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降雨集中期 |
释义 | 释义:形容夏季降水集中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在5-10月,在我国季风区的一定的范围内持续出现大到暴雨。它的特点:降水时间较长,降水范围更加集中,强度普遍较强。 过程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造成雨带南北位移的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它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夏半年,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空气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降雨带。而由于冷暖空气势力均衡,于是便在副高北侧长时期的集中出现强降雨天气,由此进入降雨集中期。 在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之间,雨带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由此华南进入降雨集中期,也称为华南的前汛期。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直到日本南部都将进入雨季,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结束,进入盛夏。由于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8月底或9月初,副高开始南退,雨带随之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 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如若出现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长期停滞江南地区,易造成江南地区洪涝灾害,而我国北方地区则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地区则易出现干旱。 区别区域梅雨的认定,就降雨本身的标准而言,是由上海、南京、武汉、芜湖、九江这五个代表站来确定雨日和梅雨期。若某日五个站中至少有两个站雨量不小于0.1毫米,且五个站日降雨量累加不小于10毫米,为一个雨日;有6个以上雨日,五个站日降雨量大于25毫米,为一段梅雨期。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东亚大气环流逐渐不稳定,梅雨天气逐渐开始不规则。时常出现“早梅”、“晚梅”、“空梅”、“短梅”等。“入梅”和“出梅”的时间变化过大,降水时间偏短,降水范围更加集中,强度更强。因此有些地方在预报梅雨的观念随之淡化。而更多的采用“降雨集中期”来代表某一地区长期的强降雨天气。 特征(1)降雨集中期主要集中发生在5—8月汛期期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夏季的降水和暴雨深受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范围的雨季一般开始于夏季风的爆发(华南要早一些)而结束于夏季风的撤退。降雨强度和变化与夏季风脉动密切相关。 (2)暴雨强度大,极值高。如果与相同气候区中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暴雨强度是很大的,不同时间长度的暴雨极值都很高。如5分钟的暴雨极值是531 mm(陕西梅桐沟,1971年7月1日),1小时暴雨极值是1983 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24小时降水极值是1248 mm(台湾地区,1963年9月10日),虽然这些值并没有打破1870 mm/(24 h)的世界记录(西南印度洋,留尼汪),但比类似气候区(如美国)的记录要大得多。如美国的24小时降水极值是983 mm(佛罗里达州)。 (3)暴雨持续时间长。我国暴雨持续的时间从几小时到63 d,有人认为1896年的梅雨达到了65 d。主要暴雨长度是2 d到一周。暴雨的持续性是我国暴雨的一个明显特征,无论是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暴雨都有明显的持续性。 (4)暴雨区的范围大。我国暴雨区的大小一般划分为四类,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和特大范围暴雨,它们影响的范围依地区和暴雨强度差异而不同。根据各地区四类暴雨的统计,在北方(华北,东北,西北)以局地暴雨频数为最多,如东北地区,一般可达71%~88%,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大多数暴雨都是局地性的或小范围的。西北西部,局地性更强。在北方特大范围暴雨出现的次数为10%以下。在华北的半湿润气候区,特大暴雨的面积可达10~20万km2。雨带多呈南北向或西南—东北向,其面积接近长江流域的暴雨区面积。长江流域的暴雨区面积在全国是最大的,雨带多呈东西走向。1954年和1998年特大持续性暴雨仅600 mm以上的雨量区就覆盖了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面积在几十万平方千米,1991年的江淮流域特大暴雨面积也达十几万平方千米。因而江淮流域的暴雨区不但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强度大,是世界上位于副热带季风区著名的暴雨区之一。在华南,暴雨区以区域性暴雨居多,特大范围暴雨也不少见,它们主要由冷锋和热带系统(如台风或热带低压)造成。 降雨分布特点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的年总雨量分布得极不均匀。东南沿海地区年总降水量可达2000 mm以上,而西北地区普遍在200 mm以下。总体而言,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但各地的降水特点又有明显差异。 总体来说,我国各地区的年降雨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无论年总降雨量的多寡,我国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并且越往西和北,降雨就越集中。所谓雨季,就是指降雨集中期,因而夏季是我国最主要的雨季发生时期。 其次,全国大部地区的年降水表现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但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华西地区的年降水量表现出了多峰型分布,除夏季外,春季和秋季的降水也非常显著,在不同地区造成了雨季的持续。 其中,华南地区为典型的双峰型降水,主峰值出现在6月中旬,峰值雨量平均超过50 mm,被称为华南前汛期雨季。随后,雨量迅速减小,并于7月中下旬降到谷值。到8月中旬,降雨会再次活跃而出现次峰值,称为华南后汛期雨季,该雨季主要由热带气旋的活动影响造成。两次降雨峰值之间大约间隔一个月。虽然华南的春雨和主峰值之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断,但该地区的春雨是非常显著的,春季降雨量(3—5月)可占年总雨量的35%,与夏季(6—8月)的38%基本持平。 