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角拐 |
释义 | 简介【中文名称】:髭蟾 【拉丁学名】:vibrissa phora 【俗名】:角拐、角怪、胡子蛙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0)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阔叶林地带山溪内及溪边石滩上 【海拔上限】: 1500 【海拔下限】: 1100 【致危因素】:种内生物学特点,作为食物被捕猎 【国内分布】:贵州梵净山 云南哀牢山 广西大瑶山 四川峨眉山 福建武夷山 科属分类髭蟾又叫胡子蛙,我国特产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一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胡子蛙”之称。 形态特征髭蟾体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 生活习性蟾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蝌蚪大而粗壮,全长可达100毫米以上。后背与尾基交界处一般均有醒目浅色的Y字形斑。角质颌强。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 角拐与角怪角拐有一个近音的名字角怪 ,“怪”实为“拐”字的讹传。南方各省称蛙类为“蟆拐”,这种长了硬刺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但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首次在我国大瑶山发现角拐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淑琴教授不懂瑶山方言,不知蟆拐一说,误把“角拐”记录为“角怪”。此后角怪一词开始逐渐由中科院的官方杂志《动物学报》面向世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