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苏
释义

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的省份,简称“苏”,位于华东地区。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原明代南直隶)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取自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两府首字。中华民国沿袭清代建置,仍置江苏省。2011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4.3亿元,仅次于广东5.3万亿元,位居中国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人均GDP首次突破6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9545美元。

中文名称:江苏

外文名称:Jiangsu Province

别名:吴韵汉风,江南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1副省级市12地级市55区25县26市

政府驻地: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68号

电话区号:025,0510至0527

邮政区码:210000至223800

地理位置:中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下游

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

人口:7898.8万(2011年底)

方言:江淮官话、吴语、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著名景点:中山陵、鼋头渚、徐州汉楚王陵墓群、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等

机场:禄口机场、硕放机场、奔牛机场等

火车站:南京南站、徐州东站、苏州站 等

车牌代码:苏A至苏N

简称:苏

现任省长:李学勇

省会:南京

省名来源:江宁府、苏州府两府取首字而来

2011年GDP:48604.3亿元

基本省情

江苏现状

江苏,是中国第一大省,也是华东第一大省。是中国科教第一省,人均经济第一省,经济总量第二省。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而今,江苏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自1978年以来,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6%。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着约占全国1/10的GDP经济总量。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

江苏荣誉

江苏是中国著名的强省,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有“中国硅谷”的美誉。江苏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历史、交通、旅游、国防、工业、金融、航运、对外贸易、城市化建设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是位于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省。

在全国23个省中,江苏有着众多的荣誉:

江苏人均经济实力全国第一(后三名依次是浙江、内蒙古、广东)

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江苏特大型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江苏四大城市:南京、苏州、徐州、无锡)

江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枢纽)

江苏旅游业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全国第一(全省13个城市中共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常熟、淮安、无锡和南通9座城市)

江苏各城市知名度全国第一

江苏全球500强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 、苏州、徐州 、无锡、常州、南通、扬州7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

江苏全国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一(前5强居4席,前10强居6席)

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水平全国第一(机构数、资产规模、投资项目数和年度吸引创业投资金额等六项指标全部全国第一)

江苏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1所,其中南京8所、徐州1所、苏州1所、无锡1所)

江苏院士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每年被高校录取的人数全国第一

江苏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内河航运里程长度全国第一

江苏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全国第一

省名由来

清代分江南省东西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名称是在清康熙时组建江苏省时取区域南部两个府即江宁府(今南京市)之“江”字和苏州府之“苏”字合成省名。江苏省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就很形象的诠释了江苏的含义,“蘇”由草、鱼、禾三字组成,象征着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历史文化

中原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这里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江苏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南京、苏州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丝织、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陆续兴起,苏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世界盛誉。

人文荟萃

江苏“文物渊薮”,素享“人文荟萃”的佳誉。自古以来,江苏籍以及在江苏活动的名人众多,以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吴伟业为代表的历代著名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张僧繇、龚开、米芾、黄公望、沈周、唐寅、张宏、边寿民、郑板桥、龚贤、吴历、王石谷;书法家:张旭、孙过庭、文征明、祝允明、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剧作家梁辰鱼、李玉;以及朱自清、柳亚子、叶圣陶、钱钟书、周瘦鹃;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金曾豪、何建明;当代诗人和编辑家丁芒、叶千华;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吴大澄、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钱松喦、林散之、费新我、肖娴、程大利、亚明、宋文治、袁振西、恭达、黄学江、汤永、徐培晨、刘继青、周矩敏等为代表的近代书画家;还有音乐家马可、麦新、刘天华、阿炳;以刘邦、项羽、萧何、韩信、彭越、陆逊、张昭、范仲淹、朱纨等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名人妇孺皆知。

建省建置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原江南省析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两江总督驻南京,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江苏巡抚衙门设在苏州,苏州为省会,直至1912年。1983年起江苏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现设南京1个副省级市,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2个省辖市,26个县级市,25个县以及55个市辖区。省会南京为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地区)。

