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海柳 |
释义 | 金海柳又名金珊瑚,通常生长在水深10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达5—6米。形如陆地上丝柳,故有海柳之称。它以吸盘与海衣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金海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鞣酸、水杨酸,能起收敛杀菌作用,同时也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的妙药,鲜海柳叶还可治疗高血压。 金海柳——学名金珊瑚,是一种寿命可延续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因其长成树枝状,枝条纤美,质地柔韧,外形类似于陆地上的柳树,故获名海柳。虽形似树木,但经海洋科学研究海柳实属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类,系珊瑚科的一种。金海柳质地坚韧,水浸不腐,火焚难损,富有光泽。金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皆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达3-4米。 金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金海柳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