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角岛鲸
释义

角岛鲸,学名Balaenoptera omurai,属须鲸科,直到2003年才被确认与命名。 因为模式标本是搁浅在日本山口县的角岛,故俗名“角岛鲸”。omurai 是大村,这个种名是为了纪念一位日本的鲸豚学者“Hideo Omura”。 成年角岛鲸身长可达11米,属中型鲸,外型极似长须鲸,但较长须鲸(体达可达26米)小很多。 已知分布海域为西太平洋地区,标本来自日本、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与所罗门群岛。台湾的角岛鲸标本,目前绝大多数保存于台中市的“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1。

中文学名:角岛鲸

界:动物界

门:索脊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鲸目

属:角岛鲸属

种:角岛鲸

报道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目前(2003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尚未人知的鲸类,如果这种鲸类得到充分证实,那么,这将是物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这种鲸是须鲸的一种,属于鲸类家庭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日本科学博物馆的一位研究人员,他指出,“真是很难想像!在科学高度发达的21世纪,这种身长10米的鲸类居然没有人知道。”这一最新发现将刊登在本周出版的《自然》期刊上。

描述

通常许多鲸类体积较大,像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它身长大约有75英尺(22.5米)长,体重超过10吨。与新发现的鲸类相比,这种鲸类只有30英尺(9米)长,其大小相当于发电机房。对于物种研究来说,虽然每年都会发现一些新的物种,比如:昆虫、鸟类还有一些两栖类动物。但是,科学家能够识别出这样大的新哺乳动物种类是非同寻常的。

人类对鲸的了解是从18世纪至19世纪开始的,当时人类主要进行商业性的捕鲸活动,致使许多鲸类濒临灭绝。

目前,科学家们已鉴别70种鲸类,其中包括12种须鲸类。但是,对于各种鲸类之间的微妙差异,许多人是不清楚的。这位日本研究人员是通过对九只成年鲸的DNA分析,从而得到这个重大发现。其中三只雄鲸和五只雌鲸,是在1970年从东印度洋和所罗门海域捕获的,第九只雌鲸是在1998年从日本海捕获的。

起初,科学家认为这九只鲸都是体积不大的长须鲸。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9只鲸从外部特征、骨骼结构还有DNA分析,均与长须鲸存在着差别。此外,这种鲸不仅体积比长须鲸小,而且嘴部的鲸须板较少。通过对该种鲸的基因组片段与长须鲸的对比,研究人员发现该种鲸的五类核苷酸和氨基酸类化合物的碱基对与长须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表示对一位已故日本鲸类专家教授的尊敬和怀念,研究人员将此鲸类命名为“Balaenoptera omurai”。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Balaenoptera omurai的数量十分少,该项发现将是鲸类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出于该类鲸的发现以及对该类鲸的科学研究,可能会扩大其捕捞范围,导致它濒临灭绝。”

发现史

由日本科学家和田志郎、大石雅之、山田格等三人发表与命名,论文发表于2003年11月20日 Nature 科学期刊。角岛鲸长相易与长须鲸、布氏鲸、塞鲸等须鲸科成员混淆。为此历经三年时间,作者远赴所有标本可能出现国家,进行标本比对与鉴定。因在骨骼形态、须板数量(单侧仅200片左右)及DNA分析结果却有独特的特征,证实为新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