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酱爆鸭块
释义

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适于滋补,是各种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人们常言“鸡鸭鱼肉”四大荤,鸭肉蛋白质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适中且分布较均匀。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中文名:酱爆鸭块

主要食材:鸭,笋

特点:味香且酥,色酱红

分类:川菜

口味:甜

食品材料

烧鸭块(300克)、笋块(40克)、甜面酱(20克)、黄酒(3克)、蒜末(3克)、姜(20克)、麻油(3克)、鸡汤(1匙)、白糖(少许)、葱节(30克)

制作方法

做法一

1、将烧鸭切成长1寸左右,宽4分的长方块,先放入旺火油锅内,把水分爆干取出。二、取笋块下锅,加甜面酱、酒、姜、蒜末等炒拌,再将鸭块拉入,葱节、糖和

2、鸡汤、再翻几下把汤收干,起锅时再放麻油。附注:此菜须火力,先用旺火,后用文火,使鸭块酥透入味。

制作指导1.烹调时加入少量盐,肉汤会更鲜美。

2.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用鸭子可制成烤鸭、板鸭、香酥鸭、鸭骨汤、熘鸭片、熘干鸭条、炒鸭心花、香菜鸭肝、扒鸭掌等上乘佳肴。鸭肉适于滋补,是各种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

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5.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6.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做法二

主料:

鸭架1个 大葱1棵 甜面酱1大匙

葱伴侣面酱1大匙 糖15克

制作步骤:

1、用小刀耐心点还能片出一大盘鸭丝,把鸭皮和鸭肉分开放。

2、大葱只留葱白,切成细丝,分成两部分备用;

3、将甜面酱和葱伴侣酱以1的比例兑好,在兑好的酱汁中加入糖搅拌。

4、锅中不放油,先把鸭皮放进锅中,外皮朝下,通过加热煸出鸭皮中的油脂;

5、然后放出其中一部分葱丝,出香味后将鸭肉倒入锅中,不停煸炒,直到鸭丝略微发干。

6、倒入兑好的酱汁,使鸭丝表面均匀地包裹住酱汁,然后将剩余的葱丝放入,翻炒两下即可出锅。

食品特点

味香且酥,色酱红。

营养价值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还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2.对于素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以及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食用须知

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

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

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1.据报道,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人很少患心脏病,原因可能是他们惯用鸭油、鹅油做菜。

2.识别注水鸭:注过水的鸭,翅膀下一般有红针点或乌黑色,其皮层有打滑的现象,肉质也特别有弹性,用手轻轻拍一下,会发出“噗噗”的声音。最快捷的识别方法是:用手指在鸭腔内膜上轻轻抠几下,如果是注过水的鸭,就会从肉里流出水来。

3.鸭肉营养丰富,特别适宜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不应久食烟熏和烘烤的鸭肉,因其加工后可产生苯并芘物质,此物有致癌作用。

菜系及功效:川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