经济实力

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广东,位居大陆第二;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江苏对外开放日益扩大。2007年进出口总额3182.3亿美元,增长24.1%;其中出口1849.5亿美元,增长28%。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增长52.4%。全年新批境外企业33家,投资额5404.7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20.9亿美元,营业额19.8亿美元。

自然地理

地形

江苏地处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江苏地形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较大,成为江苏一大地理特点。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苏第二高山:宜兴市张渚镇岭下村黄塔顶,最高峰海拔611.5米,苏南山区第一高峰。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水文

江苏跨江滨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江苏”之称。

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陆域水面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中居首位。其中尤其以长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长江以北的里下河平原,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网状,分布极为稠密,为大面积的水网密集地带。

长江是流经江苏最大的河流,呈东西向横穿江苏,省境内长度425公里,将江苏省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在江苏省境内,长江的支流有江苏省西南部的秦淮河,在南京市汇入长江。

在历史上,淮河曾经流过江苏省北部,注入黄海,也是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不过,自1194年以后黄河夺取淮河河道入海,虽然黄河在1855年又再度向北注入渤海,但是淮河已经无法经由原河道入海,而是主要由洪泽湖、高邮湖、京杭大运河注入长江。淮河故道(也是黄河故道)今日水量不大,其南侧不远处开凿了苏北灌溉总渠。

气候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基本以淮河为界。江苏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全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7353万亩,占全国的3.97%,人均占有耕地0.99亩。沿海滩涂890多万亩,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水资源

江苏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降雨年径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间。本省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长江横穿本省南部,江水系本省最可靠的水资源。境内有太湖、洪泽湖、云龙湖、高宝湖、骆马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运河、淮沭河、串场河、灌河、盐河、通榆运河、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等各支河,河渠纵横,水网稠密。本省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下水源丰富。全省地下水总量对农灌具有开采意义的是徐淮浅层水约29.57亿立方米/年,供垦区及海涂开发,人畜饮用的沿海深层地下水5.85亿立方米/年。

矿产资源

全省地跨华北地和扬子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粘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已探明储量的65种,其中建材、粘土等34种单矿储量列全国前十位,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一位,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

生物资源

全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苏北邳州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银杏树种植区。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有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1200万亩。有淡水鱼类140余种,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盱眙更是被称为“龙虾之都”。

鱼米之乡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种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云台山云雾茶”、"芦蒿茶"、“雨花茶”等。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

历史沿革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分江南省(明南直隶布政使司)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

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从远古时代起,在江苏这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江苏境内就生活着丹徒“高资猿人”;在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丹徒人”、“溧水人”、“宜兴人”等远古居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炭化小米,吴县草鞋山文化跨越中发现的炭化籼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线片以及“杆栏式”房屋建筑遗存,昆山千墩、吴县张陵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来看,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

春秋时期,江苏分属吴、宋等国,战国时为楚、越、齐国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九江、会稽等郡。西汉时分属下邳郡、彭城郡、广陵郡、丹阳郡和吴郡。

三国,苏南属吴,苏北归魏,南京当时为“建邺”是吴国国都。

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属淮南东路的一部分。

元朝,苏北属河南江北行省,苏南属江浙行省。

明朝,初年改元朝“集庆路”(南京)为“京师”,建应天府;成祖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同时置南直隶(南京),管辖南京、江苏其它区域和安徽全省,明永乐以后都归南直隶(南京)管辖。

清朝初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江苏省当时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省(巡抚衙门驻苏州)辖江宁府、苏州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通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上海),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1927年(民国16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将南京、上海改为“特别市”分出江苏,南京称为中国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

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和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苏全境解放。后分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两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出由47名委员组成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专区九县和南通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1966年1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中断。

1980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复办公。

1983年,江苏省开始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今淮安),盐城,扬州,镇江11个省辖市。

