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蕉果
释义

简介

蕉果

(《本草求原》)

【异名】蕉子(《桂海虞衡志》),香蕉(《纲目拾遗》) 。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植物形态】甘蕉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果实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维生素A、B、C、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叶含少量鞣质及纤维素11.55%。

药理作用

果肉中含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产者,含5-羟色胺在10~15微克/克据测定,乌干达所产之香蕉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为2微克/克,5-羟色胺为16.2微克/克。每日食入5-羟色胺10毫克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如食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在测定尿中吲哚或儿茶酚胺时,不应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对豚鼠的保泰松诱发性胃溃疡,有预防(同时服用)或治疗(服保泰松后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5-羟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缓和刺激的原故,它无抗胆碱作用,也无中枢抑制作用。芭蕉树叶及茎干的液汁(含5-羟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及大鼠十二指肠,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压,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干叶、茎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质可能是Musarin。

性状功效

【性味】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冷。"

②《纲目》:"甘,大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寒,微涩。"

【功用主治】清热,润肠,解毒。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

①《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毒;干者解肌热烦渴。"

②《纲目》:"除小儿客热。'

③《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炖熟食。

【选方】治痔及便后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热,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