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界首村 |
释义 | 界首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邵宅乡境内,距县城8.7公里。为新安江移民村。1992年有104户,363人。界首村原在遂安县城东北。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邵宅乡界首村历史沿革据《光绪二十年汝南括仓周氏宗谱》记载,北宋中期,周氏八世祖池公迁界首桂林里居住。至今约有1000年的历史。1958年有202户、715人,耕地1800亩,大小水塘108处,水田324亩,山42000亩,在遂安县为富裕村之一。古代村中重公德,奖学励农。村民勤耕好学,文人辈出,为官者众多。 界首村为兴建新安江水库,界首人献出家园,离乡背井,举村大迁移,从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界首村民经受后靠、返回、外迁、再返回、再外迁5次大迁移,历经7个年头。1958年10月28日,遂安县撤销建制,与淳安县合并。1959年2月,全县掀起移民高潮。4月27日,全村人都在混乱忙碌之中,把一捆捆的家具往汽车上搬。后靠在离界首45公里的云林村。云林村自从来了界首人,人口多了一倍。新老社员矛盾增加,吃不饱、住不好。界首人只有背起包袱回家,倒流回界首,又怕水淹,大家议定把新村建在鸡坑岭上,立即兴起拆老村建新村的热潮。 水电站大坝开始截流。库区水位迅速上升。1960年4月22日,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半夜里水淹村中。逃命上后山,政府决定动员他们外迁金华。1960年5月上旬,全村又迁至金华的石坑、旺新周、杨梅垄,后进八一农场当工人,吃食堂、领工资,不久粮食紧,农场把界首人解雇,划些田地,要界首人独家核算,自做自吃。当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群众生活艰难,加上这个农场靠山,接二连三发生界首的小孩被狼咬死。因此,有的偷偷去投亲,有的倒流回淳安。1962年春节,留在金华杨梅垄的只有22户。 移民倒流库区后,傍岸搭棚居住,靠占地种粮和毁林种粮维持生活。家家户户缺粮缺油,靠野菜充饥。自1962年开始,会计周小范多次向上级写报告,要求重新安置,但无答复。后请老师写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报告,寄人民日报社,转呈国务院,经逐级批转至金华专署,才派人专程驱艇登上界首岛,调查实情。1964年大队推选8位代表,赴中共金华地委请示,经过13天协商,终于得到答复,迁往武义白花山一带。即今村区。界首人一连派出七批代表来武义参观,第八次是来验收分配房屋的。从1964年12月开始第五次大迁移。村里决定将最后一个人进村那天,农历十二月初六(1965年1月8日)为移民节。延至现在每年移民节全村人就象过清明、端午、重阳传统节日一样,蒸糕来纪念。 1965年1月界首村移到此地的有90户。因田亩不够,将童、余两姓28户迁到双联村。只留62户、272人,以周姓为主,还有户数不多的胡、唐、程、严等姓。其余90户散落在三省(浙江、江西、安徽)20多个县,60多个村。留在金华杨梅垄的现在单独成一村,村名也叫界首村。 界首村移到武义县,居住在邵宅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制,属邵宅乡。村名仍用界首。东南靠田,西邻下厅前村,北依马坎头山。在村东南有408亩水稻田,连片划给界首村耕种,还有地26亩,山510亩,村庄建在马坎头小山坡上,一排排泥墙平房瓦屋,由国家移民办公室统一建造,每户房子前面有一小块空基,界首人勤劳朴实,定居后就在屋前屋后植树,现已树粗叶茂。开始无柴烧,去邻村山上砍树,引起磨擦,也曾发生争水之事。1978年政府拨款在仰天饭甄建造东湖水库,正常库容460万立方米,保证旱季用水。何村、下邵村先后向界首村无条件赠送柴山100亩,田地山水都齐全,界首人开始安居乐业了。 1981年10月,村干部讨论,要使村民出勤又出力,必须把田分到户,按田亩包产上交集体,多余归个人,这个办法决定以后就悄悄把全村的田每丘丈量并绘制一幅全村地图,按图划片,把田全部按人口分到户耕种,第二年全村统计增产粮食8万公斤。村民高兴,但有的县领导还要批评,认为这是思相倒退,走老路。1982年9月,全县才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青年程祖高开始利用水塘试养珍珠,成功后他创办武义县第一所水产珍珠养殖业余学校,培养一批养蚌育珠技术人员,使武义各地掀起养珠热。