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在一年中出现了三个峰值,对应的时间依次为:5月中上旬,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分别代表了春、夏和秋三个季节的降雨盛期。长江中下游的春雨非常显著,整个春季的降水能占年总降水的32%,且降水在长江三角洲尤其明显,雨量仅略小于夏季峰值。其夏季主峰值为梅雨雨季。而第三峰值同样由台风或季风雨带南退时在长江流域停滞造成,平均雨量较小。 华西地区也为双峰雨型,降水的两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初和9月初。两次峰值之间的间隔较短且雨量差别小,降雨次峰值反映出非常显著的秋雨现象,一般认为秋雨由冷空气活动造成,雨量不大,但雨日多。 降雨区域性特点:华南前汛期:我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湖南、江西南部和海南统称华南,每年受夏季风的影响最早(4月前后),结束最晚(10月前后),汛期最长(约4~9个月),由于影响降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不同,通常有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之分。前汛期受西风带环流影响,产生降雨和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面、切变线、低涡和南支槽等。暴雨历时最短的不足1d,长的可达5~7d。暴雨强度很大,24小时雨量在200~400mm是很平常的,特大暴雨可达800mm以上。根据多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华南地区历时最长的特大暴雨几乎都发生于前汛期。 江淮初夏梅雨期:每年初夏时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至日本南部这一近似东西向的带状地区,都会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降雨带,形成降雨非常集中的特殊连阴雨天气,其降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暴雨过程频繁,是洪涝灾害最集中的时期。因此时正是江南特产梅子成熟之际,故称“江淮梅雨”或“黄梅雨”;又因梅雨期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衣物、食品等容易霉烂,故又有“霉雨”之说。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开始,称为“入梅”;7月上中旬结束,称为“出梅”。但是,每年入梅和出梅时间的早晚、梅雨期长短以及梅雨量大小的差别很大。一般梅雨期可持续25d左右,最长的可达60d以上,而最短的只有几天。若连续降雨日不足6d,则称为“空梅”。 北方盛夏期:江淮梅雨结束后,7月中下旬我国的主要降雨带北跳至华北和东北一带,北方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由此造成这些地区暴雨的频繁发生。很多影响大、致灾严重的特大暴雨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如:1975年8月河南特大暴雨、1963年8月海河特大暴雨、1953年8月辽河大暴雨和1981年7月四川盆地大暴雨等。这个时期发生的暴雨具有显著的特点:强度大,降雨范围比较集中,24小时最大暴雨量一般可达300~400mm,在山地迎风坡甚至可达2000mm以上。 华南后汛期:这一阶段的暴雨主要由热带气旋造成,而受影响的主要区域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热带气旋暴雨是造成我国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重要因素。根据1951—200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平均为15.5个。且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主要在西北太平洋(包括我国南海地区)上生成。热带气旋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我国很多特大暴雨都是由热带气旋或受其影响造成的,如1967年10月,台湾省新寮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1天的暴雨量就达1672mm。并且,热带气旋深入内陆以后也会产生暴雨,导致严重灾害。1975年8月河南林庄特大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风影响,暴雨雨量1060.3mm。 华西秋雨季:每年9—10月,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向南撤退,大陆地区陆续进入秋季,降雨明显减少。但在我国西南部,包括陕西、甘肃南部、云南、贵州、四川西部、汉江上游和长江三峡地区在内的华西地区,出现了第二个降雨集中期,称为“华西秋雨期”。此间也会出现暴雨,暴雨中心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一带,降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而降雨强度一般。 西北暴雨:西北地区多数地方年降雨量少,日降雨量达到50mm的机会也很少,特别是新疆,80%的测站从未出现过日雨量50mm以上降水。因而,按日雨量计算,西北很难达到通常定义的暴雨或特大暴雨的标准,暴雨极少。但实际上,由于西北地区容易出现相对较强的短历时暴雨,因而经常发生暴雨危害,会引起地面径流沿坡沟地形迅速下泻,汇集成局地洪水和泥石流。因而,西北各省区都根据各自的经验重新划定对当地有影响的强降水日雨量作为暴雨标准。西北地区大到暴雨(日雨量≥25mm)降水频数自东南和西北两方面向中间减少,新疆东部最少,并且有向山脉附近集中的趋势,但山区暴雨并不向山顶集中。 我国东部的主雨季具有明显的区域一致性,呈带状自南向北相继开始,达到盛期,最后结束;而西部的主雨季则表现出了很强的局地性。大体上看,我国西部的西北和东南地区雨季开始早,而东北和西南地区雨季开始晚。主雨季达到盛期的时间分布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特点。而就主雨季的结束时间看,北部早而南部晚。包括西藏中东部,四川中北部,甘肃南部,陕西等地在内地区的主雨季最晚结束。我国西部主雨季的持续时间较长,大都在10候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4候。主雨季的雨量占到全年雨量的40%以上,一些地区甚至达到6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西部降水比较集中,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我国华西地区(包括四川、甘肃南部和陕西等地)的降水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秋雨现象显著。从区域平均的气候逐日降水序列了解到,该地区的降水也成明显的双峰形态分布,第一峰值出现在37候(6月30日—7月4日)左右,第二峰值出现在约49候(8月29日—9月2日)。