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
释义 | 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始于明代,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主要分布于高要市金渡镇、莲塘镇、蚬岗镇、白土镇等地。编织工序一般分为晒黄草、拣草、舂草、染色、编织五道工序,产品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实用性强,表面光滑,似有蜡光,纯植物环保材料,拉力强,不容易断,冬暖夏凉,对人的健康很有帮助。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国家曾把花席作特色礼品馈赠外国友人。 中文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遗产级别: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粤府〔2009〕112号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 历史渊源金渡花席编织工艺主要分布于高要市金渡镇、莲塘镇、蚬岗镇、白土镇等地。据《岭南杂记》记载,编织花席的蒲草有“赛龙须”之美誉。高要种植的蒲草细长、光洁、柔韧,以金渡、白土出产的为上品,而编织则以细密无接草者为佳。金渡花席历史悠久。据记载,15-16世纪的明朝中叶蒲草“芏”从福建省传入金渡镇,从那时起金渡镇及宋隆河流域一带的妇女就开始编织草席。由于席面平滑,人们把它作为床上用品,产品一上市,就得到四邻八乡的群众喜爱。在清代文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对金渡花席编织技术的描述,那时的花席已名声在外。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花席有了较大发展。民国《高要县志》记载:“最盛时每年出口150余万元,手工业之大莫与伦比。”昔日的金渡花席是肇庆大宗外销的经济特产之一,一直远销国内外。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各国时,曾把花席作特色礼品馈赠外国友人。而在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际,高要县人民政府曾把花席送去北京展览,金渡花席轰动全中国。当时的花席,还在中国手工业艺术评比会上获得过红旗及实物奖。最让织席人骄傲的是,每年都有许多外国友人专程前往高要参观花席的制作,并挑上几张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 技艺特点编织花席的器具有:舂柱、坚硬的石块、染料、滑石等。 编织工序一般分为五道。第一道是晒黄草,在农历九、十月间晒草,七至八天可晒黄。第二道是拣草,即按粗细不同分别开来。第三道是舂草,蒲草身圆有暗节,只有舂扁才能编织。传统方法是用一根重达数十斤的结实木舂将草舂平,后多改为机器操作。第四道是染色。分红、绿、金黄和黑色四种,将水烧开后下染料,然后放入草浸色,晒干后方可利用。第五道是编织,开始时织成一个45度角的直三角,然后顺着斜边向上编织。在编织过程中,常用滑石压住席子,目的是进一步将草压扁,同时将席面打磨出光泽,称之为石路。 传承情况由于各种原因,金渡镇花席编织逐渐衰落。据2009年统计,金渡镇花席编织主要分布在西头、水边、榄塘等村,总人数剩下不到150人。在这些人当中,60%以上年过七旬,40至70岁之间年龄大多偏高。而30至40岁的基本是一些在家带小孩的妇女,她们只是为了打发空闲时间才织。除了人们青睐竹席等用品外,主要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都进厂务工去了;二是用于织席的蒲草种植量越来越少。 金渡花席历史悠久,既是日常的床上用品,又是传统工艺的精品,更是肇庆著名土特产。它在历史上有过深远的影响,反映了高要人民长期以来生活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为了使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得以传承,高要市人民政府已在蒲草种植开发、培训人才和引进机械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力求在不失传统工艺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工艺,编织出新款花席。 产品特点金渡花席是金渡镇以及宋隆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用“芏”编织成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实用性强,有吉祥如意图案的花席。花席光滑,似有蜡光,纯植物环保材料,拉力强,不容易断,冬暖夏凉,对人的健康很有帮助。花席美观实用,是上乘的床上用品,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草席以用途划分,有睡席、枕席、沙发席、包席;花席颜色主要有红、黄、篮、绿等颜色组成,花款繁多,有蝴蝶、花鸟、连环扣、二龙争珠、双凤朝阳、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图案以及文字组成,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工艺画屏。除了草席编织外,还有利用水草编织成美观实用的“草篮”、“草帽”以及藤草结合编织的各式各样的“洋篮”等装饰工艺品。 相关传说传说金渡镇子楼村一席铺老板,在西江河运青席到南海、顺德、佛山、广州一带出售,船行至沙浦桃溪河段,突然江面风急浪高,船被大风吹翻,青席掉进江里,老板见状,只好把浮在水中的青席捞上江边沙滩晾晒,经二天晾晒后,青席在阳光的作用下,由青色变为腊黄色,金光闪闪,非常漂亮。老板觉得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他照着这个方法创新,编出了黄色的席,黄色席一上市,当即被抢购一空。他的方法被村民发现了,没多久此法散播到全镇。到了十九世纪末,金渡村一村民钟淮青的祖父长期在外轮船上打工,听说村民想把青席变成花席而苦于没颜料,于是他在外国买回“洋红”、“洋绿”两色颜料,把芏染成红绿两色,再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有花篮、“喜喜”等文字和鲜花图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