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西博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释义 | 简介江西博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西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2月,是一家从事实业经营和战略投资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五家分(子)公司,总资产逾3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年纳税过1亿元,主营业务有客车制造、漆包线生产、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 发展情况近年来,博能集团秉承诚信共赢,敢为人先的经营理念,积极导入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力度,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经营指标全面增长。近三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漆包线产量由2002年的年产8000吨发展到2006年的15000吨,年均增长29%;客车的产量由2002年的年产300多辆发展到近三年的连续超1000辆产量;2006年,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2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线材业务中不断开发特种漆包线品种,提高特种漆包线的产销量,目前,特种漆包线的产销量已由三年前的8%提高到现在的39%,大幅度提高了漆包线生产的盈利能力。客车生产近三年来共开发了近50个新品种,去年又开发了全承载客车,现在团体客车已是我公司的主导车型,2006年团体客车已经占公司产销量95%以上。确保了客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平衡。在房地产板块中,我们已经储备了1000多亩的商业土地,其中有几处地块为上饶市仅存的亲水绝版,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三是资源整合彰显活力。近年来,我们适时把握住国家宏观经济变化,趋利避害,及时地进行业务整合和结构调整,寻找更高的发展平台。将一些盈利能力不强,难以做成明显优势的业务进行整合。将集团业务范围从原来的6-7项,调整为3-4项,相继整合出售了电子、酒店、水泥、管道煤气等产业,使集团的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同时,对集团的资产结构进行了调整,盘活资金总额达2·9亿元,实现了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快速流动,为发展集团主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四是人力资源极大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改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加强。一方面大力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盟,公司领导通过行业专家的推荐,引进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内部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荣誉四次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连续九年被评为江西省“十佳私营企业”和“先进私营企业” 连续十年保持上饶市私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地位 多次被各级工商部门评为“重合同 守信用”企业 多次被各级税务部门评为“特级纳税信誉企业”、“诚信纳税单位” 多次被省级银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2001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光彩之星” 2003年入选“中国房地产500强”、“中国机械500强” 2004年入选“江西50强企业”,名列第32位 2004年入选中国“200佳”高速成长中小企业,名列第20位 2005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发展蓝图(一)线材业务发展目标 五年内形成年产80000吨、年销售收入40亿元的规模,成为行业领先、并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思路 博能线材事业部目前在全国1000多家行业企业中,盈利能力已超过了平均水平,是有一个价值的企业。从2006年起,抓质量、创品牌,拓展高端产品市场,争取2007年线材产品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再用3年时间,产销量列全国同行业第一,最后三年时间成为世界行业内有影响力和国内卓越企业。线材产品成为世界驰名商标。 (二)客车业务发展目标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发挥优势,做大联强,五年内进入国内行业前列。 发展思路 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提升产品的品质,走差异化制胜,做大联强的道路。通过与世界著名公司合作,引进品牌、技术,形成产业优势。2007年成为有价值的企业,再用3年时间成为优秀的企业,最后三年时间成为卓越的企业。 (三)房地产业务发展目标 用三年时间打造专业水平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再用三年时间成为省内优秀企业,最后用三年时间成为国内优秀企业。 发展思路 从2005年起,以标杆企业为榜样,抓质量、创品牌,2007年打造成专业水平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成为省内优秀企业,2013年成为国内优秀企业。 总裁介绍温显来先生——博能集团创始人,博能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江西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MBA、MPA、高级经济师。 江西省十届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会长、省个协副会长、省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经济贡献年度新闻人物、中国经济优秀人物、江西省优秀企业家、江西十大爱心人士、江西优秀儒商。