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川乡
释义

金川乡面积为52平方公里,共有12个村民委员会,67个自然村,8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179户11498人,现有劳动力6713人。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1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330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60万元,第三产业340万元,三产之比为56.4:35.4:9.2,农民人均纯收入1874.5元,财政收入42.5万元,外出务工2504人,劳务输出收入达510万元。2000年开始税费改革后,人均负担从税改前的61.6元降至1.9元。

中文名称:金川乡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华东

政府驻地:距县城62公里,西邻杞梓里镇

地理位置:安徽省

面积:52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3179户11498人

特产:山核桃,山茱萸,顶谷大方,菊花

1.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金川乡

概况

全乡总面积19.1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15821。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98万元,农业总产值3150万元,工业总产值450万元,财政收入万元244万元,人均收入4186元。乡政府驻叶庄村,邮编:325213。辖24个行政村(叶庄、金岩头、茶石、雪尖山下、丰门、下坑浃、陈山、岩下、平齐、金星、分水岩、对坑、山儿头、大路前、林下、小林源、吴源、杜山、李东、英山、木坑、林胜、朱元、东川)。

工农业

发展效益农业,开发稻鱼共生系统,建立稻田养鱼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引进温莪术等药材种植技术,逐步增加种植种类,形成一定种植规模。大力扶持防暴电子器械生产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逐步使其走出传统的生产模式,引导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使其成为该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536万元完成雪尖山下等村10村总计18公里的水泥路面建设,全面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的“双百”目标。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三面光渠道,修缮病险水库,修筑防洪堤,实施林胜、东川等村的防洪堤建设工程。投入155万元启动和推进林胜等4村“千百工程”建设,林下和大路前两村顺利通过验收。投入30多万元建成金星等两村自来水工程,解决了2000多村民的吃水难问题。大沙小区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完成茶石村16亩宅基地复垦工作。对5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整治。乡政府宿舍楼拆建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文教体卫

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和送电影到村活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重视教育事业,修建乡学校食堂,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各健身点建设,建成2个全民健身点,丰富了村民群众体育活动的项目,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加强乡村医疗设施建设,投入3万多元对乡卫生院进行了装修,稳妥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权上划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乡参合人数达7073人,参合率达44.9%,超额完成市定任务。

社会各项事业

全力搞好扶贫救济工作,共落实“一帮一”对象62户,落实低保对象147户304人,发放低保补助金20.5万元,发放救灾款25万元,慰问金4万元。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初步扭转被动落后局面。深化“平安金川”建设,坚持“严打”方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全乡政治社会保持稳定。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森林防火的治理力度,认真做好抗台救灾、山体滑坡点整治、禽流感防控等工作。严格坚持质量控制标准,把“两员”培训作为重点抓好抓实,切实做好农业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深化殡葬改革,加快移风易俗步伐,禁止出大殡,狠刹青山白化回潮之风。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为部队选送6名优质兵员。

党建

全乡共有党支部27个,党员472人,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显著。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2名,发展党员23名,预备党员转正42名。完成山林、林下、李东、平齐、吴源、大路前、小林元等7村办公场所建设并都通过验收,使村级组织有个稳定的活动场所。

2.安徽省歙县金川乡

简介

金川乡面积为52平方公里,共有12个村民委员会,67个自然村,8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179户11498人,现有劳动力6713人。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1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330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60万元,第三产业340万元,三产之比为56.4:35.4:9.2,农民人均纯收入1874.5元,财政收入42.5万元,外出务工2504人,劳务输出收入达510万元。2000年开始税费改革后,人均负担从税改前的61.6元降至1.9元。

金川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2公里,西邻杞梓里镇,北与三阳乡、竹铺乡相连,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毗连。最高峰搁船尖海拔1477米,为该县第二高峰,境内平均海拔883.5米,是歙县平均海 拔最高的乡。全乡有耕地面积87公顷,水田65公顷,旱地22公顷,茶园、经果林973公顷;山场面积3800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粮食、油料、茶叶和菊花。主要特产有山核桃、山茱萸、顶谷大方、菊花等。