1996年,增设泰州,宿迁两个地级市。至此江苏省共管辖13个省辖市。

2011年,昆山、泰兴、沭阳被列入省直管县(市)试点。

交通运输

公路

江苏高速公路总里程目前居全国前列。2008年底,江苏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3725公里,密度为3. 27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前列,首轮规划的「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全面建成。计划到2010年底,江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4000公里,包括沪宁高速公路(1996年通车)、京沪高速公路(2000年通车)、苏嘉杭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宁高高速公路、盐徐高速公路、徐济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等,苏南高速公路业已成网,苏北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至2015年,通车里程将达到5200公里基本建成“五纵五横五联”的江苏高速公路网

铁路

江苏铁路交通发达,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条铁路干线经过境内,京沪铁路主要呈东西向穿越江苏的南部,陇海铁路也呈东西向经过江苏的最北部,徐州则为两大干线交汇的枢纽。京沪铁路南京至上海段为中国最繁忙的铁路之一,高峰时段平均每5分钟就有列车通过。

沪宁城际客运专线进一步缩短了南京和上海的时空距离。除此之外,还有新长铁路、宁芜铁路、宁启铁路、宁西铁路(在建)、宁连铁路、沿海铁路(在建)等。规划在建中还将有京沪客运专线、宁杭城际轨道交通。

航空

截至目前为止,共有9个民用机场投入使用,分别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无锡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徐州观音机场、淮安涟水机场、扬州泰州机场

航运

江苏省东濒黄海,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全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江苏省的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绝大部分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南京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亦为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主要港口

海洋港口

1.连云港港(连云港) 2.大丰港(盐城) 3.洋口港(南通) 4.吕四港(南通)

长江港口

1.南京港 2.镇江港 3.常州港 4.江阴港 5.太仓港 6.南通港 8.泰州港 7.扬州港

桥梁

由于长江流经江苏省腹地,跨江桥梁的建设对于苏北苏南交通体系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建成的跨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通车)

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通车)

南京长江二桥(2001年通车)

润扬长江大桥(2005年通车)

南京长江三桥(2005年通车)

苏通长江大桥(2008年通车)

崇启长江大桥(2011年通车)

大胜关长江大桥(京沪高铁、沪汉蓉、南京地铁)

正在或即将建设的跨江大桥有:

泰州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四桥

沪通铁路过江公铁两用桥大桥

其中只有南京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

长江隧道

1.南京长江隧道(2010年通车)

2.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 (在建)

轨道交通

1南京地铁

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17条线,总长度达到了647公里。目前,南京地铁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等共57座车站进行商业运营,总里程达到85公里。

2.苏州轨道交通

苏州将规划建成9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含延伸段总长)380公里,目前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已经通车。

3.无锡轨道交通

4.常州轨道交通

5.徐州轨道交通

6.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段

旅游资源

综述

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水乡,有众口颂传的千年名刹,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雄伟壮观的都城遗址,纤巧清秀与粗犷雄浑交汇融合,可谓是“吴风汉韵,各擅所长”。

江苏十三座城市,每一座都有其极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南京的六朝胜迹;徐州的两汉遗韵

苏州的园林古镇;无锡的太湖风光

常州的主题公园;镇江的寺院山林

扬州的汉唐文化;泰州的国粹风采

盐城的珍禽灵兽;南通的江涛海潮

淮安的伟人故居;宿迁的田园风景

连云港的海域仙境

江苏的山虽不高,但多负盛名,其中有南京钟山,镇江北固山、金山,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南通狼山,苏州天平山,徐州云龙山和连云港花果山等。

江苏的水兼江河湖海,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及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烟波浩瀚,碧波万顷。连云港的海滨浴场,南通盐城的湿地滩涂则是江苏的沿海旅游资源。江苏的名泉极多,有“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虎丘的“天下第三泉”及憨憨泉。

长江旅游区

长江旅游区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包括宁镇扬通泰五市。主要景点有

南京: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秦淮风光带、夫子庙、江南贡院、莫愁湖、燕子矶

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宝华山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仙鹤寺、扬州汉陵苑

