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接受与选择 |
释义 | 《接受与选择》《接受与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1621 2009年8月第一版 16开本 作者:唐震 定价:33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个体研究的一部专著,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对象关系的系统考察。 本书以人的对象性的历史的演变对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人性之根本、行为之端倪的探索,提出了“人是其对象之所是”的庄严命题,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个体的全方位的新视角。 本书认为,当个体刚刚诞生的时候,他在人的意义上从头到脚只是一个白板一样的东西,他仅仅具备了人的胚体,而没有人的内容;同样地,作为成年人,当他还没有接受某种对象的时候,他在这个方面也是一个白板。正因为这样,人实际上是在其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并壮大起来的。帮助个体成长并壮大的这个对象世界就是广义的自然界,它在动态的意义上表现为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动自然和虚拟自然等不同阶段的演进过程。对人而言,对象不同,发生改变的结果就会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个人设定了低级的对象,他就可能变成仅仅具有低级追求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是获得了片面的对象,他就可能成为一个片面的人。显然,只有历史地、全面地把握对象,人才是崇高的、完善的。 核心观点一、人是其对象之所是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规定,中西哲学都有许多注解,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接受与选择》一书,提出了一个新命题,这就是:人是其对象之所是。虽然此前许多人在自身生活实践中经常性地感受到了这个命题的存在,但是,把人的对象性的历史作为专门研究并在理论上比较深入地的、系统地加以分析和阐述,本书是一个尝试。 这一命题所揭示的含义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象是什么,人就会变成与这一对象所结成的关系的产物。这样一来,人如果与一个只具有感觉属性的对象结合,人就是感觉主体,人就会跟着感觉行动。比如,以食物为人生的主要对象,人就会循着他的胃觉的需要而不断地追求胃的满足感;以宗教主为对象,人就会不断地按照教主的意志行事。 第二、正因为人是按照对象塑造出来的,人的对象有多少,一个人身上的自我就会有多少。与恶的对象结合,人就会变成恶我,与善的对象结合,人就会显示善我。诸如人身上的“旧我”、“新我”、“感觉的我”、“理性的我”、“理想的我”、“片面的我”、“全面的我”、“超我”等等。人选择了与不同的对象相结合,人就会变成这样不同的“我”。 第三、既然人是对象性存在物,那么,任何人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对象。这就要求人们深思一个问题:你自己将以什么样姿态成为别人的对象?你希望为别人带来善?还是带来恶?带来美?还是带来丑?须知你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以你为对象的任何人。 第四、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如果对象(包括他人)不改变,自己想改变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但是,由于自己也是别人的对象,所以,自己这头热了之后,他人就会具备了被暖热的可能性。须知社会的进步中总有人先要跨出第一步的。自己冲破原有社会关系的制约,就是选择了新的对象,就是给他人以新生活的契机。如果说他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那么,你改变了自己,也就改变了社会关系,你也就改变了他人。 第五、一般的人都是以“有”为对象,但也有少数人还以“无”为对象。显然,以“无”为对象的人的人性具有超越性。因为他既追求了有,也追求了无,因而他追求了全部和所有,他追求了完善,他也就超越了一般人。 第六、人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正因为“人是其对象之所是”,所以,人的未来全赖于其所结成的对象。这样一来,与确定性对象结合,人的未来就是确定的,与不确定性对象结合,人的未来就充满了或然性;进一步讲,即使是确定性的对象,在其与人结成对象关系之前,它仍然属于不确定的对象,因此,从根本上讲,人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一点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充满或然性的特征是相吻合的。树立人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的观念,就是否定了命定论,就是明确了命运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个体意志,这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第七、人性具有渐进性、递增性和逐步完善的特征。过去对人的理解总是把人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在“人是其对象之所是”的观点看来,人实质上是被对象逐渐堆砌起来的、从渐变、成熟并逐渐走向完善的一个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所构成的序列: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接受某物而成为有局限的、阶段性的、但具有一定能动性的人——具有能动性的人进一步选择对象成为包含了此物属性的、比前一阶段更加完善的人——在新的选择下进一步接受新对象使其逐渐成为完人。