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 |
释义 | 基本信息《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 ,由(美)霍伊(Hoy,W.K.)、(美)马萨尔(Miskel,C.G.)合著,范国睿主译,2007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教育管理学》阐述了——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学校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学与教是学校的技术核心。 学校存在着科层制与专业化的结构性矛盾。个体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理论流派为探讨学校个体的需要、目标、信念与动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中存在着权力与政治矛盾;学校组织文化与氛围在学校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校决策模式的作用、价值与适应范围不同。 沟通是一个交互过程,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促进学校的个体沟通与组织沟通是学校变革的任务之一。尽管有关学校效能的观点不一,但追求以学业成绩为核心的绩效责任制正成为学校改进的焦点。学校领导肩负着为学校效能负责、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等多重职责。 阅读推荐本书自1 978年初版以来。一直被美国许多大学教育学院用做教育专业,尤其是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必备教材或重要参考书,至今已修订重版7次,影响长久不衰。目前,此图书也被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授、程晋宽教授列为教育领导与管理方向教育博士生的必读书目。全书注重将教育管理理论的前沿性、结构性、系统性与教育管理变革实践的情景性相结合,既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教育管理学体系,又洞开了一扇了解和探讨当代美国教育管理变革实践的窗口,更给读者思考和研究我国教育管理问题以深刻启迪。本书阐述了: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学校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 学与教是学校的技术核心。 学校存在着科层制与专业化的结构性矛盾。 个体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理论流派为探讨学校个体的需要、目标、信念与动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学校中存在着权力与政治矛盾;学校组织文化与氛围在学校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学校决策模式的作用、价值与适应范围不同。 沟通是一个交互过程,遍及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促进学校的个体沟通与组织沟通是学校变革的任务之一。 尽管有关学校效能的观点不一,但追求以学业成绩为核心的绩效责任制正成为学校改进的焦点。 学校领导肩负着为学校效能负责、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等多重职责。 目录序言 第1章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 概览 理论 系统观 开放系统:整合 开放系统的主要特征 社会-系统模式:基本假设 学校社会系统的关键因素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 领导案例:草率的决定? 概要与推荐阅读材料 基本假设与原理 第2章技术核心:学与教 概览 学习:定义 行为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方法的教学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知主义方法的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方法的教学应用 领导案例:合作学习,有效的实践还是社会实验? 概述 基本假设与原理 第3章学校结构 第4章学校中的个体 第5章学校中的文化与氛围 第6章学校中的权力与政治 第7章学校的外部环境 第8章学校效能、绩效责任制与学校改进 第9章学校中的决策 第10章学校中的沟通 第11章学校领导 第12章结束语: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之评论 教育领导案例集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关键词索引 译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