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溱湖湿地公园、溱潼古镇、兴化垛田风光带

南通:狼山景区

太湖旅游区

太湖旅游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明水秀,包括苏锡常三市。主要景点有

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退思园、周庄镇、同里镇、甪直镇、木渎镇、虎丘、寒山寺、苏州乐园、玄妙观、盘门三景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公园、无锡影视基地、灵山胜境、善卷洞、竹海

常州: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天宁寺、天宁宝塔、红梅公园、武进新天地公园、天目湖、南山竹海、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

徐海旅游区

徐海旅游区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包括徐淮连盐宿五市。主要景点有

徐州:汉文化景区,汉皇祖陵,龟山汉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茅村汉画像石墓,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城,沛县汉城;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里山古战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淮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府衙、吴承恩纪念馆、尧帝公园、金湖荷花荡、嵇圩林场、镇淮楼、韩信故里

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连云港:大伊山、花果山、东西连岛、墟沟海滨浴场

宿迁:皂河安澜龙王庙、骆马湖旅游风景区

著名旅游景区

全省有2处世界遗产、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1家、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1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非遗:昆曲、古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端午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南京钟山、云台山、蜀岗瘦西湖、三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苏州、扬州、淮安、南通、镇江、常熟、徐州、无锡、宜兴

5A级旅游景区:

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

无锡:影视基地景区、灵山景区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

苏州: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苏州园林景区

常州:环球恐龙城、武进太湖湾旅游渡假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南通:濠河风景区

人口民族

据统计,2008年末江苏省总人口数达到7676.5万,比上年增加75.6万,增长0.73%,其中户籍人口为7317.7万人。城镇和乡村人口比为51.9:48.1,男女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全省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741人,比2006年末每平方公里736人增加了5人,继续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的首位。

多年来,江苏一直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1982年人口普查时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0人,1990年为654人,2000年末达到714人。自2000年以来,由于总人口持续低速增长,人口密度增加速度放慢。2001年末为717人,2002年末为719人,2003年末为722人,4年间人口密度年均增长1.4%。

江苏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省的99.64%。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多,共有26万人,但55个少数民族齐全,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2%,少数民族中仅有回族超过10万人,其中有半数聚居在南京。扬州高邮所属的菱塘回族乡是全省唯一的民族乡。其它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

经济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

江苏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486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3:51.5:42.2。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产业结构调整提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同时,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得以提升。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达20686.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在江苏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上也有所体现。去年,江苏省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9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随之提高21个百分点,达26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保持了24%以上的增速。长

城市化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苏南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提高2.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且百强县实力突出。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52元,比上年增长10.0%,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13153元,增长9.8%,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6.3%。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04元,比上年增长8.8%,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04元,增长8.9 %,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5.2平方米。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并取得一定成效。

行政区划

市县总览

2011年12月,江苏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共计4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23个县、3个省直管县(市)。(人口数为常住人口)

城市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身份证代码 邮编 区号 车牌 市辖区 市辖县 代管县级市 地方方言

南京 6598 800.47 320100 210000 025 苏A 玄武、鼓楼、白下、秦淮、下关、建邺、栖霞、雨花台、浦口、江宁、六合 溧水、高淳 无 江淮官话

无锡 4650 637.26 320200 214000 0510 苏B 崇安、北塘、南长、滨湖、锡山、惠山 无 江阴、宜兴 吴方言

徐州 11571 858.05 320300 221000 0516 苏C 云龙、鼓楼、铜山、贾汪、泉山 睢宁、沛县、丰县 邳州、新沂 中原官话

常州 4385 459.20 320400 213000 0519 苏D 武进、天宁、钟楼、新北、戚墅堰 无 金坛、溧阳 吴方言

苏州 8488 1046.60 320500 215000 0512 苏E 金阊、沧浪、平江、虎丘、吴中、相城 无 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 吴方言