该地区的双峰雨型还表现出了两个峰值之间降水中断较不明显且雨量差别小的特点。一般认为秋雨由冷空气活动造成。 降雨条件暴雨一般发生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其时间尺度从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空间尺度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而形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又是处于天气尺度系统内,两者通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上两类天气系统的集合系统称为降水系统。 降水系统中降水的形成和强度主要与6个条件有密切的关系:(1)水汽分布和供应;(2)上升运动;(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4)风的垂直切变;(5)云的微物理过程;(6)地形。 (1)水汽分布和供应? 为了使暴雨得以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计算表明仅仅依靠降水区气柱内所含的水分是不够的,即使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全部降下也只能达到50~70 mm的降水量。但是暴雨的降水量,尤其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降水率十分强,每小时可达100 mm,因而必须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对于持久性的暴雨,要求水汽有源源不断的输送,以补充暴雨发生不断耗损的水汽量,这种水汽输送,需要特别有效的机制能在较短时间内在更大范围内为暴雨区收集所必需的水汽量。 (2)上升运动?降水是发生在空气的上升运动区,地面或低层的空气只有通过抬升才能达到饱和,从而产生凝结,降落下来成为降水。对于天气尺度而言(如锋区、温带气旋、高空槽前部、副热带高压边缘等)上升速度只有100cm/s。由这种上升速度引起的降水量约为100~101mm/24 h。因此只靠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运动不能引起暴雨,事实上也很少观测到上千千米的暴雨区,在水平尺度为100~300 km的中尺度系统中(如中尺度辐合线、飑线、中尺度低压等)上升速度比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速度大一个量级,达到101cm/s。由这种上升运动引起的降水量大约101mm/h,达到了暴雨的强度。对于积云尺度的小尺度系统,由于其上升速度可达102cm/s,其所造成的降水强度约102mm/h,达到了大暴雨的量级。因而在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中,同暴雨直接有关系的是中、小尺度上升运动,因而中小尺度系统是直接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但大尺度的上升运动为中小尺度上升运动的形成和增强提供了必要的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因而大尺度上升运动的存在是暴雨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 (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对流性暴雨是一种热对流现象。大气中有两种类型的对流:垂直对流和倾斜对流。它们形成的暴雨系统形态有明显差别,前者多形成暴雨雨团、强风暴单体、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等,后者主要形成与锋区有关的对流雨带。垂直对流和倾斜对流在物理条件上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依靠大气的层结稳定度,后者除层结稳定度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动力不稳定条件。 (4)风的垂直切变?风垂直切变对局地强风暴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由于强风暴也是引起暴雨,尤其是突发性暴雨,因而风垂直切变也是影响暴雨的重要因素之一。 (5)云的微物理过程?由于地形和不同尺度天气系统或云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自然的播撒过程,从而使降水增强,形成暴雨。由于地形的作用,在山前形成大范围层状云,其中有许多小雨滴,如果积雨云由海上或其他地区移入到这片层状云区,可以形成积雨云与层状云共存的混合云系,两种云系不同大小的雨滴将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播撒过程。积雨云中前部流入的强上升气流将携带其中的大雨滴向上,通过0℃层后转化为冰晶或雪晶,也有一部分成为过冷水滴,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滴表面的饱和水汽压,积雨云中的水汽将凝华到冰晶上,使冰晶增长,由于积云雨上部的水汽减少,过冷水滴将蒸发以补充水汽,结果发生由过冷水滴向冰晶的迅速转化(这种不稳定也被称为胶性不稳定)。通过这种方式增长的大冰晶一部分随上升气流被带到云砧区,在那里下落,通过零度层后变成大水滴,以后又落入到低空的层状云层内,捕获在此层悬浮的大量小水滴而增长,最后下落到地面成为强降水。积雨云上面的另一部分冰晶则随后面的下沉气流直接落入层状云中,通过碰并过程迅速增长到大雨滴,也使地面降水增加,这种混合云不但在沿海地区山区迎风面可以观测到,在梅雨期,台风季也经常可以观测到,它使降水增幅形成暴雨。 (6)地形暴雨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夏季,我国各地大到暴雨日频数分布和雨量分布都受到不同尺度的地形影响,我国的大尺度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其间有东西向山脉(燕山、南岭等),因而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受地形抬升,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如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武夷山和燕山与南岭山地等。对于区域或局地尺度的暴雨,其雨量分布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它的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大行山脉的北端,两大山系在北京西北部相交,东南部是平原,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西部和北坡山坡上,这里是低层偏南风或偏东风的迎风面,气流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和地形引起的切变辐合线。?<!--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