界首村现有60户养珠户。程祖高看到当地水面已被利用,1987年把视线投向邻县,先在金华、义乌、龙游、兰溪等县创办珍珠养殖场,租塘养蚌育珠,现已成为金华市有名的珍珠王。界首村养珠户,1992年人均养珠收入1470元。养珠的人都兼养鱼,每亩水面鱼的收入还有300元。养珠户都学有一手养珠技术,每年3-8月到邻县帮养殖户插片,一师一徒一年可得工资3000-5000元。养蚌育珠已使界首人走上富裕道路。 界首人提出向黄泥山要钱。1978年开始种茶叶26亩,1982年种柑桔86亩,1986年种蜜梨60亩,1992年又种茶叶40亩,界首人用双手建成一片花果山,这些果园全部承包到户,向集体交承包款。多余全归承包者所有,承包户的收入比种粮收入要大得多。果树越长越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生产上去了,村民对生活享受要求也高了,1983年党支部书记黄新荣、村委主任周解金带领村民兴修机耕路。村民出劳力,集体出资金,建成村庄通往田畈的500米、通往王大路的1500米的机耕路。1988年投资4000元,把龙旋风刮倒的高压电杆换上新水泥电杆和新线。每户装自来水表、音箱广播。为了节约燃料,1983-1984年,全村建起64只沼气池,有60%农户用上沼气,每年有半年时间炊事不用木柴,当时号称界首是武义第一个沼气村。 1992年底,县能源办公室帮助设计一个《能源与住房综合示范村》规划,从农副业生产、技术培训、住房改建、能源利用、文化卫生设施等项目均作了规划,在原有基础上全面提高一步。按规划要求,由村委会主任周解朝负责举办养蚌育珠和水果栽培培训班。村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建7条水泥路;原有民房根据道路调整,不整齐的拆一点,建一点,翻修旧房,泥墙改砖墙,一层改两层或三层,根据规划要修建的有62户,现在已有43户动工,有的已建好一层。由村里统一改建的工程有下水道、水井加深、水塔加高。炊事能源以沼气为主,太阳能热水器为副,每家配一只太阳能热水器。村中心的大会堂、村北的小学、幼儿班要修理,增添教学设备。这个规划所需资金大部分由德国一个民间组织资助,村里出劳力和部分资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周火明,自1986年11月选任,工作积极,热心为人民服务,现正为实现《能源与住房综合示范村》规划而东奔西跑。他是武义县八、九次党代会代表,自1987年至1992年,年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党员。 丽水市松阳县赤寿乡村情概况界首村,古今县域之西北边陲。为松阳县与遂昌县交界、入松阳境内的头一个村,故名界首,又称界头、赤溪、清溪、佳溪。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20公里处,坐落万寿山风景区旁。辖上坞源畲族自然村,全村827口人,刘姓、张姓占绝大多数。始迁祖刘堡于明朝中叶迁居清溪即界首。高大的石拱门上楣分别横书“怀德古里”、“彭城旧家”、“松川锁钥”匾额,寓意:界首古村之前身称怀德里;刘氏祖先的发详地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界首是松古平原米粮川的西北大门,边陲要地。 文物古迹界首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有商周至唐宋时期古文化遗存和古窑址多处。村里的老街、牌坊、石拱门、宗祠、大禹宫、震东学校、古民居群都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村落的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 界首村一条幽静的古街,上通遂昌,下通古市、西屏,是我县古时的“官道、驿道”,即民间百姓及官府文武仕宦的必经之路。 旧时村头溪边建有官办桥渡及驿亭,据村上《张氏宗谱》载:南宋绍兴四年(1135),从界首到上坞源只一条简易木桥,名“官亭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改建阔桥,称“观音桥”。 村中,一座精美的刘邦诏公侧室陶氏的节孝牌坊。陶氏孝老慈幼,终至养老送终,抚孤成人。典雅的石牌坊足见古代对“百事孝为先”伦理道德的推崇。古牌坊与刘氏宗祠、禹王宫以及连续三座巍峨的古拱门,相挨相伴踞于村中心,树起了界首村古建筑独特的气派。 石牌坊旁建有清代刘氏宗祠,古祠大门两边设立两块方形立体“桅杆石斗”。巨形方石中心有圆洞,可插长数丈的木柱,柱头挂三角旌旗。