资源环境

旅游资源 搁船尖位于歙县金川乡境内,与浙江省临安、淳安两县交界,拥有中国最神秘的高山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总舵遗址。景区内有奇峰天成、古木如画、群门向天、清流如歌,古有“若以泉水比高下,应是东南第一山”的美誉。天然石长城气贯如虹,蜿蜒近百公里,三十六道天门坎峭壁出世,气势磅礴,如石壕木堡遍布,“高山布满天门阵”,依稀可见古山寨战场当年的硝烟;几十条流岩飞瀑,宛如龙出升天,四季水势不减,堪称风水宝地。民间称为六甲灵山,有三十六道天门坎,四十八塘(村)。这里的石门完全天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

社会民生

金川现有中学一所,小学12所,普及9年义务教育,投资50万元新建的金川中心学校将于9月1日交付使用。2001年争取上级资金18万元,动工扩建了金川卫生院,大大改善卫生医疗条件。2003年8月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乡共有2270户6871人参保,分别占71.6%和62.6%。至今已有72人得到大病补助4.61548万元。

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前进,科学进步的婚育新风已成为新的时尚,育龄夫妇享有生殖健康服务,连续三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67人,政策符合达95.1%,半年查中位于全县第17名。

工业主要有乡联办的金川电线厂,1997年走出山门,搬迁入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站稳脚跟,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并于2001年成功注册了“贝力”商标。目前该厂有16人,2003年实现产值400万元,利税11万元。查坑村个体玻璃拉丝织布厂经过内涵改造与市场拓展,产品产销两旺,效益大幅上升,实现产值152万元,利税15万元。金川乡是地质灾害多发乡,尤以皂川自然村为重,列省重点地质灾害点,该自然村有273户938人,村落处于极不稳定的松散土石体上,且近年来滑坡发育速度加快,必须采取避让措施,举村搬迁。根据皂川灾情,县委、县政府成立县防治地质灾害领导组,采取险区防范,转移安置措施,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从99年至今,县乡对受灾户采取投亲靠友、就近分散安置及集体安置相结合的办法,予以妥善安置转移,共集中安置在新民村105户406人,安置在金鹏山51户181人,分散安置34户86人。尚有90户继续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政策扶持、政府补助”的原则进行安置。2003年6月14日,县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皂川移民问题,全力加速灾民迁移安置进度。

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金川乡

简介

金川乡位于同江市城区东北115公里处,西、北与临江镇、八岔赫哲族乡接壤,南与鸭绿河农场毗邻,东与银川乡交界。全乡辖5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现有1132户、3264人,金川乡政府位于金江村。全乡总控制面积3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0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大豆、玉米和水稻。

乡村基本情况 金川乡辖金珠村、金江村、金山村、金华村、金河村5个行政村;辖金珠屯、金辉屯、金川屯、前金江屯、金江屯、五间房屯,金山屯、金华屯、金河屯9个自然屯。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川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临江灌区金川区域、土地整理和鸭绿河堤防等项目的实施。乡内主街实现路面硬化和两侧绿化,商服建筑整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条件便利。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普及率100%,家用电脑成为新成立家庭必备设备,家用轿车拥有率逐年提高。所辖行政村已经完成通村白色路面建设,乡村道路平坦、宽敞,常年设专人养护。公用建筑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村级卫生所、防疫站、计生服务部门齐全。房屋砖瓦化率逐年提高,有65%的村吃自来水,90%以上农户可收看有线电视节目。

经济状况 金川乡所辖区域原为松花江在同江境内泄洪区的一部分,1978年行政建制后,国家投入资金进行农业开发。1984年遭受受松花江洪灾,随后连续多年内涝,受农业生产效益、生产技术、粮食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缓慢。2004年以来,得益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农民收入提高较快。2010年全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838元,农业总产值实现7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260元。