在这里,人1——接受对象——人2——选择对象——人3——接受对象——人4——选择对象——人5——接受对象——人6......(数字代表一个人在渐变过程中的不同梯度)。在这里,对象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塑造下一阶段人性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要想改变自己,就必须寻求对对象的改变。 二、美是自由自在的劳动美是实现人类幸福指数的重要领域。如果一个人是幸福的,那他一定是美的。 但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几千年来莫衷一是,难以定论。我无意列举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众多观点,因为那些观点已经在现有的词典和年鉴中有所点评。我想说的是2009年度在《接受与选择》一书中发表的一个新的观点,它也许是距离美的本质最为接近的观点,这就是:美是自由自在的劳动。 本书对于美与劳动的关系给与了充分地关注,它进而揭示了创造美的劳动是具有二重性的劳动。 首先,所有创造美的劳动都是具体的劳动。个体在其与对象的对立与僵持中,需要劳动来解脱。只有劳动能把个体从对象关系中解放出来。由于个体所面临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个体的劳动形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从表面上看,个体的劳动过程是满足吃、穿、住、用的过程。它是那样地实在,那样地俗不可耐,不少人甚至诅咒是劳动使他变得辛苦起来。然而,劳动对于人,就象生命对于人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恩格斯说的好:“劳动改变了人本身”。如果没有劳动,也许世界上至今没有人类;如果没有劳动,人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丰富的生活。人们可以改变劳动的形式,但却不能取缔劳动本身。美就蕴藏在劳动的形式之中。 其次,所有创造美的劳动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 虽然每一种创造美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比如种植活动、建筑活动、舞蹈活动、歌唱活动、绘画活动等等,但是,这些具体形式的劳动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创造美的活动都是体现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活动,那种凡是体现了人类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劳动成果则被看成是美的东西。 最后,美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美的事物正因为是由劳动的自由自在性构成,美表现在任何事物之上时,这种事物都是劳动的结果的表现者或者直接是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现者。作为劳动的结果,作为这种劳动的自由自在性质的反映,自由自在性被镶嵌在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结果之中。比如生产劳动中的美,生产者按照自己的设想成功地制造出一件精确的产品,或者完成了一个成功的动作,这是他按照事物的必然性或者按照他自己高于必然性的设计使得劳动有了结果,这劳动是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个时候,美是劳动产品的一个附属物,它镶嵌在这产品之中,是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证明;作为人体美,美就是指那双纤手没有经过劳动工具的打磨、那张脸没有被寒风吹裂——那是悠闲的、超越劳动束缚的、丰润的肌体;作为直接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现者,美直接就是这种劳动的主题,这种劳动直接地为了美而产生,比如艺术劳动,这种劳动的形式本身就是美,即美是自由自在的形式。 理论创新一、提出“对象关系四层次说”第一对象关系:内容表现为“原始自然与个体的关系”,形式表现为人的“感觉”,对象关系运动的结果表现为“自然人”,人的主体形态是“感觉主体”,感觉主体的能动性是“摹仿特性”。 其关系图式是: ........................................... 原始自然<===>个体 ...............................................................↓ .............................................................感觉 ...............................................................↓ ............................................................自然人 第一对象关系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Ⅰ:此时的个体是一个原始个体,他尚没有接受过任何对象。 第二对象关系:内容表现为“人化自然与个体的关系”,形式表现为“知觉与表象”,对象关系运动的结果表现为“工具人”,人的主体形态是“知觉主体”,知觉主体的能动性是“综合特性”。 其关系图式是: .............................................人化自然<===>个体 ................................................................↓ ..............................................................知觉 ................................................................