“桅杆石斗”是古时一种“文化功名”的标志。 始建于明代的禹王宫,建筑风格独特。现存的禹王宫门厅为清代重建,禹王宫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门厅、头堂、游亭、正堂共四进,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令人惋惜的是,除门厅外,其余三进已于1996年被一场大火焚为灰烬。门厅前廊宽敞气派,木构雕刻精细,台门两旁置一对石雕抱鼓石,四条檐柱石质方形。石柱四副石刻楹联高度评价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寿麓他年传玉简,赤溪今日见黄龙”;“八年于外备尝辛苦勤王事,三过其门历尽风霜忘室家”;“四海清流皆圣泽,一溪赤水亦恩波”;“庙倚寿山山永奠,站环赤水水咸安”。禹王宫正堂中央塑大禹神像,戴九旒平天冠,着玄色日月衮袍,背后粉壁上绘有九把黑色斧头,含平“九流”艰辛之义。旧时界首祭禹,都在正月十二至十七日。古亭台阁,狮舞龙腾,鼓乐齐鸣,场面十分热烈。到了正月初八,各户把灯送到禹王庙进行安排陈列。灯的名目繁多,如珠灯、龙灯、花灯、虎灯、马灯、宫灯、联匾灯等,密密麻麻,挂满宫中,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禹王神像座前八张大方桌上,摆满供品,这些都是精工细作的民间艺术,如用鱼翅作茅屋,以玉米作柱础,芝麻作瓦片,麦杆作亭柱,米粉作冬雪,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今,界首禹王庙会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一种民俗风情,民间文化现象,它仍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紧挨禹王宫,至村脚还保留着“震东女子两等小学堂”旧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明治师范,在日本参加同盟会的界首村人刘德怀,留学返国归里后,宣传新文化,提倡男女平等,要求妇女放缠足,进学堂。他聘请刘德元为校长,创办震东女子两等小学堂,是当时松阳第一所收女生的小学,开创了处州兴办女子学堂之先河。此举比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学堂章程》还早一年。民国政府为表彰办学,特赠“意存教养”匾一块,评价道:“查此堂规严肃,形式整齐,缠足者不许入学”。“全村解缠脚之幼女,移风易俗,煞费苦心,且该村八、九十户,综计入学者男女不下六、七十人,风气开通,实为处郡之冠。” 名人界首历来重教崇学,人才辈出。据《刘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代,单刘姓荣获举人、贡生、廪生的计有82人。其中明朝天顺年间刘王睿任福建省泉州知府。民国时刘思赞任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在现代,被评为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有20多人。如:重庆军医大学博士后导师刘为纹教授、重庆市劳模刘善清高级工程师、浙江医科院刘为经研究员、陕西铜川市工业局刘为宣高级工程师、美国匹茨堡大学哲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哲学系刘善诗教授、杭州大学地理系刘为纶教授等。 社会事业1997年,该村自筹资金68万元,在村头建成一座长170米的跨松阴溪双曲拱桥;近几年来,村两委着重下好“文物保护、基础设施、村务管理、村风文明、民主法制”五步棋,先后投资20多万元,对村内10余处古建筑进行修缮,并安排专人看管;先后安排资金,完成了环村公路、路灯安装、1000余米松阴溪防洪大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村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全村房屋外墙白化;2004年,有关部门的援助,投资2万余元,建了一条健身路径,为村民提供晨晚练场地。今年10月,投资55万元破解地势高难题,从遂昌引入自来水。 荣誉称号界首村先后被评为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全省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