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焦坪 |
释义 | 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焦坪矿区最大的一个煤矿,大体存续时间是(1958-2000年), 2000年左右破产, 由2004年7月组建的管理服务机构--焦坪社区接管。其文化背景亦源远流长。 焦坪简介焦坪矿区焦坪矿区是一个煤炭地质区域概念,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北面. 是铜川矿务局两大自然矿区之一.包括: 焦坪煤矿(续采煤矿为玉华煤矿)、崔家沟煤矿、下石节煤矿、陈家山煤矿等. 焦坪矿区位于陕西省黄陇侏罗系煤田东北部,北与黄陵矿区毗邻,东南起于庙湾-焦坪一线之煤层露头线。西至陕甘交界之子午岭,西南暂以庙湾、刘家店子连线与旬耀矿区为邻。矿区内以雪梁、双庙梁、山神庙梁为分水岭。东北属洛河水系,包括前河,南川、玉华川等河流,均为西南-东北流向,流量小;西南属泾河水系和石川河水系,两者以老爷岭-长蛇岭相隔。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群的砂、泥岩,侏罗系下统富县组砂、砾、泥岩,中统为含煤地层-延安组及直罗组砂岩、砾岩,白垩系下统宜君组、洛河组、华池河组砂、砾岩、泥岩,以及零星分布的第三系及塬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黄土。含煤地层-延安组平均厚度为40~80 m。含有煤8 层,仅4 - 2 # 煤层为区内唯一可采煤层,厚0~34 m ,一般8~12 m。 本矿区从地理上讲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构造简单,断层较少,地层平缓。地质构造以起伏不大的宽缓褶皱为主,构造线以东西向,北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少数南北向。褶曲宽度一般2~5 km ,轴长12~45 km ,幅度40~200 m ,倾角2°~10°。随地层由老到新褶皱的幅度、倾角变小。本矿区从地质上讲处于陕甘宁盆地内陆中生代大型拗陷南部的黄陇煤田东南段, 为侏罗纪陆相煤田。地层有上三叠统延长群, 下侏罗统富县组,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 中侏罗统直罗组, 下白平统志丹群和第四系。其中延安组、直罗组冲积相发育, 据资料记载, 本区开采历史悠久,在明清年间, 由于沿煤层露头有大量小窑开采.小煤窑密布. 焦坪社区焦坪社区是焦坪煤矿破产后的管理服务机构,由于焦坪煤矿破产后仍有大量的职工问题需要解决(退休职工4470多人、伤病亡职工遗属近1200人、集体工1100多人、六十年代下放的职工近100人).所以成立此社区机构进行管理. 焦坪乡焦坪乡位于焦坪煤矿东部,属宜君县. 2001年12月23日,原焦坪乡、马坊镇合并后更名为太安镇. 焦坪概况官方情况邮政编码:727015。 地区代码:610203。 电话区号:0919。 拼 音:Jiao Ping。 焦坪煤矿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位于三秦腹地的陕北高原与关中盆地过渡带,地跨两个地貌单元,兼有南北自然条件的综合特征.北枕连绵起伏的子午岭,南依广袤富饶的渭河平原;南距九朝古都西安10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80公里、革命圣地延安240公里. 焦坪煤矿的名称源于陕西宜君县焦坪乡(2001年12月23日,原焦坪乡、马坊镇合并后更名为太安镇).原焦坪乡在焦坪煤矿东南方向.当地人称焦坪乡为"老焦坪",以区别于焦坪煤矿. 焦坪煤矿行政上隶属于陕西铜川矿务局,位于铜川市37公里的焦坪乡(原属宜君县),梅(家坪)一七(里镇)铁路通至矿井东部前河车站;公路通达矿部。1958年以前,井田内仅有一些私营小煤窑生产。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逐渐形成了焦坪煤矿。先后生产的矿井有前河露天、东背塔平硐、永红斜井和前卫平硐等。 (一)前河露天位于焦坪乡西北小街附近。1947年私营新华煤矿利用平硐开采。解放后,由陕西省工业厅接管,转为公私合营煤矿。1957年1月8日因井下着火封闭。当年省工业厅投资50万元,开始在前河沿岸采露头煤,出煤4万吨。1958年10月划归铜川矿务局,随之进行了技术改造,配备了小型电铲、矿车和汽车,采用混合坑外排土与坑内局部回填,多台阶分区开采。坑内所产原煤由绞车提至转载站,由架空索道运至柳林沟卸载,再用汽车运至铜川市河东坡车站,改装火车外运。 1976年架空索道拆除后,改由梅七线前河车站装车外运, 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吨。1958年以后,由于重采轻剥,比例失调,1960年仅产原煤10.7万吨。1964-1965年,被迫再度调整,并从辽宁阜新露天矿调入0.5吨、1吨电铲9台, 强化剥离工程,1968年原煤产量达到40.5万吨。1969-1979年,11年平均年产量55万吨,其中1969年最高年产量69.3万吨。1980年后,露天开采逐渐转入深部,剥采比增大,剥离任务繁重。1980—1985年原煤年产量又回升到40万吨。1957—1990年共产原煤1339.63万吨。1990年开始西背塔露天的剥离准备。 (二)东背塔平硐位于焦坪东背塔村,是一独立井田,走向长2.8公里,倾斜宽1.4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平硐开发,单一水平盘区上下山开采,边界式通风,主采4-2煤层,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铜川基建公司施工,1967年6月开工,1969年5月投产,累计完成投资1880.9万元,矿井平均吨煤投资42元,完成井巷掘进9129米,房屋建筑20938平方米。