农业生产:截止2010年末,全乡现有耕地面积20万亩,其中玉米6.1万亩、水稻3.9万亩、大豆8万亩、薯类杂粮2万亩。

畜牧业生产:全乡现有肉牛存栏5500头、羊存栏8900只、生猪存栏8400头、家禽 11万只。

新农村建设情况

1、教育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及设备俱全。师资队伍全面优化,教师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全乡教师本科学历达100%。

2、人居条件持续改善。实施贫困群众泥草房改造工程,新建节能房屋15栋2000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地热等节能环保设备、工艺进入农村百姓家庭,农民群众的居住标准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全面改善。

3、卫生、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加强乡卫生院建设,整合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基本能做到小病不出乡。完善村级医务体系建设,规范建设村医务室7处,确保农民群众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乡具有有初级医士资格医务人员11人。连续三年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100%。建设完成300平米乡级文化站1处和村级文化阅览室3处,极大地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4、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随着国家惠农、支农力度的加大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农民购置农机的热情逐高涨,全乡现有小型四轮配套农机具1100台套、654等大型农机具70台套、联合收割机80台。

经济规划

金川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大幅增加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壮大绿色养殖业。充分挖掘林草优势,把肉牛、山羊作为主攻方向,真正把畜牧业发展成全乡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以生产机械化、管理规范化、技术科学化为方向,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科普下乡等活动,加大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技能,市场意识和农产品加工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需招商引资项目

依托商品粮资源优势和粮食加工能力不足的实际,拟招引客商通过资金入股或承包经营等方式,开发建设金江村粮食烘干塔、金江村水稻精加工厂。依托境内地域广阔、水草丰富的优势,拟建设金河村淡水鱼养殖场、金珠村肉牛养殖基地、金华村山羊养殖场。

4.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金川乡

紫阳县金川位于紫阳县城西北部,乡政府驻地白马石,是汉水之滨的一个美丽古镇。金川乡东邻双安,南连焕古,北至汉王,西通汉阴,辖6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7715人,面积69.72平方千米。

金川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此地是新石器时期和秦、汉、南北朝遗址,白马石为宁都故县址。这里地势开阔,山灵水秀,“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悠悠汉水,烟波浩淼,沙坪河如一条绿色丝绦独劈幽静,在葱茏和宁静中绝妙地演绎着陕南九寨沟的神韵。这里地杰人灵,龙王潭传统土陶工艺制作远近闻名,生产出来的土陶生活用品上个世纪80年代前曾远销武汉,成为沿江数十县区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2000年,《人民日报》曾刊登学者陈良学的散文《烟波江上白马石》,金川乡遂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进入新的世纪,金川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着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金川,立足乡情,致力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桑、烟、畜”为主,“菇、耳、药”为辅的乡域特色产业格局;农村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境内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金五路拓宽硬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境内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畅通,集镇功能完善,为外来投资人士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5.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金川乡

历史沿革

金川乡位于永康县东部,乡人民政府驻地坑口,离县城19公里,总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清代属义和乡,1941年称华麓乡,1946年华麓乡和益新乡合并称华益乡。解放初称金川乡。1956年桥头乡的大江畈村重新划入,乡名不变,1958年称金川管理区,1961年称金川公社,1983年改称金川乡。于1992年4月并入古山镇。

行政辖村

辖林下、林胜、木坑、分水岩、英山、东川、叶庄、吴元、李东、朱元、小林元、大路前、对坑、杜山、山林、金星、金岩头、岩下、平齐、陈山、荣石、丰门、雪尖山下、下坑甲24个村委会。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379

男 3337

女 3042

家庭户户数 2000

家庭户总人口(总) 6310

家庭户男 3283

家庭户女 3027

0-14岁(总) 1445

0-14岁男 789

0-14岁女 656

15-64岁(总) 3833

15-64岁男 1986

15-64岁女 1847

65岁及以上(总) 1101

65岁及以上男 562

65岁及以上女 53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26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6: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