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学节奏美 |
释义 | 简介教学节奏美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文章简释了节奏的主要类型及其审美功能,论述了节奏与教学审美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艺术美学的视角,着重对有声语言节奏美、无声语言节奏美以及交替节奏美的创造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升教学艺术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试论课堂教学节奏美1、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一切活动,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以及他们在注意、思维、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节奏要注意变化,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持续时间较短,高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注意力,教学节奏可稳定些。 2、根据不同体裁课文的特点。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确定不同的教学节奏,有些小说篇幅较长,内容浅显,那就加快节奏,长文短教;有的诗词篇幅虽短,但立意深刻,不妨放慢节奏,短文长教。戏剧的矛盾冲突容易集中把握,教学节奏应相对加快。 3、依据不同课型的要求。课型不同,教学节奏也不一样,讲读课,在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时,教学节奏要缓慢些;自读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教学节奏可相对加快;复习课,忌沉闷单调,教学节奏要富于变化。准确地把握不同课型的教学节奏,必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依据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以及时调节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当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时,就要加快速度,增加难度;当发现学生神情迷惘、气氛沉闷时,就要适当放慢节奏,降低难度。当学生精神疲乏、注意分散时,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变换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课堂教学节奏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慢适中的教学速度。教师要对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做到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对重点内容和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要放慢速度,详细讲解。对一般交代的内容,则要简明扼要地讲。导入课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过度,宜快不宜慢,不要花费太多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已习惯于过去那种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缓慢的教学节奏,课堂教学囿于耗时多、收效差的怪圈而不能突破。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训练学生从小适应在快节奏的环境中学习与思考,课堂教学要适当加快节奏。适度紧张的节奏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兴奋性,使注意力、思维力和求知欲保持旺盛状态,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 2、动静搭配的教学形式。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形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安排教学进程时,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搭配,使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习、学生讨论、课堂复习等教学环节,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长时间地进行一项教学活动,容易造成大脑疲劳,抑制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变换别的教学形式,以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例如,在教师讲解、师生答问之后,教师不妨来个总结板书,让学生记课堂笔记,使课堂气氛由动转入静,既调整了学生活动情绪,又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礼记·学记》上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句话包含了动与静的辩证法。但脱离教学实际,一味追求花样翻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3、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依据教学目标,做到详略得当,科学取舍。对重点难点内容,要详细讲、反复讲,重锤敲打;对非重点内容,要简略地讲,或三言两语带过,或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或让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整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张弛有度,疏密合宜。疏密相间的教学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有得于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4、起伏跌宕的教学过程。一堂成功的课,如同小说的情节一样,也有个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曲折起伏、跌宕多姿,才能吸引学生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对每个环节,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首先要巧设导语,激起学生探新觅胜的情趣。然后加大讲课内容,加快教学节奏,并针对学生情绪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节奏,逐步推向课堂教学的高潮。高潮一般安排在教学的黄金时间,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浪头作铺垫。可通过激发情感、寻找突破口、抓课文“文眼”、总结课文等形式,掀起课堂教学高潮,使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课堂气氛处于热烈状态。高潮过后,可采用课堂小结、做课堂练习、记课堂笔记等形式,完成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 5、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要讲究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教师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调,调控教学语言的速度。内心情感变化平缓或课文感情色彩灰暗时,语言速度要减缓。反之,内心情感强烈或课文色彩鲜明时,语速要加快。因此,教师语言要流畅连贯,有波有澜,有时象飞瀑直下,有时似细流涓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为了把课堂雕塑成精美的艺术品,演奏成动听的乐曲,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对课堂教学节奏也必须综合考虑,周密安排,做到搭配适宜,穿插得体,疏密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课堂教学节奏的整体和谐美,从而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浅谈体育教学节奏美沿袭已久的教学四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体现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和生理、心理活动规律,但也不能视为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教学形式总是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太刻板以致于僵化、无助于形成教学节奏,也不会失去节奏感。所以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去设计课堂的具体结构,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不难看出那些“放羊课”或“赶羊课”,既没有基本的课堂节奏结构要求,又没有多种多样的具体结构,显然是无节奏可言的。 三、既要精讲多练,又要精练多思 体育课的突出特点就是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相联。没有无思维的身体活动,也没有无身体活动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处理好讲和练这一对矛盾,以增强教学的节奏效果。一般讲,讲是练的基础和前提,练是讲的继续、补充和发展;讲为练创造条件,练为讲巩固成果。讲要求精讲,练也当力求精练。精讲虽不等于少讲,但如果讲的过多,且无关痛痒,过多占用练习时间,出现“冷堂”现象导致学生情绪松弛,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心理情绪,势必破坏了教学节奏,实为体育教学之大忌。如果因此而少讲,甚至不讲或以练代讲,一味追求多练,形成拔苗助长,也不能显出课堂节奏来。好的课堂节奏,总是讲解目标单纯,重点突出,取舍得当,画龙点睛。有时有讲有练,有时练练讲讲,使讲练结合,天衣无缝。同时有多练中不盲目追求大数量、大强度,练习适可而止,注意做到精讲多练,而且把精讲多思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会厌烦,乐以忘倦,课堂气氛也会显得十分和谐,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协调健康发展,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得到同步发展,教学节奏效果就会更好。 四、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究其本质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当然积极参与人的认识活动的生理、心理因素,对课堂教学不能不发生重大影响。根据“生物节奏”的观点认为: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的盛衰是有一定规律的。虽然目前在具体说法上尚有分歧,褒贬不一,但共同点都肯定生理、心量节奏上是存在的。根据这一原理,重视心理、生理因素的教学,无疑会使课堂气氛和谐,富有节奏感。 以上课时学生的情绪特点为例:由于大量的身体练习,使学生处于一定紧张状态,并伴随着强烈而鲜明的情绪体验,其积极的增力的情绪,能使神经中枢不断蓄积力量,使机体发挥出高度的工作能力;而消极的减力的情绪状态,则会降低或阻碍机体内在潜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工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怎样保持好的学习情绪,使大脑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状态,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在一次课中,怎样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出现几次情绪高潮为宜?因为情绪低落,兴奋性低,进入不了最佳工作状态。同时会使学生情绪得不到满足,影响练习的积极性,但是多次出现情绪高潮又会形成亢奋状态,过早出现疲劳,同样影响教学进程。从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一次课出现一两次情绪高潮较好,一般在课的准备部分行将结束一次,借以提高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为基本部分作好准备。然后在基本部分后段出现一次情绪高潮,配合运动曲线上升,然后教师应见好就收,使情绪转移过渡到正常状态,有利于课的结束。这样有发泄、有节制、有高有低地控制情绪活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生理、心理节奏,是教学过程中特别应该重视的。 五、(结论)掌握好节奏美,充分发挥其价值 教学节奏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各个方面。一个优秀体育教师之所以有驾驭课堂教学的非凡能力,不仅表现出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方面有着精湛的艺术,而且也表现了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聪睿智慧和杰出才能。所以课堂教学节奏美,实际上又是教学艺术美的表现形式之一,现应引起大家的重视与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