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M型超声心动图
释义

M型超声诊断仪(也称超声心动图仪)能将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运动情况显示出来,主要用于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探头固定地对着心脏的某部位,由于心脏规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各层组织和探头之间的距离也随之改变,在屏上将呈现出随心脏的搏动而上下摆动的一系列亮点,当扫描线从左到右匀速移动时,上下摆动的亮点便横向展开,呈现出心动周期中心脏各层组织结构的活动曲线,即M型超声心动图。

原理

原理:辉度调制型中加入慢扫描锯齿波,使光点自左向右缓慢扫描,形成心脏各层组织收缩及舒张的活动曲线。

心脏是一个大器官,超声一个切面观察的波群不可能反应整个心脏情况,因此常把超声检查分为若干个波群来观察。常见的波群有:

(1)心底波群(即四区):主要观察主动脉及左心房。

(2)二尖瓣波群(包括三区及二区):主要观察二尖瓣及左右室的活动情况。

(3)心室波群(一区)。

(4)三尖瓣波群。

(5)胸骨上窝心底血管波群。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

项目 正常值

左房内径 男26.77±2.96mm 女27.31±2.33 mm

左室内径 舒张末期 男49.10±9.80 mm 女43.30±4.20 mm

收缩末期 男28.60±5.20 mm 女28.80±5.40 mm

右房内径 男14.0(6.8~28.33)mm 女13.9(5.5~21.2)mm

左室流出道内径 男28.6±4.1 mm 女27.2±3.3 mm

右室流出道内径 男28.9±2.4 mm 女28.2±2.2 mm

主动脉根部内径 男27.1±2.6 mm 女26.2±1.9 mm

左室后壁厚度 收缩末期 男14.4±2.0 mm 女12.3±1.8 mm

舒张末期 男9.1±1.1 mm 女9.0±1.1 mm

室间隔厚度 男9.85±0.30 mm 女9.32±1.20 mm

右室壁厚度 男4.4±0.4 mm 女4.1±0.6 mm

左室后壁振幅 男12.0±1.6 mm 女10.8±1.4 mm

主动脉根部上升速度 男41.2±6.6mm/s 女34.4±8.9mm/s

主动脉根部下降速度 男72.0±6.7mm/s 女60.3±3.9mm/s

每搏做功指数 男47.2±4.7ml/m2 女45.3±4.8 ml/m2

均值46.5±4.87 ml/m2

射血分数 男68±4.8%(0.684±0.048)女68.8±4.5%(0.668±0.045)

均值68.5±4.7%(0.685±0.047)

二尖瓣口面积 4~6cm2

主动脉瓣口面积 2.5~3.5 cm2

三尖瓣口面积 ﹥10 cm2

肺动脉瓣口面积 2.5~3.5 cm2

继瑞典学者Edler 1955年提出M型超声心动图之后,我国学者自1962年开始进行此项研究,在世界上属于最早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国家之一,并曾作出过较大贡献。M型超声心动图在超声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以后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的出现,其应用价值相对减小。但应指出,M型超声心动图具有巨大的潜力,有些方面是其他显示方式不可替代的,应予以充分重视。

时相分辨力

二维超声虽然图像清晰,方位分辨极佳,能显示各个结构的形态、轮廓、走向、连续关系与活动状态,但由于每秒成像仅8~25帧,两帧间隔约40~125 ms,对感兴趣区的取样率甚低,故时相分辨力欠佳。而M型曲线检查时的声束方向不变,感兴趣区集中于一条线上,取样频率等于脉冲重复频率,每秒可达两千次以上,间期观察以个位数毫秒计,故时相分辨力极高,能区分心脏结构活动时相的微小差异。

观察心脏结构的活动轨迹

M型曲线的X轴与Y轴分别代表时间和距离,故由曲线的活动轨迹及其斜率能准确了解室壁与瓣膜的动态和速度,如①显示正常室间隔中下段收缩期向后,舒张期向前,与左室后壁呈逆向活动,有一定规律,②房室瓣与半月瓣的开放和关闭速度、活动幅度大小以及射血时间长短等项指标的测定。这些均系M型超声心动图的强项,非其他方法所能替代,故应予以重视,深入地进行研究。

实时计测心腔容量

由于M型曲线能清晰显示心内膜的位置与动态,准确计测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的大小,进而估计心腔容积,是临床上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随着声学定量(AQ)技术的出现,仪器能快速自动勾画心内膜边缘并测量其前后径的长度,实时计测心腔每一瞬间(包括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的容积,推算出每次心搏量与每分钟输出量,这对及时了解心功能变化有重要意义。

