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蒋红斌
释义

1、教育学博士

蒋红斌,女,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

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从压制走向引导:教育暴力的消解路径,求索,2010年第9期;

2、教育暴力消解路径探寻,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4期;

3、权力、知识与制度共生息:我国古代制度化德育的历史考察,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12期;

4、师德“低迷”的新制度经济学审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⑿腋#航淌χ俺〉目赡苌?罴捌涫迪郑??敖逃?芯浚?009年第2期;

6、“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诉求,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7、“精神暴力”:教育的道德性批判,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8、学校对于学生道德责任感培养的责任与出路,教育导刊,2008年第9期;

9、从科学与道德的互蕴关系看学校道德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0、透过游戏的道德教育,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

11、重视游戏尊重儿童的天性——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式的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2、课程与教材视野中的综合艺术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

13、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

14、“爱”与儿童生活的可能性,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15、审视幼儿园课程模式多样化研究,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

16、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一种批判性反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4期;

17、挑战“百草园”:论德育环境的改造,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局外者生存”与教育正义,班主任之友,2001年第11期;

19、“封闭式”管理质疑,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7期;

20、论教学认识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育导刊,2000年第11期;

21、“减负”路在何方? 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7期;

22、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教育评论,2000年第4期;

23、关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思考,现代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24、论普通高中选修课的三个问题,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姓 名: 蒋红斌

出生日期: 1968年 6月1日

职 务: 副教授

学历简历:

1991-93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学士

1995-98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研究生硕士

2000-0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博士

工作经历:

1993年至94年江苏省苏州市轻工业美术专科学校设计艺术系教师

1998年7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

承担主要课程:

设计思维与方法 设计程序与方法 系统设计 设计初步 产品设计结构素描与透视原理

论文、论著、作品及科研成果:

[1] 《“座”与“坐”的启示——辨析工业设计教学中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的目的和要求》,第三届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无锡轻工业学院承办,2000年。

[2] 《中国当代企业产品设计的关键——产品品牌与形象战略》,上海工业设计国际活动周的设计论坛,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2001年。

[3] 《从汉字字体形式、载体与工具的演变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艺术与科学”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2001年。

[4] 《工业设计向体系化、管理化要发展——论“PI”战略成为中国现代企业产品设计的关键》,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2001年。

[5] 《设计的“适合”观》,《设计与艺术》杂志,第二十二期,2001年。

[6] 《汉字字体演进源于工具、载体及背景》,《装饰》杂志,第106期,2002年。

[7] 《新经济下的企业“PI”计划》,新资源2002设计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2002年。

[8] 《工业设计与家电产品开发》,《中国家电》杂志,第79期,2002年。

[9] 《知识、感性与生产力》,第六届亚洲设计论坛,2003年。

[10]《事物的综合背景与设计的创造性》,《装饰》杂志,第130期,2004年。

[11]《论设计的创造性》,《装饰》杂志,第142期,2005年。

[12] 《设计,在思维上的距离》,《艺术百家》,2007年。

[13] 《“中国古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比较”博士论文专集》,中国高教出版社,2007年。

学术主张

工业设计是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品质与新型生产方式之间的最具魅力的创造性活动之一。它是人类面对未来,思考其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的最值得重视和探究的领域。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社会经济都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基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等复杂的多因素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将来自人文的、社会的、管理的、经济的,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众多因素,纳入在一个体系中予以系统思考和分析,从而恰当地提出吻合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目标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思路。

由此,基于系统设计原理而展开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以及一切与之相关联领域的探索,都将成为提高人们设计观念、研究能力、设计水平,以及重新认识设计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术成果

长期以来,通过与许多大中型企业协作,先后完成了几十项设计研究和设计规划等项目,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与日本松下、三菱等企业完成的使用者生活形态与产品创新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国际评价;与“联想”、“华为”、“华帝”、“科龙”、“万家乐”等企业合作的设计研究也获得了企业的好评。参与并完成了清华大学设计团队的“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概念设计,以及奥运中心区系列灯具设计,荣获了当年度“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的最高奖——至尊金奖和最佳设计团队奖”。近几年来,还将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运用到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中国企业创新设计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2008年至2009年完成的“国内外工业设计发展趋势”和2009至2010年完成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机制研究”等纵向课题,为我国政府推动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出台“中国工业设计指导意见”等政策奠定了专业咨询材料与科学依据。

2004年主编了《工业设计工具书系列——solidworks软件使用指南》(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2007年编著了《设计事理学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文明考察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及在专业期刊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几十篇专业论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