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堂 |
释义 | 1 教会建筑物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到德国,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 世界十大教堂(巴黎圣母院 圣玛利亚大教堂 圣玛利亚修道院 莫地那大教堂 圣莫特教堂 圣阿波利拉教堂 米兰大教堂 圣特提恩修道院 夏东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 教堂历史十世纪,十一世纪时。欧洲各封建领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 中世纪时期,教会势力统治了欧洲。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是指野蛮人。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 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 教堂介绍教堂是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 罗马教廷: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以下国家拥有10座以上宗座圣殿:意大利 (531)、法国 (167)、波兰(104)、西班牙 (101)、德国 (69)、美国 (62)、巴西 (50)、阿根廷 (43)、奥地利 (29)、墨西哥 (27)、比利时 (26)、哥伦比亚 (25)、加拿大 (21), 荷兰 (20)、印度(15)、捷克共和国 (14)、委内瑞拉 (14)、匈牙利(13), 秘鲁 (12), 菲律宾 (12), 厄瓜多尔 (11)、瑞士 (11) 。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其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区别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哥特风格(Gotik)最初出现在法国现今世界最大的哥特教堂是米兰大教堂。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不注重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松,似有一种清香味。 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现代教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玻璃、金属、混凝土等进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各个部分的象征意义减少。代表作品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迈耶的罗马千禧教堂等。 ◎ 教堂特征十字形平面,分十字架形和耶路撒冷十字形 彩色玻璃窗 穹顶 钟塔 扶壁和飞扶壁 管风琴 高楼底 ◎ 世界十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1163年,一直到公元13世纪才全部建成。 从巴黎圣母院的正面看,纯粹的尖拱形建筑已形成。整个平面还是十字架形的,但东西长于南北向。底部是凹进去的,显的颇有贵感。代替罗马式建筑的典型巨塔是十字形交叉点上的小尖塔,它的高耸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巍峨。 圣母院西边正面有两座高耸的巨塔,塔有三层,下面一层设有国王画廊;第二层中央是一个 象征天堂的玫瑰花形的大圆窗;第三层是可穿行的回廊。 雕刻是圣母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有植物图案和幻想的怪物;还有彩色玻璃大窗,使建筑形 成一种恍惚的神的幻境,加强了教堂神圣的宗教色彩。 曾经上演过那么经典的爱情故事,相信也是一个见证爱情的好地方。圣母院位处巴黎的核心,市内发展均环绕着西堤岛,并以此为焦点向外作同心圆式开展,加上,圣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现代巴黎的建筑特色,更渐渐成为法国的宗教、艺术及旅游中心,于是,法国人便把圣母院的入口位置设为原点,然后将法国其它城市的坐标以此起算,所以,当人们站在圣母院前,也即是处于法国的中心点,可想而知,圣母院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圣母院更是哥德式建筑的佼佼者,教堂的外型庄严恢宏,雕刻细致,结构对称而秀丽,无论是近看抑或远眺,也别具美感。要欣赏其尖塔及飞壁梁柱的壮丽外貌,最宜于塞纳-马恩省河左岸的堤道观看,所以,当我前往圣母院时,也选择沿着塞纳-马恩省河漫步,由远至近,由外至内,感受这大教堂独特的建筑美。 ◎ 圣玛利亚大教堂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是由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教堂的穹顶结构作为一种设计形式,几乎风靡文艺复兴时期兴建的所有教堂。其灵感来自古罗马,造型承袭雄伟庄严的万神殿。然而它们又有显著的区别。 建于1499年的圣玛利亚大教堂位於卢加诺主街ViaNassa尽头,毫不起眼的外观,里面却珍藏著全瑞士最大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基督受难图(Passion of Christ),而这幅壁画的作者卢伊尼(Bernardino Luini)正是达文西的得意门生,他於1529年完成这幅笔触细腻的壁画。 ◎ 圣玛利亚修道院圣玛利亚修道院内的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按国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即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三、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 莫地那大教堂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 ◎ 圣莫特教堂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 圣阿波利拉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另外在这时期,意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特别是在许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国里,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广场,粗石墙面,严肃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成为广场的标志。城市里一般都建有许多高塔,总体轮廓线很美。 ◎ 圣特提恩修道院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战争发生后,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这种风格多出现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 夏东大教堂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 圣彼得大教堂在欧洲,每到一个地方,您所能看到的最辉煌、最耀眼、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无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欧洲的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是从一个侧面综合反映了欧洲文化的深刻内涵。不论您在欧洲哪个地方访问或旅游,参观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欧洲的几个国家访问时参观了许许多多的教堂,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几座教堂。比如,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一座开欧洲建筑史先河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教堂则被大文豪雨果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莫斯科红场一侧的瓦西里·博拉仁诺夫教堂同那壮观的钟楼一样,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然而,能够将教堂建筑艺术的梭鱼所有精华集于一身的则是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郊梵蒂冈城的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可谓是气势恢弘。它坐落于圣彼得广场一侧,于1450年开始兴建,1626年底完成。整座教堂长约200米,最宽处有130余米,从地面到穹窿大圆屋顶顶尖十字架的高度达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时容纳5万余人。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十分著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还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在教堂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雕塑名作《母爱》,圣母玛丽亚右手紧紧搂着受难后遍体鳞伤的耶稣,左手微微摊开,眼睛垂首凝目,悲痛欲绝。而进门靠左是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钵呈贝壳状,两个稚嫩顽皮的小天使各捧一边,用云母石雕刻而成。 圣彼得教堂大厅上的穹窿大圆屋顶十分别致,它为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继续完成。大圆屋顶周长71米,直径42.34米。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教堂内还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塑作品,令人们叹为观止。 ◎ 世界著名教堂里约大教堂(巴西) 圣墓大教堂(以色列)米兰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 比萨大教堂圣马可教堂西斯廷礼拜堂(意大利)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亚琛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施派尔大教堂(德国) 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韦泽莱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法国) 圣保罗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英国) 圣约翰大教堂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美国) 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 升天瓦西里大教堂喀山大教堂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彼得保罗大教堂斯摩连大教堂(俄罗斯) 塞维利亚大教堂埃斯科里亚尔大教堂托莱多大教堂布尔戈斯大教堂(西班牙) 基辅——佩切尔斯克大教堂(乌克兰) 圣耶鲁米大教堂巴塔利亚大教堂(葡萄牙) 独石教堂(埃塞俄比亚) 瓜达卢佩圣母堂普埃布拉天主堂墨西哥大教堂(墨西哥) 卢汉天主教堂(阿根廷) 圣十字大教堂(波兰) ◎ 西什库教堂西什库教堂的感伤往事 如果天主也曾关注过北京的子民,那他一定会记得,百年前因他而引起的这一段令人感伤的历史。 天主教在元代已传入中国。当时虽然也曾在北京兴建教堂,但随着元朝的覆亡,天主教的发展也随之中断,一直到16世纪后,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影响,天主教在中国的开展,才又逐渐热络起来。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于次年在广东肇庆建立传教会所,天主教于是逐步深入中国,并在内地扎根。 清初,天主教在中国得到较顺利的发展,神职人员像汤若望、南怀仁等,都受到朝廷相当的礼遇,甚至封为朝臣。但由于与中国政治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再加上是否允许中国教民祭祖祀孔的礼仪之争,导致了从康熙后期开始的百年禁教,使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挫折。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才解开天主教在中国被禁教的束缚。此后,随着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及军事干预,天主教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到19世纪末,各国传教士已在多数府、州、县建立教堂,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全国各式教堂已急遽增加至4000余处,教民约有近100万人。 宗教的信仰,本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本国的历史及习俗有极大的相关性,但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影响,有时会造成令人无法弥补的遗憾和灾难。1900年义和团和天主教间的冲突所引发的“庚子事变”,就是这种遗憾的具体史实。 在“庚子事变”中,北京包括东堂、南堂、西堂和北堂在内的多座教堂,均遭义和团团民焚毁攻击。特别是在1900年6月21日,当慈禧对各国下达“宣战谕旨”后,清军亦协助团民攻击教堂和使馆,而其中以攻打北堂西什库教堂最为惨烈,团民和防守在教堂的教民,均有极大的死伤。 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至8月14日为止,约10000名义和团团民和清军,联合攻打由法国天主教驻京总主教樊国梁所服务的西什库教堂。樊国梁在中国除了宗教的活动外,还长期为法国在华侵略的利益服务,因此,在事件发生后,他从法国及意大利公使馆借来部分水兵,连同当时大约3000多名的华人信徒在内,以武装抵抗义和团的攻击。由于他与当时权倾一时的军机大臣荣禄关系甚笃,在荣禄的授意下,命清军不必猛攻,并在调拨攻击的炮弹中,混入整批的废品,致使手持大刀长刃、奋力攻击教堂的团民在法、意军队机枪的扫射下,伤亡极重。