↓ .............................................................工具人 第二对象关系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Ⅱ:此时个体仅仅接受过原始自然,除此之外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对象。 第三对象关系:内容表现为“能动自然与个体的关系”,形式表现为“意识”,对象关系运动的结果表现为“道德人”,人的主体形态是“意识主体”,意识主体的能动性是“反主体性”。 其关系图式是: ..............................................能动自然<===>个体 .................................................................↓ ...............................................................意识 .................................................................↓ ..............................................................道德人 第三对象关系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Ⅲ:此时的个体仅仅接受过原始自然与人化自然,他从这二者中间走来。 第四对象关系:内容表现为“自我与个体的关系”,形式表现为“反思”,对象关系运动的结果表现为“理想人”,人的主体形态是“理想主体”,理想主体的能动性是“反思自身”。 其关系图式是: ...............................................自我<== =>个体 ...........................................................↓ .........................................................反思 ...........................................................↓ ........................................................理想人 第四对象关系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Ⅵ:此时的个体从他与原始自然、人化自然以及他人等对象关系中走来。 本书指出,人的对象性的历史在今天看来是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正因为这样,人们要看清对象对个体的作用就充满了太多的困难。这不仅因为在时间上全部的对象并不是同时产生,而且因为在空间上对象界也不是均匀地分配给了每一个个体。这也是我们理解个体从自然人→工具人→道德人→理想人的演变过程的难点所在。 这里所抽象出来的,是在个体的视角之下,在时间的一维坐标之中,自然界作为个体的对象世界在自然性方面的差别的等级性:原始自然是体现纯自然性的低级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合目的性的自然,他人是包含了理性的自然等等,由于这些差别,对象世界拾级而上的特性就清晰可见了。 二、揭示了个体的演化规律本书在个体研究方面拥有独特视角。正像达尔文发现了自然界的进化规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样,本书发现了个体的演化规律。本书以广义自然界为视角,以自然界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的逻辑关系为轴线,以个体面对不同层级的自然界时所显示出来的精神状态为焦点,揭示了个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演化规律。本书显示:任何个体,都是在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动自然和虚拟自然等对象序列的作用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的历史。所谓“人是其对象之所是”,就是指人在不同对象作用下所显现出来的不同的能动性和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不同阶段的对象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而能动地选择不同对象,则是个体超越低级阶段的较高方式。 参考资料唐震:《接受与选择》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 图书目录序…………………赵馥洁 导言:人是其对象之所是 第一章 个体 一、个体的视角 1.视角缺陷 2.全面性与片面性 3.个体与世界的对应关系 4.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 二、自我的产生 1.个体的初始状态 2.指向的分离 3.对象进驻个体 4.感觉的总和 5.主体性的产生 三、自我的矛盾 第二章 对象世界 一、原始自然 1.自然界的原始性质 2.偶然性与必然性 3.个体的第一存在 二、人化自然 1.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变的自然。 2.个体身体的一部分 3.认识对象的新工具 三、能动的自然(他人) 1.能动性(反主体性) 2.受动性 3.总和特性 四、虚拟对象 1.想象与幻像 2.知识 3.宗教 4.互联网络 五、自我的反思 第三章 接受 一、身体是个体的第一受体 二、他人是高级的对象 三、群体是接受者的类标准 四、认知结构改变接受行为 五、自我取代个体成为接受主体 六、压抑与接受 七、满足是接受的宿敌 八、对象的属性对接受的影响 第四章 对象关系 第一对象关系:感觉 第二对象关系:知觉与表象 第三对象关系:意识与语言 第四对象关系:反思 第五章 选择 一、从自我发出的能动性 二、个体存在的本质 三、选择从自我意识开始 四、对象的差异性 五、联系与选择 1.