南通 8001 728.28 320600 226000 0513 苏F 崇川、港闸、通州 海安、如东 如皋、海门、启东 江淮官话、吴方言

连云港 7444 439.39 320700 222000 0518 苏G 新浦、连云、海州 东海、灌云、赣榆、灌南 无 江淮官话、中原官话

淮安 10030 479.99 320800 223000 0517 苏H 清河、清浦、淮安、淮阴 涟水、洪泽、金湖、盱眙 无 江淮官话

盐城 14983 726.02 320900 224000 0515 苏J 亭湖、盐都 建湖、响水、阜宁、射阳、滨海 东台、大丰 江淮官话

扬州 6638 445.98 321000 225000 0514 苏K 广陵、邗江、江都 宝应 高邮、仪征 江淮官话

镇江 3843 311.34 321100 212000 0511 苏L 京口、润州、丹徒 无 丹阳、扬中、 句容 江淮官话、吴方言

泰州 6029 461.86 321200 225300 0523 苏M 海陵、高港 无 泰兴、姜堰、靖江、兴化 江淮官话、吴方言

宿迁 8660 471.56 321300 223800 0527 苏N 宿城、宿豫 沭阳(列入省直管试点)、泗阳、泗洪 无 中原官话、江淮官话

历史名人

古代

专诸、要离、阖闾、夫差、西施、张道陵、彭祖、项羽、刘细君、鲁肃、孙策、孙权、仲雍、言偃、虞姬、刘邦、韩信、萧何、曹参、樊哙、枚乘、刘知几、陈琳、徐福、陈圆圆、王导、郭璞、葛洪、谢安、顾恺之、徐广、刘裕、赵安、戴颗、刘义庆、范缜、陶弘景、萧衍、刘勰、伍子胥、阖闾、孙武、萧道成、萧绎、萧统、徐偃王、季札、道宣、员半千、鉴真、张旭、张若虚、张籍、李璟、李煜、秦观、米芾、杨邦乂、洪兴祖、戴叔伦、张宣、魏胜、马光祖、范成大、梁红玉、刘世勋、周应合、黄公望、睢景臣、施耐庵、沈万三、郑和、高谷、蒯祥、沈周、庄昶、石淮、文征明、唐寅、张宏、何棠、王问、吴承恩、刘鄂、王世贞、焦竑、顾起元、刘元珍、徐霞客、张怀、张溥、金圣叹、李渔、胡效才、胡应嘉、归庄、龚贤、宗元鼎、史可法、钱谦益、胡简敬、季振宜、阎若璩、顾图河、李蟠、刘智、李香君、李卫、黄慎、郑板桥、吴伟业、倪瑞璇、翁同和、赵翼、洪亮吉、黄景仁、李汝珍、汤贻汾、关天培、刘熙载、尹耕云、应金台、龚开、叶梦得、陆龟蒙、陆秀夫、秦少游、王韬、陈道复、仇英、徐祯卿、马一龙、王艮、吴嘉纪、冯道立、董小宛、卞玉京、顾横波、宋曹、柳敬亭、顾炎武、冯梦龙、归有光、赵翼、李方膺、李鳝、高翔、王念孙、秦桧

近代

周恩来、顾祝同、刘荣、马相伯、张謇、赵凤昌、李兰、沙元炳、丁宝书、李伯元、孙毓修、叶玉森、林立山、李更生、朱履先、杨泗洪、过探先、蒋哲卿、吕凤子、博古、张闻天、柳亚子、苏少卿、殷良弼、梅兰芳、吕澄、刘天华、刘觉民、恽代英、刘天华、刘海粟、茅以升、俞庆棠、朱自清、张太雷、瞿秋白、吴印咸、沈毅、李公朴、朱爱周、陆侃如、高二适、刘北茂、安友石、恽逸群、惠峻山、李可染、戴伯韬、王德荣、吴琛、姜椿芳、马可、徐悲鸿、周璇、许翰英、韦来宽、赵良璋、里平、潘序伦、朱可心、秦邦宪、荣宗敬、荣德生、潘玉良、戈公振、戈宝权、戈湘岚、刘半农、薛福成