投产后至1976年连续7年产量徘徊在18—32万吨之间,1977年上升到35.37万吨,1978年产原煤51.56万吨。1979年以后,年产量维持在设计能力水平。1969-1990年共产原煤679.52万吨。于1990年7月1日批准停产报废。 在东背塔地区建成一座年设计能力150万吨(考虑玉华接续井需要)的原煤筛分、转载、装贮系统(当地人称"选煤楼"),为煤炭装车外运提供了方便。 (三)永红斜井位于焦坪羊沟,铜川矿务局用自筹资金所建。1970年3月开工,当年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井田属焦坪煤田的一个边角,走向长2.1公里,倾斜宽1.4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一对斜井开拓,主斜井长960米,副斜井长940米。因生产环节不配套,1980年8月至1981年底再次进行调整。1970-1990年与前卫平硐合计产煤693.87万吨(两井未分开统计)。 (四)前卫平硐位于焦坪东背塔办公楼南边。铜川矿务局用自筹资金所建。设计年生产能力21万吨,1970年7月开工,是年建成投产,翌年达产,1979年最高年产量达34万吨。井田面积0.68平方公里,储量有限,初期复采原新华煤矿遗留之煤柱,后期由东背塔井田划出部分储量维持生产,1983年5月采完报废。焦坪矿是由小煤窑发展起来的大型煤矿,各个生产系统是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渐“填平补齐”。70年代中期,修建了前河铁路车站、150万吨跨线式煤仓、石斗坡变电站、前河供水站、焦坪矿医院和露天防滑工程等。80年代初期,又修建了建庄至焦坪供水系统。 焦坪煤矿大事记1957-1990年的33年中,累计生产原煤2713.02万吨,平均年产82.2万吨。其中1976年产151.7万吨,1982-1986年是煤矿的鼎盛时期,年产量均在百万吨以上。 鉴于煤矿井田狭小,储量有限,到1990年只剩下一处露天矿。1989年列入施工准备的玉华矿井是其接续矿井,1990年,主副井、南风井、联合福利楼动工。主、副井分别开凿10余米,南风井掘百余米。 1990年末,有职工6840人。其中工人6174人,占90.26%,井下工人1328人,占19.42%。 1989年开始玉华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焦坪煤矿接续井)的前期准备。 焦坪煤矿曾辖南公房、自建村、窑洞、廖家峁、葛条硷、平峒、土台、前卫、南阳坡、旬邑梁、青龙山、人字沟、西背塔、永红等14个居委会.曾在当地居民中自然形成的地名有:石头坡、五排公房、194、小街等. 2001年前后因资源枯竭,转产不力,焦坪煤矿宣布破产. 煤矿破产后由2004年7月组建的管理服务机构--焦坪社区接管.焦坪煤矿后续煤炭资源由玉华矿续采. 地理位置焦坪煤矿位于: 北纬35°18'44.27"N到35°18'48.91", 东经108°55'06.07"到108°55'10.60"之间. 地处铜川市西北方向,距铜川市区37公里。 自然状况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交通状况铁路:铁路运输咸(阳)—铜(川)线与陇海线接轨, 矿区专用铁路线梅七线(梅家坪—七里镇)直达矿区。 公路:公路运输与210国道及铜黄高速公路(铜川—黄陵)相接。 自然资源焦坪煤矿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林地、牧草等农业资源。 林业主要树种有油松、山杨、刺槐、侧柏、桐树、苹果、核桃、柿子、梨、桃等; 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党参、黄芪、柴胡、黄苓、连翘、丹参等; 境内现有野生动物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规定的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麝和水獭3种,主要野生动物为中华鼢鼠、花鼠、岩松鼠、艾虎、水獭、草兔、野猪、狍等;禽类动物10目23种,主要有石鸡、环颈雉、喜鹊、鸢、楼燕、啄木鸟、杜鹃、麻雀等; 焦坪煤矿已查明矿产多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焦坪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南临铜川矿区,北接黄陵矿区,地质储量11.94亿吨,可采储量7.98亿吨,矿井呈东西横向点布,长达100多华里,号称“百里煤海”。是铜川矿务局两大自然矿区之一。主要生产焦煤、瘦煤、长焰煤和不粘煤等品种,供应省内电厂、华中、华东电网及其它工业用户和民用。 焦坪煤矿与同属焦坪矿区的陈家山、下石节生产能力660万吨,生产的长焰煤、不粘煤,为优质动力煤。 旅游资源玉华宫是焦坪煤矿最负胜名的旅游资源.近些年已开发成中国西部唯一集皇家避暑行宫、高僧成佛地、度假和冰雪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地处焦坪煤矿北部。 玉华景区千顷松涛,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深秋凉爽宜人、红叶似火;隆冬,玉树梨花。景区平均气温比西安低摄氏10-12度,素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美称,是避暑、度假、度假、疗养的好去处。