个体属性决定联系的广度 2、对象差异决定联系的深度 六、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对选择的影响 1.血缘关系中的“我” 2、经济关系中的“我” 七、英雄人物的导向 八、迁徙是被动的选择 九、商品运动是对象的运动 十、科技与文化携带了新指向 十一、选择的原则及限制 1.趋同性 2.求易性 3.从优性 第六章 指向的属性 一、指向的来源 二、指向的表达 三、意识的指向 第七章 社会关系的困境及其消解 一、困境的产生 二、对象关系的梯次特征 三、个体追求社会关系的倾向 四、困境的消解 第八章 道德与价值 一、道德实体的意识来源 二、理性与道德 三、金钱与道德 四、价值与道德 第九章 美与自由 一、自由与必然 二、创造美的劳动的二重性 1.所有创造美的劳动都是具体的劳动 2.所有创造美的劳动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 3.美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三、艺术劳动 四、自然美 五、美的本质 六、漂亮、女性及其他 第十章 超我 一、超我是孤独的我 二、超我是博爱的我 三、超我是信仰中的我 四、超我是完善的我 书中插图图Ⅰ 个体的宇宙 图Ⅱ “我”的总和 图Ⅲ 个体的对象 图Ⅳ 人类发展曲线 图Ⅴ 个体对象的层次性 图Ⅵ 对象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性 图Ⅶ 接受关系的演变 图Ⅷ 不同感知关系下的主体状态 图Ⅸ 按时间序列的人类的对象史 图Ⅹ 对象关系双方的功能与对象域 图Ⅺ 社会系统运动的简单多数原则 图Ⅻ 镶嵌在劳动关系中的原始艺术 图ⅩⅢ 从劳动形式到美的形式 图XⅣ 镶嵌美的分离过程 《接受与选择》经典语录——人是其对象之所是。 ——如果它不是终极原因,它就是被决定的原因,而被决定的原因是不能决定自身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建立他与世界的关系的新视角,他的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就难以超越眼前的世界。 ——懒惰者所在的关系是:他不需要勤奋也可以生存下去。 ——针对袜子是否洗干净的情形,我们也许可以抽象地说“洗净的袜子是布”,但在实际上,穿过的袜子是无法回归到以前的水平的。从这一点看,人们的对象带给人们的是一维性的、有矢量的、不可逆的特性。 ——人一方面形成于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按照他的已经形成的尺度改变世界。 ——幼年的个体由于他处在对象关系中的弱小的一端,他更多的是受动的,因此才有了人们希望保护少年儿童的要求;成年的个体由于他已经壮大起来,自主起来,因而他是能动的,他已经有可能在更多的领域中把握对象世界。在幼年的个体身上如果物质决定着精神的成份较多,在成年的个体身上则精神支配着物质的可能性更大。由此也可以看出理性、精神因素对于成年人是多么的重要。成年人如果失去理性,他似乎要把自己降低到孩童的层次了。 ——个体的成长历史更象是一部精神的发展史,愈是年长,他的精神的力量就愈是庞大地统摄了他的物质——“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遇矩”。 ——选择对象的前提是接受对象。个体接受的对象愈多,他就会变成我们平时所赞赏过的那种“见识广的人”和“阅历多的人”,他再见到其它对象时就会“临危不惧”。 ——人与他的世界的关系成为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任何人都从这里出发去判断一切事物。 ——在人的初始阶段,人们感觉到的世界在他自己的眼里是真实的世界,是影响他和支配他的世界。他从这一真实性出发,进一步扩展他的世界,被他感觉到的一切也被他定义为真实的世界。在这个阶段,他生活在他的感觉之中。 ——人的感觉世界、知觉世界和意识世界成为定义人生意义的重要的域。 ——个体的本质来源于个体与他的生存处境的关系建构。这种关系我们把它称之为对象关系。 ——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人与外部世界至少存在着以下几种关系建构:⑴不变的人与不变的(稳定的)世界。⑵不变的人与可变的(正在变化的)世界。⑶变化的人与不变的(稳定的)世界。⑷变化的人与变化的世界。这四种组合状态,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着显著的区别。 ——世界正在立体地朝我们走来。 ——人类生活的意义与人类所居住的世界难以分开。同样地,人类生活意义的大小与人类所依赖的世界的大小的意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扩展世界就等于在扩展人生的价值。 ——在社会实践当中,首先是由领头的个体跨出第一步的。领头的个体之所以能够带头,他其实已经超越了他所在的现存社会对他的决定作用。 ——个体总是居于世界的某个侧面观察世界,这句话反过来就是,世界的这个侧面塑造了这个个体。 ——与充满偶然性的对象结合,使个体的未来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与充满必然性的对象相结合,使个体的属性变得明晰起来。 ——就未知世界是个体所缺失的世界而言,看似成熟的个体在下一步新的发展之前他仍是一个空洞。 ——正因为个体是虚空的,他才漂浮不定,他必须找到依附之所,然后才能反观自己。 ——昨天的对象进驻个体的身体之中,个体就被这些对象奴役了。个体最初希望得到对象的充实,但最终却被对象所主宰。他变成了对象之所求,是对象之所是。 ——第一存在就是在任何存在都不存在时仍然存在的存在。 ——青年人之间的恋爱就是通过对方对双方身体的认知过程。 ——个体的躯体是个体的身体的内在形式,个体“周围的外部自然界”则是他的身体的外在形式。 ——社会对个体的重要作用,日益地表现在个体必须在社会中确立一个位置。 ——感觉在向个体报告着他与这对象的关系的深度。 ——个体的存在显现为个体指向的存在。没有指向的个体是内敛的、收缩的,对于其他存在而言,他是非存在。 ——指向是对象力量的积蓄,选择是对象力量的外化;指向是无声的行动,选择是指向的呐喊。 ——美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超我是孤独的我,超我是博爱的我,超我是信仰中的我,超我是完善的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