测量声学造影剂流线的速度

进行声学造影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可以看到代表血流内微气泡活动轨迹的流线,其斜率即微气泡的运行速度。有作者观察发现收缩期肺动脉瓣口微气泡的斜率与右室压力成正比;亦有证实气泡流线速度与红细胞后散射多普勒频移速度高度相关(r=0.98)。从理论上看,微气泡和红细胞在心血管腔内与血液系同步活动,由微气泡流线直接测得的血流速度,应比由快速傅立叶转换间接推算的血流速度更为可靠,故临床上可借助微气泡流线的斜率监测与矫正多普勒的测值。

显示瓣叶高速颤动

由于二维超声帧频在25次/s以下,不可能观察振动频率超过百次的二尖瓣高速颤动;而M型超声心动图对感兴趣区的扫描线数在2000条/s以上,瓣膜的每次振动可由10个左右的取样点进行显示,故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返流血液冲击二尖瓣前叶或因腱索断裂导致二尖瓣尖端游离而出现收缩期高速颤动时,M型曲线上能清晰地观察到此种速度极快、幅度大小不一的波纹,这对估计瓣膜病变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大的意义。

研究心音的产生机制

M型超声心动图可与心电图、心音图及心内压曲线同步显示,在探讨心音产生机制方面有重要作用。例如二尖瓣关闭(相当于二尖瓣曲线的C点)出现第一心音;主动脉瓣关闭(相当于主动脉瓣曲线的G点)产生第二心音,且心音的强弱与瓣叶关闭时其间的距离有密切关系;第三心音位于M型曲线E峰之后和脉冲多普勒E峰的峰尖,可能为舒张早期左房血流进入左室,冲击心壁所引起;第四心音与A峰同步,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主动排血、再次推起二尖瓣有关;而二尖瓣狭窄时的开瓣音恰当二尖瓣曲线的E峰,系因瓣叶由后侧迅速前移,形成气球样膨出,引起瓣叶振动所致。

心律失常者的M型曲线

二尖瓣M型曲线反映左房与左室间压力差的变化,由曲线的形态可以间接推断心律有无异常。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AC段上有一停滞的B点。第二与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A峰、E峰顺序错乱,分别出现于P波与T波之后。交界区心律时心率缓慢,E峰间距相等,但A峰则消失。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时E峰的间距各不相同,但心房扑动时E峰后出现的波动幅度较高,整个舒张期波动的数目较同期的心房扑动数目少一个;而心房颤动者E峰后的波动数目与幅度宽窄均无规律。

探讨多普勒频谱和M型曲线的关系

由于多普勒频谱和M型瓣膜曲线所代表的是同一血流所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故二尖瓣口多普勒频谱和二尖瓣M型曲线上的A峰与E峰的出现时间、方向、幅度和波形宽度非常相似;二尖瓣曲线DE斜率和多普勒E峰的血流速度、主动脉瓣曲线K点开放时的斜率和五腔图上主动脉口血流速度密切相关,这些均有内在联系。临床上借此可互相佐证,探讨多普 勒频谱和M型曲线的关系。在一些尚无多普勒仪器者,也可由M型超声心动图曲线的形态深入了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探测血液返流与分流

M型彩色多普勒上左室流出道的血流方向、起止时间及其与二尖瓣开放的时间关系,对判断有无主动脉瓣返流和室间隔缺损由右向左微量分流有重要价值。当主动脉瓣返流时在二尖瓣波群上可见彩色血流线在主动脉瓣关闭之后,二尖瓣开放之前,由室间隔处向下直指二尖瓣曲线的DF段,有时这种彩色血流能在二尖瓣前侧持续显现于舒张全期,流线方向是由左上向右下。而在室间隔缺损伴微量由右向左分流时,于等长舒张期在左室流出道出现少许彩色流线,时间短暂,止于E峰之前,流线方向也是由左上向右下。

M型组织多普勒曲线的临床意义

二维组织多普勒图像对显示室壁运动及心律失常兴奋点有所帮助,如能结合M型组织多普勒曲线进行观察,由于每秒取样扫描线大大增加,故能准确掌握室壁在心动周期的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与缓慢充盈期及心房收缩期等不同时相中的活动规律,了解心壁各层在收缩期跨壁速度梯度的差异;通过观察心肌运动的先后顺序而了解室性早搏患者心电活动的异常兴奋点,确定预激综合征患 者的心室预激区;在束支传导阻滞和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可以发现异常的心室去极化的位置及时间先后程序。这些资料对确定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起搏点的位置将有重要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