玉华宫是盛唐帝王的行宫,唐高祖李渊建“仁智宫”,唐太宗李世民扩建为五门九殿,改称“玉华宫”。唐代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完成了20万颂的大般若经巨著,于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圆寂于此。现有速成院玄奘手制石雕佛足印、石雕金刚佛座等珍归文无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珊瑚谷(西宫)、郭玉沟(东宫)佛翕石窟、佛雕石刻遗址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如今古代宫殿(寺院)遗址保存完好,已先后出土了玄奘亲制佛门至宝金刚座、佛足印石和佛头像等国宝级文物,珍藏有玄奘大师亲笔所撰“佛迹记”(中国唯一)和杜甫、魏源等历代文人墨客描述玉华宫的诗词文章。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人口状况建矿初期,焦坪煤矿常住人口来自临近的宜君、富平、陕北以至河南、安徽、四川等临省移民.其中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时河南、安徽的灾民数量最多.这一现象在当时的铜川市非常普遍.以至于当地的"官话"之一是河南话. 焦坪煤矿鼎盛的八十年代,常住人口应在数万人.其中大多数矿工家属及其子女因迁移户口问题不在当地户籍册中,这种现象大约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陆续解决. 截止2008年,焦坪社区现有退休职工4470多人、伤病亡职工遗属近1200人、集体工1100多人、六十年代下放的职工近100人. 文化人文作为铜川矿务局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煤矿.焦坪煤矿曾拥有文化宫、电影院、图书馆、矿工乐园等文化设施.是方圆百里范围内的文化中心. 焦坪煤矿曾拥有子弟小学三所,子弟中学两所:焦坪煤矿第一小学、焦坪煤矿第二小学、焦坪煤矿第三小学、焦坪煤矿第一中学、焦坪煤矿第二中学.出现了优秀教师石跃晋等.为矿区子弟及周边农家子弟培育了大量可造之才. 1958年,在焦坪煤矿简陋的工棚里诞生了一首传唱全国的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不知从什么途径,雷锋在日记中摘抄了这首诗。雷锋牺牲后,《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了雷锋的日记发表出来。这首小诗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朱践耳见到后,谱了曲,由才旦卓玛首唱,一时红遍大江南北。1997年5月9日,姚筱舟、朱践耳、才旦卓玛这三位《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合作者在跨越34个春秋之后,终于头一次在“上海之春”第十七届音乐会开幕式上相见。词作者姚筱舟就是陕西铜川焦坪煤矿的一名技术员(姚筱舟在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作了28年,1984年调铜川矿工报社任编辑,1992年冬离休). 焦坪年表以下部分资料由网友:梦回凤凰山 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公元前5000至前4000年 据史料记载,铜川地区用煤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是新石器时代;用煤铸冶的历史为汉代,是时铜川地区为铸兵器之地。今玉华汉代铸冶场遗址发现用煤冶铁后留下的炉渣。 公元前212-210年 秦始皇35 年(公元前212 年)令蒙恬负责修建秦直道.到始皇37 年(公元前210 年) 全线竣工,自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至云阳(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宫(秦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 为直道起讫点,全长1800里。其中子午岭上一段经过马栏,马栏地处焦坪西约三十公里处。 公元206年至220年 据史料记载:铜川矿区在汉代(前206至公元220年),开始用煤铸冶兵器,今玉华汉代铸冶场遗址发现用煤冶铁后留下的炉渣。 公元624仁智宫扣押太子事件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五月高祖李渊于玉华山凤凰谷(位于焦坪北部)建仁智宫。仁智者有山有水也。当时建宫目的除避暑外还有军事上的需要。唐初国家还不稳定内有徐圆朗、刘黑闼等起义军群雄割据外有突厥不断入侵。这些内外军事力量又时有联结造成局势动荡不安。特别是北部强悍的突厥不时侵扰关中严重危胁着京城长安的安全。为此李渊决定在京城附近的几个咽喉要道扩建和兴建军事要塞与避暑合一的山宫;遂分别在颁 州(今彬县一带)建仁寿宫、终南山建太极宫(隋为大兴宫)、宜州建仁智宫。 仁智宫建造一月而成,正当仁智宫建成之际,李渊便带着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两个皇子首次来仁智宫避暑。此时留守长安京城的皇太子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已相当激烈。在这一斗争中四子元吉是长子建成的帮手。