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唇兰 |
释义 | 植物名称中文名:金唇兰 别名:台湾黄唇兰(台湾植物志),金蝉兰(台湾兰) 拉丁名:Chrysoglossum ornatum Bl. 海 拔:700-1700 命名来源:[bijdr. 7: 338. 1825] 中国植物志:18:330 属中文名:金唇兰属 属拉丁名:Chrysoglossum 亚族中文名:吻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Collabiinae Schltr. 族中文名:树兰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1-2厘米,近圆柱形,长约5厘米,具1个节,被鞘。叶纸质,长椭圆形,长20-34厘米,宽4.5-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并下延为长达10厘米的柄,具5条脉,两面无毛。花葶长达50厘米,无毛,被4-5枚鞘;总状花序疏生约1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比花梗和子房短,长1-1.3厘米,先端渐尖;花绿色带红棕色斑点;中萼片长圆形,长1.2-1.4厘米,宽3毫米,先端稍钝,具5条脉;侧萼片镰刀状长圆形,长1.1-1.3厘米,宽3.5毫米,先端稍钝,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约2毫米;花瓣相似于侧萼片而较宽;唇瓣白色带紫色斑点,长8-10毫米,基部两侧具小耳并伸入萼囊内,3裂;侧裂片直立,卵状三角形,先端圆形;中裂片近圆形,凹陷;唇盘上具3条褶片,中央1条较短;蕊柱白色,长6-8毫米,基部扩大,具长约3毫米的蕊柱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两侧各具1枚倒齿状的臂。花期4-6月。 分布及生境产台湾(台北、南投、高雄等地)和云南(勐腊、勐海、临沧、景东、泸水一带) 。 生于海拔700—1700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柬埔寨、越 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太平洋一些岛屿。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 亚(爪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