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跃华
释义

江跃华,男,汉族,1934年4月生于江西赣州,1952年考进武昌钢校,毕业后分配到鞍钢第一炼铁厂作炉前技术员。1957年,经推荐考进鞍山钢铁学院冶炼专业。1961年毕业后,回到鞍钢,担任平炉工长,1965年晋升为工程师。

1966年,江调到攀枝花,被派往首钢参加冶金部组织的“双联法提钒”试验。1968年,江跃华结束了首钢提钒试验,回到攀钢,和一些年轻的科技人员一道,开始了“雾化提钒”的工艺试验。

在实验经费、设备、材料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江跃华参照包头雾化提铌试验的资料,同大家共同设计、绘图、寻找材料。他们从几里地外肩挑背扛,搬回炉底配件,拉来电缆,接通电源,苦战数月,终于在一个修理渣罐的地坑里,建成了一座小型雾化提钒试验炉,于1971年2月10日,吹出了第一炉符合国家标准的钒渣。这座雾化能力为60吨/小时的提钒炉,产量虽不高,但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1971年底,炼钢厂又兴建了雾化能力为180吨/小时的2号试验炉,从此。试验开始走上正规。为了解生产各环节的情况,江跃华坚持在炉前操作,收集各种数据,掌握提钒生产的规律。有一次,连续试验四天四夜,回家后只说了两个字“成功”,便倒在床上睡去。

1974年,冶金部在北京召开雾化提钒的设计审定会议,江随厂长一同参加,会上他用大量数据论证攀枝花雾化提钒的可行性。冶金部批准了雾化提钒方案,决定在攀钢新建雾化提钒车间。以后,攀钢的提钒工艺由原设计的“双联法”改为“雾化法”。

1974年10月,经四川医学院专家确诊:江跃华因劳累过度,造成心脏劳损,患严重冠心病。厂里决定,江跃华在家休息养病。他却在病床上搭起了简易办公桌,继续进行雾化提钒炉体设计的校对、核算。

没有等到新提钒炉的正式投产,1975年6月20日,江跃华病逝于攀钢职工医院,终年40岁。原提钒炼钢厂厂长王成良说:“在解放转炉生产力和雾化提钒上,江跃华同志是有功之臣,是头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