李建成独守京城认为天赐良机便指示亲信庆州都督杨文干暗招勇士送往京城;自己又将事先备好的兵甲派郎将尔朱焕和校尉乔公山给杨文干送去让其在庆州起兵与长安互相接应。不料尔朱 焕和乔公山行到 州因怕犯罪而改道玉华山到仁智宫向李渊告了密。接着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也赶来向李渊禀报此事。 李渊闻变震惊立即派司农卿宇文颖飞骑传召杨文干。而宇文颖素与李元吉交厚即暗将此事密告之。元吉大惊反令其飞告杨文干。文干一得急讯便抢先下手庆州起兵袭陷宁州驱掠吏民自据于百家堡。李渊又急发手诏命令太子李建成速来仁智宫面君。太子一见手诏吓得颤做一团。当此紧急关头太子舍人徐师谟教建成无须迟疑立即据城起兵;而詹事主簿赵弘智则力持导议规劝太子速赴仁智宫谢罪求恕。李建成经过激烈的思虑终于听从了赵弘智的忠告。他从长安出发行不到60华里便将随从的大部分将士留在三原境内的毛鸿宾堡只带了十多骑人马惶惶不安地向玉华山驰去。 到仁智宫李建成一见父皇便跌倒叩头大哭奋身自掷认罪求恕几乎悔不欲生;但是李渊的怒气仍不见有稍微消解;当晚就将太子扣押在军帐派殿中监陈福严加看管只供给他粗食麦饭充饥。又因杨文干据守的庆、宁二州距玉华山不远李渊深恐暗兵猝发变生不测便当夜带领宿卫将士南行几十里潜避在凤凰山外。随后又有东宫官属将卒相继赶来护驾以30人为一队分守在帝帐四周。 第二天李渊一回到仁智宫就先令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亿师道 火速合剿杨文干;随后又同次子李世民商议大事。李世民安慰父王说:"杨文干不过是个无能小子地方官兵就可擒拿。即使漏逃只须派一员战将便可捉到不足过虞。"可李渊仍很焦虑地说:"并非如此简章呀!这件事牵连着太子恐怕响应的人多。你还得亲自去一趟成功后朕立你为太子。朕不能效仿隋文帝杀子的做法但可将建成封为蜀王。蜀兵脆弱将来建成若能听从你你就应当原谅他;如果不能听从你讨伐时也会容易些。"然而等到李世民讨平杨文干 以后李渊却并未兑现诺言而是允准了齐王李元吉各和几位皇妃为太子的说情听信了大臣封德彝为卫护太子所造的舆论遂改变主意仍将皇太子李建成赦放长安令其居守京城。对这件宫廷兵变大事李渊只是轻描淡写地指责为皇子间的不和而已;却将太子身边的几个官员流配边关。太子中允王 、太子左卫韦挺、天策兵曹杜淹都被发配到边远的州(今四川越西县)去。曾经轰动一时的仁智宫扣押太子事件便这样不了了之。不久李渊也从仁智宫起驾回京。 然而此后 第三年即武德九年(公元626)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一举除去了建成、元吉登上皇帝宝座。 公元647 贞观二十一年七月李世民下诏在仁智宫的基础上修建玉华宫。其时太宗虽不到50岁但由于操劳过度风疾缠身尤其是害怕暑热。虽有九成宫、翠微宫供其纳凉消夏但他仍觉其非小即热不能称心如意。因此以过精心选择李世民决定在宜州的玉华山再建一处既凉爽又宽敞的避暑离宫。这样一则可以在他多病的晚年好生享受一下人间的豪华,二则也可以为多年 跟随他的老臣们提供一处比较理想的避暑休养场所。对此虽有徐妃直谏反对他还是坚持下了《建玉华宫手诏》。在这一700余字的诏书中他向全国臣民说明营建玉华宫的必要性。说自己继承皇王大业统一国家是有巨大功劳的。尤其在救世安民方面也是无愧于前代贤人的。还说自己本想节俭从事却无奈因晚年 严重风疾而痛苦不堪。况且作为皇帝注重养性全生不公是"为私为已"而且已确实是"为国为民"的。因此太宗认为修建玉华宫志士哲人是不会说什么的。 附一:建玉华宫手诏(原文) 朕闻上代无为,檐茅而砌土;中季华用,戺玉而台琼。燥湿之致虽同,奢俭之情则异。朕承皇王之绪,执造化之纲,包万类於心端,图八纮於 目际。夷夏一轨,区宇大同,虽则德有劣於难名,道方参於至义。若乃制服垂裳之后,服牛羁马之君,弦弧剡矢之奇,运车浮舟之制,济时为美,功亦大焉。至若浩 浩九龄。炎炎七载,融山坼地,滔天襄陵,生人之艰劳亦极矣。彼数德者,功莫高乎吞狄;此两灾者,劳又甚乎裁宫。今虽菲食卑宫,有惭於曩哲;安人济难,不恧 於前贤。然而人皆轻见重闻,贵耳贱目。德虽微也。以其古而为大,功虽巨也。以其今而成小,不亦谬哉?每流鉴於前经,尝披怀而自勖。思所以收骄闲逸,卷欲除 华。而顷年已来,忧劳顿结,暨至兹岁,风疾弥时。嗟乎!济世之威,患攒躬而靡制;回天之力,痛沈已而难移。重以景炽流金,风扬溽暑,邅回几席,旭暮增劳。 俯仰岩廊,寝兴添弊,虽冀廓景延凉,荡兹虚惙。 近因群下之志,南营翠微,本绝丹青之工,才假林泉之势。峰居隘乎蚊睫,山迳险乎焦原,虽一己之可娱,念百僚之有倦。所以载怀爽垲,爰 制玉华,故尊意於朴淳,本无情於壮丽。尺版尺筑,皆悉折庸;寸作寸功,故非虚役。犹恐遐迩乖听,方舆怨咨,非其乐劳人而竭力,好峻宇而雕墙。但以养性全 生,不独在私在己;怡神祈寿,良以为国为人。比者屡有征行,非无疲顿,前岁问罪辽左,去秋巡幸灵州,皆以翦害除凶,怀柔服叛,岂欲矜辙迹骋盘游而已哉。今 复土木频兴,营缮屡动,永言思此,深念人劳。一则以为惭,一则以为愧。何则?匈奴为患,自古弊之。十月防秋,人血丹於水脉;千里转战,汉骨皓於塞垣。当此 之疲,人不堪命,尚兴未央之役,犹起甘泉之功。今则毳幕穹庐,取为郡县,天山瀚海,分为苑池。去已往之长劳,成将来之永逸。譬迥一年力役,创此新宫,想志 士哲人,不以为言也。布告黎庶,明此意焉。 《建玉华宫手诏》下颁后太宗就令建筑大师阎立德本着俭约的原则设计营造。工期原计划为一年结果半年就竣工了。第二年即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二月太宗初次巡幸玉华宫时又令于珊瑚谷显道门内再添建紫微殿13间。至此玉华宫巍峨的"九殿五门"已构成壮观的宫殿建筑群落。"九殿五门"之名今可知其十三尚有一个门名仍待查寻。九殿是"玉华殿、排云殿、庆云殿、紫微殿、晖和殿、嘉寿殿、肃成殿、明月殿、庆福殿。五门缺一为:南风门、嘉礼门、金飙门、显道门。玉华宫的建筑规模及特色清代史料记载为:"谷地九顷";"匠人以为层岩峻谷元览遐长。于是疏泉抗殿仓山通苑。"