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截石位 |
释义 | 截石位,手术取位的一种方式。特点是病人仰卧,双腿放置于腿架上,将臀部移到床边,能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 方法传统的截石位摆置方法,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大腿,上肢外展位; 新式截石位摆置方法,将患者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固定于身体两侧,可避免上肢外展导致臂丛神经受损,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在小腿下垫中单,中单应先向腿内旋方向包裹,骶部垫上厚软垫高约10cm,使手术野充分暴露,方便操作,腰部悬空处薄软垫垫实,可减缓压力,防止腓总神经损伤和骶部皮肤破损。 详细信息截石位是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恰当的体位能充分显露手术区,便于手术操作。然而如果体位安置不当,或是术中管理不到位,则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截石位简介1.1截石位常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直肠手术、膀胱镜手术等手术中。具体安置方法是:病人仰卧,穿上腿套。然后将病人下移,使骶尾部略超出背板下缘,两腿放在搁腿架上。 1.2常见不良反应有 局部皮肤压伤、腓总神经损伤、静脉血栓。 1.3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3.1局部皮肤压伤 患者术前已经存在下肢的血液循环障碍;骨隆突处未加适当的衬垫;衬垫不平整及手术人员的压靠都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 1.3.2 静脉血栓 维持小腿血液循环的主要血管腘动脉、腘静脉位于腘窝处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所以腘窝长时间受压会引起小腿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或形成静脉血栓。引起腘窝过度受压的因素有:约束带过紧、或位置不当;膝关节弯曲度角度过小。 1.3.3 腓总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在腓骨颈绕过并穿过腓骨长肌达小腿前侧。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处距皮肤近且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此处如果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就会导致腓总神经的损伤。 2 截石位的护理2.1术前访视 除常规访视内容外,还应注意了解患者有无 影响摆截石位的骨关节疾病,有无下肢的静脉血栓、感觉或运动障碍、皮肤病变。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2.2术中体位安置及注意事项 2.2.1坐骨结节应超出背板下缘5-6cm同时在骶后垫一软垫。 2.2.2支腿架的高度应与大腿在仰卧曲髋时的高度相 等;支腿架的两个关节,即支架高低角度调节关节和腿托角度倾斜角度调节关节在摆好体位后要牢固固定。 2.2.3腿托应托在小腿处与小腿平行,在腿托上要加海绵衬垫,注意平整无皱褶,以防止皱褶导致局部组织压伤。 2.2.4大腿与躯干的纵轴应呈90~100°,此角度过小不利于腹部手术操作,过大则会加重腿托的负荷。 2.2.5大腿与小腿纵轴应呈90~100°角,此角过小会使腘窝受压,过大则不符合生理条件,还会加到小腿远端所受的力。 2.2.6双下肢之间的角度应为80~90°,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过大易导致腓骨小头压在腿托上;足部应尽量外展以防止腓骨小头与腿托紧密接触; 2.2.7使用约束带时,不要直接系在膝关节上,而应固定在小腿,并保持约束带平整,松紧适宜。 3 术中观察尽管术前体位安置正确,但在术中往往会由于术者或助手的推挤和按压以及支腿架固定不牢等原因使体位发生变化。因此术中应注意: 3.1提醒助手们注意站立的位置,不要将双手或身体压在患者的腿上; 3.2注意观察患者体位,一旦发生变化,要及时纠正; 3.3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皮肤温度; 4 术后访视 术后随访注意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功能。提醒患者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由于对术中采取截石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在围手术期采取了积极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杜绝了因体位护理不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4 名称起源 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在治疗膀胱结石时,患者取现在截石位这种体位后,医生从阴囊和肛门间横行切口进入膀胱取石,截石位是因为“切开取石”而来。这种方法一直延续2000多年,直到1720年才有人提出经腹部切口进入膀胱取石,而到19世纪,经腹部切口进入膀胱取石才成为经典切口。而这种体位仍然以“膀胱截石位”这一名称继续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