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释义 |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由原自动化系(部分)和学校计算中心组建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IT人才需求的急剧上升,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江西省IT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建院十年来以培养素质高、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创新能力强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教学特色鲜明、科研成果突出、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办学特色,为国家输送了3000余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切合市场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简介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进行信息技术和信息工程高等教育和研究开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二级学院。学院拥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充满凝聚力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3人,占教师比例88.1%,拥有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7个本科专业(其中我院电子信息工程在8个省份(江西、安徽、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海南、青海)进入一本批次招生),同时建有信息技术、通信与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3个实验中心及10个研究室;目前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西省重点学科,“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招收“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领域,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高校教师硕士研究生资格,自2005年起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学院下设7个教研室,3个实验中心,6个研究室,1个江西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1个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现有在校硕士和本科生共1600余人,自2005年起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学院已毕业学生2100余人,一次性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广东等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制信息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六个教研室和计算中心(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现有实验面积2682平方米,固定资产800余万元。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还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现任领导姓 名 职 务 分管工作 曾传璜 书记 学院总支、工会工作 张小红 院长 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任克强 副院长 科研工作 李云浩 副书记 学生工作 廖列法 院长助理 教学工作、研究生工作 组织机构中共信息工程学院党委1.计算机与软件教工党支部 2.电子与通信教工党支部 3.网络与计算中心教工党支部 4.研究生党支部 5.第一学生党支部 6.第二学生党支部 7.党政办公室 8.分团委 9.工会分会 学院教学、实验等机构设置教研室 1.计算机与软件教研室 2.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3.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教研室 4.通信工程教研室 5.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6.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实验中心 1.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2.电子与通信实验中心 3.计算中心 研究所 1.信息化技术研究所 2.软件理论与技术开发研究所 3.网络工程研究所 4.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5.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 实验室建设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1600余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价值3000万元。在2007年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规划中,“电子与通信实验中心建设”获得首批建设项目资助,投资金额为200万,已改扩建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微波与天线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光通信实验室。2009年“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又获得中央财政400万建设经费资助,扩建智能计算和网络安全与测试,组建并行分布式计算、无线传感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等重点实验室。 学科定位学院的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结合社会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宽带通信、数据挖掘、演化计算、模式分类、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颇具特色,成果突出。近年来完成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60篇被SCI、EI、ISTP检索,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宽校企联合办学思路,充分发挥IT行业实训基地辐射作用。在认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学院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环节的培养,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赣州广播电视及多家软件公司和电子制作厂家有密切联系及科研合作。已获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授权的“NIT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培训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劳动人事部授权的“计算机软专业水平考试和资格考试培训考试点”,并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联合建设DSPS实验室。通过成立“H3C网络学院”、“思科网络学院”,加入“SUN大学校园计划”,搭建“IT培训+认证考试”特色平台,为企业提供“零适应期”信息技术合格人才,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先导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信息工程学院以服务于IT行业为主旨,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开创独具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不仅能从事信息科学、信息研发的人才,而且能把研发成果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 科研成果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术科研方面成绩显著,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络技术与工程、软件开发、计算机在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都颇具特色,成果突出。完成了一批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华锡集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微机自动化配料系统”、“多变量微机控制系统”、“瑞金电网发电用电优化调度及自动化管理系统”、“汽车站营运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备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株洲冶炼厂铅锭失重法定量浇注微机控制系统”、“学校校园网络工程”等,有的通过省部级鉴定,有的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学院非常重视教材建设,编写了一大批教学讲义和电子教学课件,并由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开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套大学本科专业使用的教材。 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向全社会普及、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已获得多项授权,如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授权 “NIT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培训基地”、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江西培训中心授权“赣南培训考试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劳动人事部授权“计算机软件专业水平考试和资格考试培训考试点”、Authorized Univerciti com Testing Center授权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和ISO认证内容的培训考试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全国自学考试点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