《资治通鉴》记载:"上营玉华宫务令俭约惟所居殿(正殿玉华殿五间)覆以瓦余皆茅茨;然备设太子宫、百宫。"由此可见其概况。 玉华宫主体建筑"九殿五门"的基本方位据北宋史料记载当在今以玉华村为中心的大片谷地里。其基本布局为:以南边凤凰山山口到玉华村这条南北直线为中轴线;在东西流向的玉华河与中轴线交点北边即河北岸是南风门。南风自南山口可以直拂此门。由此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向的四座大殿:玉华殿、排云殿、庆云殿、肃成殿。中轴线两侧有金飙门和庆福殿显道门和紫微殿。中轴线东侧有嘉礼门和晖和殿嘉寿殿以及官曹寺等。明月殿的方位尚待查考。 公元648 贞观二十二年三月太宗又来玉华宫。养病游幸期间太宗所到之处遇见年迈老人和有病百姓就赏赐给谷物和绢帛.为了答谢参与建筑玉华宫的宜君县民和官吏以及从玉华宫苑中迁出的百姓唐太宗又发了一道诏书《玉华宫成曲赦宜君县诏》、对宜君县吏民根据不同情况奖酬各有差等;对死罪以下的囚徒全部赦免;对从玉华宫苑中迁出的百姓免去三年租赋。 附二:玉华宫成曲赦宜君县诏(原文) 昔周武庆天,克瑶台而靡处;汉高作极,获萯阳而不居。散服桃林,革命先於卜雒既迁疏枌社,创制肇于疏龙。朕御九成,有乖斯义,以兹抚 事,尤须改作。何者?文营仁寿,概日临云,炀起乾阳,衔珠带璧。比阿房而竞爽,犹且有加;拟倾宫而骋丽,全为具体。隋德云谢,其徵在兹。朕悼於怀,为日既 久,故违其侈义,显兹令辰。加以心怀济育,事切於肌肤,亟犯风霜,疾缠於腠理。每至隆曦届序,大火摛芒。虽对寒泉,如升头痛之坂;式居珍簟。若涉炎火之 林。繇是岳牧忧惶,公卿骇惧。累陈丹恳,请建山宫。历载既深,窃爱百金之费,详其至理,宜顺万姓之心。朕往冒兵凶,为黔首而忘己,今兹清暑,岂劳人而取 安。但以上奉宗祧,下宁兆庶。身非己有,不可自轻。敬思休摄之方,兼履古先之道,发明二指,创此一宫。即涧疏隍,凭岩构宇,土无文缋。木不雕锼,矫金铺以 荆扉,变绮窗於瓮牖,负扆协幽贞之赏,垂纩嘉遁世之情。振此冲规,方垂帝范。 今既成之不日,赖洽普天。宜顺发生,宏兹霈泽。可曲赦宜君县官及百姓并督作官人丁匠等大辟罪已下,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例。其营造监当官人量加品秩,及卫士以上并节级赐物,先在宫苑内住移出外者给复三年。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六月,在玉华宫避暑养病的唐太宗想到正在长安弘福寺冒着炎暑苦译佛经的玄奘法师便急忙下赦追召法师来玉华宫休养.其时玄奘49岁正当壮年; 但由于积岁劳苦健康状况不佳.暑天皇帝恩顾玄奘欣然应召立即起程赴玉华宫。途中 太宗不时派来皇使探望一再叮咛要徐缓行进不得使法师颠簸劳累。 这是玄奘第一次来玉华山。一到玉华宫唐太宗便在玉华殿热诚接见了他。君臣相见 十分欢洽。太宗说:"朕在京城苦于炎暑才来此山宫。这儿泉石清凉感到气力也好了一些又能办理国家机务了。朕念法师译经太苦因而遣召以相屈就。今日长途跋涉恐怕劳累了吧。"玄奘十分感激地说:"四海黎民依赖陛下而生存;皇上圣体不安国民尽皆 惶然。听说御驾驻銮玉华一切顺宜百姓无不欢喜。敬愿皇帝健康长寿永保德威。玄奘 庸品蒙召荷恩并不觉得劳累。"李世民深敬玄奘的才学和人品;交谈中他又继续三年前在洛阳宫的劝说。再次向法师敬重表示希望玄奘能脱佛还俗,留在朝廷共谋国政。但仍然被玄奘一番恢宏的议论委婉而坚决地谢绝了。唐太宗确实被折服了便很礼敬地说:" 法师既然志向坚定非常决心毕生普扬释教道朕也不便一意违拗。尚愿法师继续努力朕亦当助师弘扬圣教。 公元658 唐显庆三年正月玄奘自洛阳随御驾返回长安奉旨徙居新建 的西明寺译经。在自印回国后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玄戕 见到唐以前翻译的一部大经-----大乘教的根本大典《大般若经》残缺多讹久怀重译宏愿。至此遂决心将它重新翻译。但此经非同凡响而且部轴很大卷帙浩繁;而"京师人众竞来礼谒"印度、昌本等国一批批的遣唐使、学问僧纷纷前来求学就教庶务杂沓根本无法静译;加之年来冷疹重发迫感人寿无常很想到一个偏僻幽静的地方去安心译经。遂想起十年前曾去避暑休养过的玉华山那儿水绿山青绝无嚣尘幽静凉爽景色秀丽是个理想的译经场所。于是玄奘上表高宗请求去玉华寺完成译经大事皇帝允准后玄奘即向高宗呈上《谢得入山表》表示欢悦与感激的心情。 公元659 显庆四年(公元659)十月玄奘同翻经大德及其门徒、警卫等一行人奉敕从长安出发前往距京城近三百华里的宜州玉华山。法师二次来玉华一则可了却毕生译经大愿二则是胜地重游。一路颠簸跋涉不多日就达玉华。玉华寺寺主慧德法师奉旨隆重迎接将玄奘法师安置于肃成院歇息。其供给诸事一例仍如京城。玄奘一到玉华寺稍事休息就着手译经。他用两个多月时间一边翻译其他小经 一边为翻译《大般若经》做好充分准备年底一切就绪。显庆五年大年初一玄奘法师正式起首翻译《大般若经》。 公元643 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肃成院日夜翻译不辞劳苦用了将近四年时间终于在龙朔三年(公元643)十月二十三日译完这部二十万颂、四处十六会的煌煌大典。玄奘到玉华寺的整整四年中除译此《大般若经》外还翻译了《成唯识论》、《辩中边论》、《唯识十二论》、《品类足论》等多部佛经。翻译中法师唯恐自己因身体衰弱而译不完《大般若经》经常勉励译场诸僧说:我"必当卒命于此伽蓝"而此"部经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直至大经译就巨功告成玄奘法师才合掌欢喜告诉众徒说:"此经与玉华有缘。玄奘能来玉华寺这是经的力量。往日在京城时诸缘牵乱那儿有个了结呢。今天幸能得以终讫这桩大事全靠诸佛冥护龙天拥佑。此此以乃镇国之巨典人天之大宝诸位徒众应当欢舞庆祝。 就在玄奘译成《大般若经》的当天十月二十三日玉华寺举行了隆重的请经和庆祝仪式。