现代

江泽民、陈炳德、李源潮、魏礼群、刘田依、言恭达、黄学江、亚明、李啸、汤永、李佳峻、刘继青、杨松林、李元龙、周信芳、宋文治、彦涵、王小古、吴健雄、华罗庚、朱传茗、陆抑非、钱旭沧、吕叔湘、钱穆、钱钟书、钱伟长、钱文忠、荣毅仁、林散之、叶圣陶、王馥荔、林莉、李岚清、王选、张闻天、唐骏、俞敏洪、董明珠、柳传志、吴为山、毕飞宇、沙祖康、李阳、胡乔木、乔冠华、郝伯村、周永康、刘延东、孙家正、孟建柱、顾秀莲、戴相龙、郑斯林、王旭东、汪恕诚、华建敏、周小川、李金华、刘琪、钱昌照、唐家璇、盛华仁、蒋树声、丁芒、叶千华、丁石孙、丁关根、王昆仑、王志珍、史良、刘靖基、许嘉璐、严隽琪、芮杏文、李强、吴阶平、张怀西、陆定一、茅以升、季方、周培源、胡绳、曹建明、费孝通、孔立、谢逸、周同庆、叶兆言、杨绛、汪曾祺、张贤亮、苏童、范小青、保彬

民间艺术

综述

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祖”的称誉,出现了李玉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群;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和缂丝、檀香扇、玉雕、民族乐器、红木家具和雕刻,扬州漆器玉器、无锡惠山泥人、淮阴剪纸年画、南通风筝、常熟花边、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扬州以及南通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222—280)时期,明清时期是南京云锦的鼎盛时期,专供皇家服饰等面料,明清两朝皇帝的朝服大多由南京云锦制作而成。

1949年后,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用于恢复和保护云锦,成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

苏州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绣即苏州刺绣,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扬州、宿迁、盐城等地。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

苏州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惠山泥人

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

惠山泥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手捏戏文、京剧脸谱、人物动物、实用玩具(带温度计或者卷笔刀之类)等,这些作品小巧玲珑,人见人爱,价格使宜,是访亲问友的最好礼品。

惠山的主要街道——横街和直衔有许多泥人店,成为远近闻名的“泥人一条街”。惠山泥塑除供应当地旅游市场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个国家。

常州梳篦

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百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之保健功效。

公元1915年美国在旧金山召开巴拿马和平展览会,经国际评奖委员会批准颁给中国常州梳篦银质奖。公元1926年纪念美国独立一百五十周年,在费城召开国际博览会,颁给中国常州梳篦金质奖。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常州梳篦精工细作。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

精美的常州梳篦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身,千余年来一直受到民众的喜爱。今天,传统梳篦已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仍不容忽视。2008年6月,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宜兴紫砂壶

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壶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壶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壶家三大”、“四名家”。“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

“三大”之后的“四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此时还有明代的欧阳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被后世广为流传。另外被誉为“桃圣”的项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细入微,其作品也属于近年来收藏家们寻觅的珍品。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起源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地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断丰富、加工、提高而成为这种演唱形式。1956年后被正式定名为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唱腔优美、曲调丰富、音乐伴奏有独特风格,书(曲)目繁多,演唱语言是徐州的方言土语,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徐州琴书在全国曲艺园地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江苏省三大曲种(徐州琴书、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之一,全国三大琴书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徐州琴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曾几度辉煌。

盐城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语言是以今盐城市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淮安、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淮安淮海戏

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是江苏省地方剧种。淮海戏流行于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的大部分乡镇和淮安、盐城两市北部县区的部分乡镇。

无锡锡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苏州苏剧

苏剧流行于苏州地区,由南词、昆曲、花鼓滩簧合流而成。

苏剧的前身是苏滩,苏滩是江南滩簧的一种,原来称为“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40年代初,苏滩正式成为苏剧。