连续数十日的围攻,义和团始终没有办法攻入教堂,只是让更多的团民和教民,在这一场谁也说不清对错的事件中,含怨牺牲而已。 我想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处于不同立场,用不同角度来回想中国这一沧桑悲怆的历史灾难,各个当时曾经参与战事的国家,也都会有不同的评述或论点,是非和对错,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谁也找不到最后的结局。但或许天主可能会记得中国这一段感伤旧事,那么在他慈祥的心中,应该会有一份明确的判断。建筑形式。 ◎ 教堂建筑形式分类◎ 巴舍里卡式教堂“巴舍里卡”原意为古罗马的公共议事堂或进行商业交易所。从平面图上看如字母“ T ”形。入口到顶端的“横县”出可划为三个活动区。进门后的活动区仅占很少面积。再往前走便是进行正式宗教活动的正厅,所占面积最大。最后“T”形的顶部,使神职人员的活动场所,墙上开有凹进去的半圆形供奉耶稣的壁龛。整个内容用两排列柱分隔成三个区域:正中最宽处为主要活动区,两侧狭窄处为陈列圣物或其他活动的偏殿,正中的高达屋顶为“人”字坡,偏殿则较低,为半坡流水的屋顶。建于公元 380 年的意大利圣保罗大教堂,便是具有代表性的“巴舍里卡”式教堂。 ◎ 罗马式教堂欧洲进入中世纪之后,封建势力割据,战乱频繁,国力和财力均不及古代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和封建主义企图借建筑之壮阔雄伟显示其威严,如厚实沉重的墙壁,半圆形的拱门、窗孔和圆形的穹隆形屋顶。这种受古罗马建筑影响而又不及古罗马建筑的教堂,被称为方罗马式教堂,建成罗马式教堂。罗马式教堂最早见于古罗马首都意大利,直到公元十一二世纪才逐渐传到欧洲的其他地区,如法国、英国和被欧洲诸国。 ◎ 拜占庭式教堂西方美术史上八以东罗马教堂首都拜占庭为中心的官方艺术称为“拜占庭艺术”,这是拜占庭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同时又融会了西方艺术的雄健博大。从美学上看,拜占庭式的建筑对线条之美的表现十分特殊,与罗马是厚重的墙壁相比,他善采用较为轻薄的墙、较高的屋顶和较大的窗户。他采用的双层柱头显得十分华美,有的艺术史家称这是美术史上最雅致、最华丽的柱式之一。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的彩色镶嵌玻璃纹样。拜占庭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 哥特式教堂中世纪的欧洲,继仿罗马式的教堂之后,兴起的诗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产生于西欧11世纪后期兴起了繁荣的城市经济有关。在西欧的许多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之间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也带来教堂建筑的竞争,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丽雄伟的教堂为荣。基于这一背景,这一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从外岛内都十分瑰丽华美,即尽奢华之能事,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哥特式的教堂最初从法国的巴黎开始兴建,其发展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 12 世纪开始持续到 13 世纪的 50 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第二阶段,十分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第三阶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脱离了视觉上应有的结构整体性,如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礼拜堂。 特征 1.平面一般为十字架形。 2.高耸入云的塔楼多为笋状。 3.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外墙结构。 4.薄壳般的穹顶正中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 5.内部为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隆。 6.高大、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 7.窗户多位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以五彩玻璃镶嵌图案。 8.正门上为大圆形的玻璃蔷薇纹样,正门为若干层次逐步向内收缩的门道,每层均有雕像。 ◎ 教堂等级教堂建筑分为四等级: 小堂/礼拜堂(Chapel):有驻堂神父/主理牧师一位。 圣堂/礼拜堂(Church):通常为传道区/牧区所在,有主任司铎/主任牧师,教友/会友多的教堂甚至有执事/助理圣品。 座堂(Cathedral):教区主教驻在地。 大殿(Basilica):又称圣殿,通常为总主教/大主教所在、或为有特殊宗教事迹发生的地点,例如露德、花地玛。仅有天主教设此等级。 2 游戏《文明》中道具教堂可以产生三个安定脸孔,让三个不满的居民变得安定。在建造西斯廷礼拜堂后,产生的安定脸孔数增加到六个。 3 巴西电影◎ 基本信息类型:奇幻 / 恐怖 地区:巴西 导演:米歇尔·罗德里格斯 演员:Hugh Quarshie / Tomas Arana / Feodor Chaliapin Jr. 别名:The church, Sanctuaire, Demons 3 上映日期:1989年03月10日 ◎ 电影简介开篇是发生在过去的时代,圣殿骑士长因他的村民犯有巫术罪而惩罚他们。在埋葬尸体的大坑上建造了一所教堂。之后故事发展到了现代,Tomas Arana 扮演的历史学家发现了教堂的秘密,于是灾难也便接踵而来 ... ◎ 影片花絮在巴西电影中可能再找不到比米歇尔·罗德里格斯的作品影响波及最广、承继最多的了。作为巴西电影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其作品却能保证巴西电影在下个千年仍有一席之地。 罗德里格斯的电影生涯开始于 Fulci 的《Gates of Hell》,他是那位坐在呕吐得一塌糊涂的妇女旁边的演员。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Stage Fright》(即 Aquarius, Bloody Bird),这部作品是美国 slasher 电影忠心耿耿的拥趸,slasher 电影同样又是巴西电影的追随。 由 Dario Argento 制片的这部作品是作为《Demons》第三部的,后来种种周折却成了单独成章的一部。影片前半部分非常精彩,后半部分当罪恶弥布,所有人身陷险境的时候,结构稍显松散。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对于 possession 电影颇有价值的补充,同样也是一次不错的回顾。 Soavi 接下来的灵感来源于早期电影,又保证了作品本身的原创性和时尚度。《The Sect》(1991) 即 The devil's daughter 是一部很出彩的梦幻般的恐怖电影,情节上有点像《Rosemary's Baby》。他的新作 《Dellamorte, Dellamore 》(1994 ) 溶还魂尸、幽灵、歌特式陷阱于一体,讲的是一个守墓者整夜阻止鬼魂的逃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