玉华寺的众僧和译场的全体大德志士将刚译完的巨著佛经从肃成院奉请到嘉寿殿由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亲自主坛精讲。玄奘说:"《大般若经》自身记载此一方人当有乐受大乘教者;只要国王大臣、四部徒众书写受持、读诵流布都可以重生天上终究解脱。既有此段重要文字自然不可以缄默无言。"又说:"此经在西域多秘而不传今译来非易也。" 《大般若经》译完玄奘就累倒了。静养了将近一个月十一月二十二日玄奘法师将亲自撰写的一份奏表----《请御制大般若经序表》使高足弟子社会窥基奉进给高宗皇帝。唐高宗即令通事舍人冯义于长安蓬莱宫宣敕垂许。但高宗的这一御制经序至今未见其文尚有待搜寻。 公元664 麟德元年(公元664)二月五日半夜玄奘法师安然告辞人间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终年65岁僧腊五十二。富有意味的是玄奘出生于河南偃师的凤凰谷又去世于铜川玉华山的凤凰谷;死后遗体火化有如凤凰于火中得以永生。此虽巧合却甚有趣。二月七日坊州刺史窦师伦表奏玄奘噩耗。高宗闻讯为之罢朝迭声恸叹:"朕失国宝矣!"言罢呜咽百官流涕。 仁智宫存在二十三年;而玉华宫自贞观二十一年始建至永徽二年废宫为寺仅存在四年。然而时短而事非天竺方士制药、玄奘奉诏避暑、太宗御制以序、太宗飞白玉华、宰相养疾病故等都在玉华宫。又由于其为名帝唐太宗的避暑行宫故其名声颇大几有前掩仁智后遮佛寺之势。以至陕西省玉华山风景名胜区不以仁智宫和玉华寺命名而以唐玉华宫命名原因就在此。 公元1100年左右 北宋元符、建中靖国年间,陈炉镇和玉华焦坪矿区玉华窑开始用煤烧陶瓷。1975年发掘发现在玉华窑窑址周围“炉灰、煤渣、瓷片等遗物的堆积厚度约1.2米”。 1121年 宣和3年,焦坪矿区露头煤自燃,经久不息。宋人张珉游矿区玉华宫遗址,作《玉华宫记》,述其壮观。 1206--1368 元代,焦坪矿区有了煤井具体位置和综合利用记载。 约1365年 铜川煤炭正式开采约在元代,明、清时期已有多处小煤矿,主要分布在陈家河、市区大同沟,多用于陶瓷烧制。1898年,耀同驿路筑成,为同官煤外运创造了条件。1946年,同官立案煤矿55家,其中铜川矿区43家,焦坪矿区12家。是年2月,西北地区调查所派人来焦坪对煤炭储量进行初步调查,发表了《陕西.宜君、焦家坪煤田地质报告》,为焦坪矿区煤炭规模开采奠定了基础。 1957年 1957年1月8日,公私合营的焦坪新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14名矿工遇难,焦坪立井封闭报废,铜川矿务局局长白占玉、总工程师潘焕隆带领救护队参加抢救。拉开了前河露天矿开采的序幕。焦坪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的父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山沟里,扎下了根。 1958年 10月 陕西省工业厅将公私合营焦坪煤矿交给铜川矿务局管理,改为国营企业。改为国营企业的焦坪煤矿,工人当家作主,激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 1958年10月25日,在全国、全省“大跃进”、“高指标”的强烈影响下,焦坪煤矿遍地开花,新开了西北塔、东北塔、石头坡、蛤蟆咀等10个露天矿,放出日产原煤1.16万吨的“卫星”;11月6日,焦坪煤矿放出第二颗“卫星”,日产原煤3.36万吨。书写了焦坪煤矿辉煌的一页。 1959年2月 铜川市焦坪煤矿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全长35公里。 是年9月,“七一”煤矿建成投产,年设计能力15万吨,1964年并入焦坪煤矿,1966年底采完报废; 1961年 3月铜川焦坪煤矿,架空索道正式建成运行,全长4.5公里,设计年运煤能力60万吨。1977年8月铁路贯通,架空索道随之拆除 5月铜川焦坪煤矿姚筱舟诗作《唱支山歌给党听》,在《西安工人文艺》刊物上发表。收入诗集《新民歌三百首》。此诗1961年5月被雷锋抄入日记后,经上海市音协副主席朱践耳谱曲,很快在全国传唱,久经不衰。 1964年 7月15日 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露天坑上邦发生剧烈滑动,走向长度400米,面积达2万平方米,滑动体约12万立方米。 1965年5月7日,煤炭部报请国家经委批准,决定以铜川矿务局现有机构为基础,成立渭北煤炭工业公司。编制300人。公司管理铜川、蒲城、韩城等矿区,隶属煤炭部领导。焦坪矿的上级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 1966年8月27日,焦坪煤矿改为工农兵煤矿。是年11月工农兵煤矿东北塔平峒开始兴建,年设计能力45万吨。 1967年,渭北煤炭工业公司两派发生大型武装械斗,死亡人数10人。惊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支左部队,对渭北煤炭工业公司及所属单位实行军事管制。11月9日,中共中央发文,着手解决铜川问题,决定由兰州空军部队抽调一个团(约2000人)、解放军21军、铜川武装部等派干部参加,组成铜川市及渭北煤炭工业公司军管会,对市矿实现军管。因工农兵(焦坪矿)是武斗重灾区,兰空部队的大部住在焦坪青龙山,并在青龙山开起来煤矿。 1968年11月,工农兵(焦坪)煤矿革委会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轻率立案,大搞逼、供、信,造成一起“反共救国”假案,涉及铜川、西安、宜君、黄陵等地30多个单位313人,其中部58人。受害人被公开揪斗和隔离审查,致死6人。此假案于1978年彻底平反。 1968年,渭北煤炭工业公司改为渭北煤矿,并将干部“学习班”设在工农兵(焦坪)矿青龙山阳沟,原渭北煤炭工业公司大部分干部进了“学习班”。