由于苏剧在文学、音乐方面都与昆剧有着渊源关系,许多苏剧艺人兼能昆剧,在昆剧衰落时期也有不少昆剧艺人改演苏剧,所以苏剧表演艺术因得到昆剧的滋养而逐步形成朴实、细腻、注重内心体验的独特风格。

南京白曲

白曲即南京白曲,又称南京白局,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据有关资料记载,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系白局的古腔本调,又称数板或新闻腔,白局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有名的香港电影《三笑》中的大部分曲调都出自南京白局。

扬州扬剧

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文化节日

中国金湖荷花美食节

时间:每年7月下旬

地点:"鱼米之乡"金湖

轧神仙曝书翻经吃雷斋素乞巧节

苏南吴文化节

常州: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恐龙城新春灯会

时间:每年元宵节前夕,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

地点:淹城、恐龙园

无锡:江阴集场是一个展示江阴民间民俗文化的日子,又称“庙市”或“节场”,在江阴地区悠久的民俗传统中,庙会集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时候的寺庙因为要增加人气,借此提升寺庙的声望,选定一个时日,杜撰一个名目。每逢这个节日,就会有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信徒们赶来庆祝,有许多老百姓也来凑闹热,商贩们就抓住商机,这样就无形中由庙会形成了集场!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

时间:每年12月31日晚

地点:苏州寒山寺

金陵灯会

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闹花灯,以示与民同乐,共庆升平;自此数百年来,相沿成俗,至今不衰。灯会期间200多个品种、数十万盏各具特色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于此,流光溢彩,汇成灯的海洋。尤以市民自扎花灯,千姿百态,极具特色。游人徜徉其间,宛如置身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月底

地点:南京夫子庙广场、大成殿

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的梅花山为最佳。南京国际梅花节节庆期间,南京将以“梅”为主题,以花为媒,以“梅”会友,举办各种文化旅游、商贸及经贸洽谈活动。

时间:每年2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至3月18日

地点: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

徐州(彭城)伏羊美食文化节

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节,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伏羊节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

云龙山庙会民俗游

云龙山庙会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内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每逢庙会期间,数万人潮涌而至,景象热闹非凡。

时间:每年3月28日-4月3日地点:徐州云龙山

内容: ①逛庙会;②看舞狮、高跷等民间艺术表演;③品地方风味小吃;④民间手工艺品展销。

中国扬州烟花三月旅游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是扬州最美的季节,你可踏着昔日乾隆皇帝着迷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去寻访名闻遐迩的二十四桥,观赏“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景,品尝四大菜系中的淮扬美食,欣赏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时间:每年4月至5月

溱潼会船节

溱潼会船节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时间:每年清明次日

地点:姜堰市溱潼镇

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

盱眙十三香龙虾是淮安市盱眙县近年来新创的名菜,原料是价廉物美的螯虾,由十多味中药及特殊方法制作而成,色泽鲜艳,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盱眙县人民政府和南京《扬子晚报》自2000年起联合举办"中国国际(盱眙)龙虾节",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力推广十三香品牌龙虾。

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

时间:每两年10月28日

地点:如皋

中国(泰兴)银杏节

时间:每年9月—10月

地点:泰兴

泰兴是名闻遐迩的“银杏之乡”,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

中国(兴化)千岛菜花节

时间:每年4月~5月

地点:江苏兴化

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先民们从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千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壮观。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犹如一朵朵祥云飘舞于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间。人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岛菜花间,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

中国·泗洪洪泽湖螃蟹节

时间:每年十月

地点:江苏泗洪

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时间:每年9月

地点:江苏淮安

淮扬菜系是淮安(今楚州)、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 文化节于2001年开始主办,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届。

饮食文化

苏菜为八大菜系之一,主要由淮扬(淮安、扬州)、徐海(徐州、连云港)、京宁(南京、镇江)及苏锡常(苏州、常州、无锡)四种风味组成。其中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并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中国菜的最经典代表作。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江苏饮料主要是茶和酒两大类,茶文化集中于苏南地区,酒文化集中于苏北地区。

