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育统筹局 |
释义 | 概述教育统筹局(简称教统局;英语: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EMB)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决策局,专责香港有关教育及人力资源培训。现任教育统筹局局长为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国章,常任秘书长为黄鸿超先生。 历史教育统筹局成立初时是专责教育事务的教育司署。1981年,政府把经济科辖下的劳工事务拨归教育司署管辖,除了有关教育及人力资源培训的事务以外,亦兼顾香港的劳工事务。同时,初期政府架构改组,司署分家为政策科(“科”)及负责执行及落实政策的“署”,教育司署改组为教育及人力统筹科及教育署,并接管劳工处。教育及人力统筹科于1983年改名为教育统筹科,香港回归后更名为教育统筹局,但“人力”(manpower)一词在英文名称中保留至今(Education and Manpower Branch,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 2002年7月1日,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并将各政策局重组为十一局。负责劳工事务的劳工署拨归经济局,并改名为经济发展及劳工局。2003年1月,由于香港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政府需要精简人手,所以实行“局署合并”,把辖下的教育署及教育统筹局合并,成为新的教育统筹局,并发展成今日的规模。 历任首长教育委员会主席 (1860年后改组为教育局,职衔改称教育局主席) 施美夫会督(1852年─1864年) (1860年后实权掌握在理雅各博士手中) 理雅各 (1864年─1865年) 教育司监督学院 史钊活(1865年6月24日─1878年3月6日) (兼任中央书院掌院) 欧德理(1878年3月7日─1897年) 布利云(1897年─1901年) 教育司 伊荣 (1901年─1924年) (1909年4月8日起其英文职衔由“Inspector of Schools”改为“Director of Education”) 庵氏 (1924年─1926年) 活雅伦(1926年-1933年) 史密夫(Norman Lockhart Smith)(1933年─1934年) 佘雅 (1934年─1938年) 梳利士(1938年─1941年) 日治时期文教课课长 (当时文教课隶属民治部) 长尾正道(1942年─1943年) 木村(1944年) 福简定朝(1945年3月─1945年8月) (1945年3月改为“第一课”接管) 教育司 柳惠露(前译罗威尔)(1946年─1950年) 高诗雅(1950年-1961年) 唐露晓(1961年-1964年) 简乃杰(1964年-1969年) 简宁 (1969年-1974年) 陶建 (1974年-1983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