不久迁至蒲城罕井,改名为全国有名的“五七干校”。假案、冤案源于此。 1969年5月16日,工农兵(焦坪)矿东背塔平峒移交生产,年设计能力45万吨。至此,工农兵(焦坪)矿由原来的一个前河露天井口生产,为两个井口生产,为实现焦坪矿年产量100万吨奠定了基础。 1970年3月,渭北煤矿革委会改为铜川矿务局革委会,工农兵(焦坪)煤矿,改为焦坪煤矿。下石节、陈家山矿开始动工建设。中国煤炭科学院与铜川矿务局协作,在陈家河、焦坪矿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试点。 1971年5月31日,燃化部和陕西省、长庆油田指挥部、西安煤研所等有关人员,来到焦坪煤矿研究煤油气共生矿体开采问题。 1973年4月,李先念夫人林佳楣一行来铜川矿务局视察工作,参观了矿务局工程处和焦坪煤矿托儿所、医务所。 1973年8月24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张铁民任中共铜川市委书记,兼任中共铜川矿务局委员会书记。是月,驻矿及所属各单位军代表相继撤离矿区。 8月底,梅七(耀县梅家坪至黄陵七里镇)铁路通至焦坪煤矿的前河车站,全长73公里,开始运营。修建这条铁路共投资32160万元。年运输能力550万吨,本月开始营运. 1974年4月,焦坪煤矿前河露天七号电铲组,被铜川矿务局党委授予“硬骨头电铲组” 1975年 5月11日 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前卫斜井早8时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死101人。煤炭部副部长邹桐及省、市、局领导,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处理善后工作,总结事故的严重教训,恢复生产,并对直接责任者进行了处理。 1976年 1月铜川焦坪煤矿露天进行洞式大爆破,总装炸药量284吨,一次松动土石方42.6万立方米。 1977年 1月 10日至25日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全省工业学大庆会议,选出了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和个人。铜川、韩城、澄合、蒲白矿务局、铜川基建公司和焦坪煤矿、上峪口煤矿、西安煤矿机械厂、铜川基建公司四处一队、李家塔煤矿六采区集体代表各1名。个人代表是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徐殿明。 8月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人汪广平,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于12日至18日出席了大会。是铜川矿务局也是焦坪矿出席全国党代表大会第一人。 1978年 1978年5月,在焦坪矿卫生所的基础上,成立了焦坪煤矿职工医院,病床120张,医疗卫生人员定员134人。 9月20日 铜川焦坪煤矿露天再次进行洞式定向爆破。装药295.5吨,一次松动土石方51万立 方米。 10月铜川焦坪煤矿青年工人刘俊才当选为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1年 陈家山煤矿专用线,全长8.47公里,下石节煤矿专用线,全长3.65公里,崔家沟煤矿专用线,全长3.9公里,焦坪煤矿专用线,全长1.4公里建成运营。 1981年 9月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共产党员、女工程师赵西英,帮助素不相识的新疆水泥制品厂维族工人吾买尔江妻子阿衣夏木,住进西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并前往医院探视,情同亲姐妹,一时被新疆、陕西两省(区)传为佳话。 1983年 3月8日 铜川焦坪煤矿俱乐部被评为“全国煤矿系统先进俱乐部” , 并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荣誉称号。 8月29日 南方姑娘邝晓琴,不顾世俗偏见,千里迢迢由湖南省新田县来到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自愿和失去妻子带着三个孩子的残废矿工王九群结为伉俪。 10月 18 日至29 日,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东背塔平峒掘进一队队长王汉功,出席了全国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李家塔煤矿“五好家庭”标兵李英柯,作为全国总工会特邀代表,也出席了工会 “十大”。 1985年 4月20日 全国煤矿系统职工俱乐部经验交流会在铜川矿务局召开。焦坪煤矿职工俱乐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并再次评为全国模范俱乐部。 2008年10月20日焦坪社区水厂供水改造工程立项,矿务局一期投资2000万, 2009年3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0明年完工。这是一项造福焦坪人民的一项民心工程。 2009年焦坪玉华小区建成,首批拆迁户入住。标志着焦坪居民居住状况的整体改观的开始。后续老建筑的拆改仍在继续,俱乐部,矿工乐园,老新华书店均成为历史。虽有部分问题存在,但整体上百姓得到了实惠。 