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界首四中
释义

界首四中

一、学校现状

1.基本介绍:

界首四中是1978年在原界首县教育局招待所基础上兴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办校伊始,条件较为简陋,规模也小。当时仅有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7人,教职工24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四中突飞猛进,面貌一新。学校现保持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00多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8%。现任校长为任朝斌,副校长为李新华,刘亚陆。有三栋教学楼、两栋办公实验楼,初具规模。已做到教学现代化,操场、道路水泥化、厕所水冲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普九”达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深受社会的好评。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先进中学生团校、阜阳市文明学校、阜阳市电教二类达标学校、界首市文明单位、界首市示范初中、界首市综合治理红旗单位、界首市体育达标学校、阜阳市示范高中等。在省地市举行的各项教育教学竞赛中,四中都分别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四中人才辈出,为国家及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易及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前中国通联)的创始人:王坤;现担任中国维权万里行周刊(中国正点网)特约记者、安徽论坛联盟名誉副会长、中国社区网络电视台特约通讯员等。四中现被社会公认为是一枝盛开在皖西北教育园地的奇葩。学校始终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大力加强业务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会、研讨会和交流会,到名校参观学习;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作专题报告,开阔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2.地址位置:

四中现位于界首市中原路,毗邻界首一中,拥有校园宽带网、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电教设备达国家一类标准。教学楼、实验楼、图文信息中心楼等鳞次栉比;篮球、操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文化长廊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整洁。

3.学校理念:

进校就进班,进班就学习。

4.学校不足点:

1、地皮少,操场小,“三区”未能彻底分开。学校占地面积15860㎡,建筑面积3650㎡。而操场仅有1300㎡。生活区面积略大。

2、班额大,平均每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

二、五年建设发展规划(到2012年达到目标)

1.校园建设及班级设置

1、教学区维持现状,生活区经改造压缩面积,平房变楼房,拓展操场,扩大活动区。实行“三区”分开。

2、今后学校保持30个教学班,每班保持48人左右,最多不得突破50人。每年级10个班。在校学生保持在1450人左右。

2.校舍

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不低于10m2。生均宿舍面积(按住校生计算)不低于4.5m2。

2、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3间。学校有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电子音像室、广播室、团(队)活动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综合档案室等。

学校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或探究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80m2。实验室的功能、面积、间数、环境要求等执行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办公用房:学校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学校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学生宿舍、教职工休息室。

3.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1、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不低于6m2。生均绿化面积不低于1m2。

2、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100米)

4.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进一步完善学校校园网。

5.图书

学校要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图书。生均藏书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6.教职工配备

按国家编制标准和教师任职资格规定配备教职工,无临时聘用人员。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新补充教师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合理。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的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7.学校管理

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学校按规模内设贫乏教学、后勤等工作机构。设学科组、年级组。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规定明确。

3、学校建立健全行政议事制度,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

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大事项等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校长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和学校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要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符合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

4、学校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年级组、学科组、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室、视听教室、卫生室、档案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等都要有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5、学校按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聘用教师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奖励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教职工。

6、学校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保护师生的合法权利。

教职工应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有关教育教学活动。

7、学校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学效益。

8、学校建立健全对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9、学校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财务室、档案室、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有专人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学校夜间要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要安排专人值班、护校。

学校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初中学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

学校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组织学生定期体检。

10、学校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实行常态编班,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学校规范学籍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配备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学生流失情况报告制度和动员流失学生复学责任制度。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教育教学

1、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学校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学要求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

学校使用经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

学校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4、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德育课程和专题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学校在显著位置设置国旗旗杆,国旗使用符合《国旗法》规定。学校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5、学校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法规。

学校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艺术(音乐、美术)课,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其他学科应发挥各自的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有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6、学校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适当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和有关的生产劳动。

7、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科技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

8、学校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当地青少年宫、科技馆(站)、文化馆(站)、图书馆(室),校外劳动基地、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加强对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及校外活动应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9、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家庭和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10、每个教学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协助各科任教师共同教书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主动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学校要建立和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家访,每学年到每个学生家庭访问或和家长联系不少于1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共商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

学校组织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

11、学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课程标准和《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学生在校期间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2、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及互相听课、评课。积极探索网络教研,鼓励教研形式多样化。

13、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培植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14、学校追求卓越,争创一流。静心、专注、自主、善思,打造品牌教育;和谐、慈爱、启智、求真,铸就管理名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