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狗尾草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金狗尾草 拉丁学名:Setaria glauca (L.)Beauv.Panicum glaucum L.Setaria lutescens(Weig.)F.T.Hubb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禾本科 属:狗尾草属 发生与危害:一年生草本。花果期6~10月份。种子繁殖。生于旱作地、田边、路旁和荒芜的园地及荒野,为秋熟旱作地的常见杂草,在果、桑、茶园危害较重。 生境: 生于路旁、荒地、山坡上。 形态特征幼苗第1叶线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第2~5叶为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黄绿色,基部具长毛,叶鞘无毛。成株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20~90厘米。叶片线形,长5~40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钝圆,通常两面无毛或仅于腹面基部疏被长柔毛。叶鞘无毛,下部者压扁具脊,上部者圆柱状。花和子实圆锥花序紧缩,圆柱状,主轴被微柔毛。刚毛稍粗糙,金黄色或稍带褐色。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尖,通常在一簇中仅一个发育。颖果宽卵形,暗灰色或灰绿色。脐明显,近圆形,褐黄色。腹面扁平。胚椭圆形,色与颖果同。 地理分布北京见于丰台区南苑、海淀区西苑、门头沟区百花山。分布于全国各省、区。 用途良等饲用禾草,为马、牛、羊所喜食。常见杂草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