2009年末,政府出台对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实行一次性缴费可每月领取生活费办法,焦坪地区正在进行,估计2010年初参保人员可能领到生活费。解决了大量非国企老人的养老问题。 焦坪名人曾经在焦坪煤矿工作的所有劳动者 作为在这块土地的开拓者,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汗水和热情,很多人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每个人都是焦坪名人。 孙育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从礼泉县来到铜川矿务局焦坪工作,工作之余他陆续创作了大型豫剧《枫林湾的笑声》、歌舞剧《秦汉雄风》等戏剧、小说、散文近32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以南方姑娘邝晓琴,不顾世俗偏见,千里迢迢由湖南省新田县来到焦坪煤矿,自愿和失去妻子带着三个孩子的残废矿工王九群结为伉俪的事迹为素材而创作的电视剧《湘竹情》在全国播出后,获中国首届“乌金奖”三等奖。目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了30余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选《故里人物志》。 姚筱舟 1958年,在焦坪煤矿简陋的工棚里诞生了一首传唱全国的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不知从什么途径,雷锋在日记中摘抄了这首诗。雷锋牺牲后,《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了雷锋的日记发表出来。这首小诗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朱践耳见到后,谱了曲,由才旦卓玛首唱,一时红遍大江南北。1997年5月9日,姚筱舟、朱践耳、才旦卓玛这三位《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合作者在跨越34个春秋之后,终于头一次在“上海之春”第十七届音乐会开幕式上相见。词作者姚筱舟就是陕西铜川焦坪煤矿的一名技术员(姚筱舟在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工作了28年,1984年调铜川矿工报社任编辑,1992年冬离休). 胡振华 印台区新街法庭庭长,生于1963年2月,江苏丰县人。因父母在焦坪当矿工,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1982年12月,他成为崔家沟煤矿的一名干警;1985年3月,被借调到当地法庭;1987年11月,一纸调令让他回到地处家门口的新街法庭。从1996年至今,他办结的案件无超审限、无发还重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调解多、判决少,二审维持多、发改少、效果好,公信度高”的路子。近3年来,他亲自办结案件215件,其中调解结案162件,调解率达到了75%,居全市法院系统办案率前茅。他领导下的新街法庭,实现了“队伍管理零违纪,案件质量零差错。为确保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使容易诱发新矛盾产生的案子得到很好地处理,为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他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实用而有效的“具五心(真心、诚心、耐心、细心、尽心)”、“用五法(真情关爱法、批评教育法、滴水穿石法、类比借鉴法、巧妙刺激法)”的工作方法,使调解工作贯穿于诉讼案件的全过程,达到了“案结事了”的理想目的。 常宇宏 60年代由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分到焦坪,70年代末调离。主要作品:电视连续剧《李信与红娘子》的主题歌。 雷金锁 矿务局的理论权威,以前在铜煤建安公司工作,目前调到陕煤化建设集团任综合部部长。 建筑风貌焦坪煤矿地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其土质接近于黄土.在最初建矿初期,矿区提供不了足够的职工宿舍,矿工们因地制宜,采用黄土自建家园.其结构形式相当于简易的土坯房.即用几根四十厘米长的横杆将长约两米,宽约四十厘米的两块厚木板连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空腔,其间填满黄土,用特制的铁夯夯实,制成墙体的一段.取下墙板,交错布置在上一成型墙体的上面,如此往复,房屋的墙体建成、上覆木梁、木檩、荆笆、瓦片即成一处新居. 这样的土打墙建筑冬暖夏凉,经济实惠,是陕西中部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六七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解决了矿区百姓的居住问题.当地人在墙体内外涂刷白灰,在前后院栽植蔬菜瓜果.展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天人和一的思想.是那是矿区的特色景观. 九十年代,这种建筑随着矿区建设水平的提高逐渐被混凝土建筑所代替.2008年开始,国家拨专款对焦坪沉陷区进行改造,新的住址小区陆续再见,09年底第一批拆迁户已迁入新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