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给人们展示的上饶(古信州)农村夏夜美丽的景色,此后,黄沙这个名字就与中国文学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却与商界无缘。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山。从这里走出来一位年轻人,他要到外面的世界闯天下,要到汹涌的商海去弄潮,要去接受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他的名字叫温显来,一个普通却有丰富内涵的年轻人。 17岁的温显来怀着山里人的执着,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外出打拼世界。他有韧性、能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努力工作,努力向上,因此一路进步。“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的靠双手勤劳换来,贫困的生活使我孕育了一股强烈的斗志,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缘于生活的压力。”温显来如是说。 如果说艰苦的环境激发了温显来的斗志和潜能,那么不断地自我加压与挑战则使他得到了最好的经商锻炼,极大地增长了他的才干。 温显来在长达数年的打工仔生涯中,先后做过多种工作,从服务行业跳到技术行业,又从技术行业跳到销售行业、流通行业,每换一次工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在上饶县煤炭公司担任业务科长3个月后,温显来便因为突出的业绩被提拔为公司副经理。一年后,公司扭亏为盈,业务蒸蒸日上。温显来个人才能也为众人所看好。 要想成就大业,你就应该首先抛开身边的“拐杖”,独立自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最好埋葬你的雄心壮志,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 1992年底,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温显来毅然从上饶县煤炭公司辞职,组建了江西华能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因为当时口袋没有太多的钱,在选择行业时,一是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二是选择资金和资源占用比较少的行业,资金流可以快速流动。所以温显来选择了煤炭运销这个流通行业。 92年底公司成立,94年就把煤炭业务的销售收入做了一个亿,95年就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排名第58位。 从进入贸易行当,继而“杀入”多元产业纵横捭阖 ,十几年间温显来在商海中尽显博弈才能,其领航的博能集团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仅十来个伙伴的小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达15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1亿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集团公司。这在江西省的民营企业当中应该算是一个创业神话了,在温显来创造财富奇迹故事的背后,是其强大的支撑点 ——诚信、创新、共赢、奉献,四者合一交织成挂在他办公桌后的自勉条幅:慎思捷行,广学善搏。这是悟性自律,更是他的不懈追求。 独醒必独行,敢为天下先。如果说敏锐的洞察力让温显来赢得了先机,那么敢为天下先的商业创新模式加速了博能的快速成长。 1992年,在我国《公司法》尚未出台前,温显来就以前瞻性的眼光突破了产权机制上的禁区,在江西省率先实行了股份制,成了股份制企业的先行者。企业初期,以明晰的产权凝聚了人心,吸引了人才。 1994年,当博能煤炭业务如日中天时,温显来作出“跳出单一经营格局,涉足多元化经营”决策,开始了博能的第二次创业。 1998年,在兼并收购热潮到来之前,温显来抓住机遇收购了总资产5000万元,年产水泥22万吨的浙江常山水泥厂,当年获利100余万元. 1999年,在全省房地产尚未升温之前,博能不仅运作成功上饶市“世纪花园”楼盘,而且大举进军南昌、宜春相继开发了理想家园·泉水湾和理想家园·都市春天,博能在地产业名声大振,温显来因此获得了江西房地产业“十年十人”的赞誉。 2000年,基于要做个实业,做个品牌的梦想,湿显来再次抓住上饶市国企深化改革的机遇,收购了江西信江集团,控股鑫新股份,成为江西省第一家收购重组国有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 从2005年开始,温显来再次洞察国家宏观经济走势,趋利避害,果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整合,整合多元化产业,向专业化转轨,将一些盈利能力不强,难以做成优势的业务进行整合,走专、精、细之路,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光有正确的决策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灵活经营,以快制慢,领先一步:在经营煤炭时,人家用汽车拉,我就发车皮;人家发车皮,我就发专列;人家发专列,我就发轮船。总是棋胜一招。 不仅如此,温显来还谙熟生财之道,善于整合上、下游客户资源。通过借鸡生蛋,生蛋还钱的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做强做大。 小赢靠勤快,中赢靠智慧,大赢靠诚信,这是温显来的生意经,也足以诠释博能长足发展的更好理由。 “出道”伊始,温显来就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他没有想到正是这朴素的为人之道,成就了自己和博能的未来。 一个“陈年”的故事,19岁时,温显来曾牵头和朋友一起承包了一个小建筑工程。工程结算后已近年关,他和工友们分了红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没想到腊月二十九,工程发包方负责人找到温显来说计算工程时出了错误,多算了几千元工程款,而此时,民工的工资已全部发下,温显来挨家挨户帮他找民工退钱,最后还有一半没能收回来,于是自己掏腰包贴给了对方。 1994年,福建一个大型钢厂煤炭供应招标,博能和其它4家公司同时中标,不久由于煤炭进价大幅上扬,其它公司都单方面停止了合约,唯独博能继续信守合同承诺,按涨价前的价格继续向客户提供煤炭,保证了该厂的正常生产。 这几件事让别人认识了温显来的诚信,在客户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好名声传开了,业务单位纷至沓来。 