长约4.6 ~ 5.1公分,尾末端突出股间膜外。全身金黄色的体毛,飞膜暗褐色淡颜色较渡濑氏鼠耳蝠来的淡,指间膜为橙黄色,对比明显。鼻部单纯;耳壳椭圆形,耳珠长而尖细。仅拇指有爪。 生态习性: 本种为台湾特有亚种。夜行性,以昆虫为食。五至七月为繁殖期,一胎一仔。 分布状况: 目前于新竹、苗栗、台中市、彰化、云林、嘉义、台南、台东等地区山有发现记录。 金黄鼠耳蝠与渡濑氏鼠耳蝠 金黄鼠耳蝠原本和渡濑氏鼠耳蝠被认为视同一种的蝙蝠。但金黄鼠耳蝠全身披著金色的毛,渡濑氏则是红棕色的毛;此外,金黄鼠耳蝠耳朵边缘、鼻头、脚等处不像渡濑氏鼠耳蝠,有框著黑边,更重要的是在分类上最重要的头骨和齿式不一样,因此学者将金黄鼠耳蝠另立为新的种! 云嘉一带的民众都称金黄鼠耳蝠为「黄金蝙蝠」或「倒吊铃」。根据研究指出,金黄鼠耳蝠以昆虫为食,包含了鞘翅目(像是瓢虫、金龟子等)、双翅目(像是蚊子、苍蝇等)还有鳞翅目(像是晚上出来的蛾)等的昆虫,许多都是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业损失的害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