坚守诚信,诚信就会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1995年,由于企业发展快,资金投入过大,一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浙江的一个客户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先后预付了1800多万元帮助温显来渡过了难关。 诚信,提高了博能获取资源的能力,诚信帮助博能闯过了一个个风口浪尖,诚信,也为博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股东共赢——给股东创造价值;与合作者共赢——给合作者产生效益;与员工共赢——给员工带来回报;与社会共赢——给社会增加财富。共赢的价值观引导着博能集团不断做强做大。 这是一个共赢的时代,温显来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发到自觉这样不同的阶段,最终把它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 因为有共赢价值观的指导,温显来在谈生意和进行合作的时候,不仅要为自己算帐,还为合作伙伴算帐。他把生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家都挣钱,这是最好的生意,一定要做好;另一类是别人挣很多钱,我挣得很少甚至不挣钱,这类生意也可做,因为我可以帮助朋友挣钱;第三类是只有我挣钱,别人挣不到钱甚至亏本,这种“一锤子”生意坚决不做。 以人为本,得企业之长生。温显来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自己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但对员工他却常常一掷千金。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待遇,温显来在工资福利、住房、家属工作、养老保险等方面都做了周到的安排。 ——在江西省率先实行股份制,与员工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股东年回报率达10%以上; ——员工的总体收入高于上饶市平均水平,工资的增长在上饶市至少超前了半年,员工的富裕程度大部分比别的企业高; ——为所有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五大保险”,成为江西民营企业中“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典范。 ——建大学生公寓,并为聘用的大学生提供购房补贴等优厚待遇。 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合理需求,让温显来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让博能在一次次裂变中不断发展、壮大。 对党和政府感恩,对社会奉献,对广大人民回报是民营企业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这一批人的历史责任。 温显来认为奉献的形式是多样的,把企业做强做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最主要的奉献。博能成立以来,企业累计向国家纳税过亿元,几乎年年成为上饶市民营企业的第一纳税大户,企业为社会安置就业2000余人。 倾注爱心,捐款捐物,关爱弱势群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奉献。博能集团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直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温显来及博能集团先后捐资500多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兴建公路,发展生产,设立奖学金,激励莘莘学子刻苦成才。捐资在贫困地区建敬老院等。 民营企业投资微利甚至无利的社会公益事业,为大众造福,也为政府分忧,这也是一种奉献。博能集团抽出巨资从政府手中接管明知短期不能赢利的管道煤气工程,使上饶市煤气工程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折。 为改善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作贡献,这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奉献。博能集团总部原来坐落在上饶市商业步行街,属“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博能集团控股的鑫新股份的两大主业——上饶客车厂和上饶线材厂也坐落在素有上饶市“黄金水岸”之称的水南街隔江两岸,其潜在的商业价值颇丰,发展前景看好。水南片区是政府重点发展的住宅片区,而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废气、废水会对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博能集团从大处着眼,勇于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积极策应政府要求企业“退城入园”的号召,相继将集团总部、鑫新股份客车和线材两大产业迁入上饶经济开发区,为改善水南片区的环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党和国家号召建立和谐社会,民营企业如何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温显来认为,如果把民营企业的运行放在一个社会系统当中,民营经济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民营企业对社会的第一个贡献是解决就业,第二个贡献是税收,第三个贡献就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第四个贡献则是为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温显来认为企业的和谐经营一定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而且不仅仅是今天的利益,还要考虑大家将来的利益。比如在上饶有很多商业机会博能集团都可能得到,但放弃了,为什么呢?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地方,它的发展机会也是有限的,在你获得了一次机会的同时,别人就失去了一次机会。我是受中庸思想熏陶较深的人,我觉得和谐的发展环境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很重要。在上饶,博能集团将努力把工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其它机会我会让给别人,使大家都能获得发展机会,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