江苏特产

南京

秦淮小吃、 云锦香肚 、天鹅绒板鸭、 南京烤鸭、桂花鸭、金箔 、雨花石 、咸鸭肫、雨花茶 、金陵小笼包、鸭血粉丝汤、 什锦菜鸭四件、 马祥兴清真食品、绿柳居素食、 龙池鲫鱼、龙袍蟹黄汤包、 固城湖大闸蟹 、南农烧鸡、南京空竹(抖嗡)

镇江

镇江香醋、 肴肉、锅盖面、百花贡酒、 镇江鲥鱼、镇江膏药、 小磨麻油、汉白玉插屏、金山灯彩、 机绣制品、绒花制品

常州

 加蟹小笼包、大麻糕、芝麻糖、萝卜干、虾饼、马蹄酥、天目湖砂锅鱼头、刻纸留青竹刻、 乱针绣、梳篦、银丝面、金钱菜、茅尖花红、金坛剪纸、南式麻糖、沙河、桂明茶;武进特产:淡水鱼类、太湖三白、茶叶、水蜜桃、葡萄、珍珠(洛阳、郑陆、芙蓉等镇盛产珍珠,养蚌育珠有30多年历史,为全国著名的“珍珠之乡”)

无锡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惠山泥人、惠山油酥、 江阴黑杜酒、宜兴紫砂、清水油面筋、三凤桥酱排骨、蜀山陶器、无锡水蜜桃、方糕、无锡毫茶、豆腐花、无锡小笼包、和桥豆腐干、无锡肉骨头、大浮杨梅、黑杜酒、太湖三白(太湖银鱼、白鱼、白虾)、太湖珍珠、惠山腊烧片(已失传)拱北楼阳春面、聚丰园腐乳肉、惠泉黄酒、马山芋头、萝卜丝饼、酒酿棉子圆、海棠糕、油豆腐干

苏州

 苏绣碧螺春茶采芝斋糖果宋锦苏式蜜饯苏式糕点卤汁豆腐干太湖银鱼桃花坞木刻年画红木雕刻 缂丝(刻丝)苏扇 微雕玉雕太仓肉松太仓糟油常熟花边昆山并蒂莲奥灶面阳澄湖大闸蟹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

南通

西亭脆饼正场薰糕 狼山鸡烤鳗南通嵌桃麻糕董糖如皋萝卜 林梓潮糕如皋肉松、火腿、肉松盆景 白蒲黄酒白蒲“三香斋”茶干文蛤薄荷脑蓝印花布南通风筝勾针衣 南通刺绣扎染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石港乳腐 凤尾鱼罐头海门羊肉云片糕海安糯米陈酒 海安河豚鱼海门朝天小辣椒

泰州

 黄桥烧饼梅兰春酒靖江肉脯靖江蟹黄汤包泰兴白果难得米酒兴化清炒鲨鱼片泰州三麻(麻油、麻糕、麻饼)刁铺羊肉溱湖八鲜(溱湖簖蟹、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青虾、溱湖水禽、溱湖螺贝、溱湖四喜溱湖水蔬

扬州

 扬州炒饭高邮双黄蛋牛皮糖三丁包 扬州绿茶扬州煮干丝纸花 扬州酱菜扬州漆器扬州玉器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州八刻 秦邮董糖扬派盆景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

盐城

建湖藕粉圆子、参燕八珍糕、伍佑醉螺、东台鱼汤面、奇园蟹黄包、拆烩推浪鱼、 烩素鱼皮、鯮鱼饼东沟茶干、白首乌粉、 阜宁大糕、杨五香肠、钩针衣生炝条虾 、白炖鲻鱼、叉烤野鸡片 、四鳃鲈鱼、青蒲簖蟹、大纵湖醉蟹、 伍佑糖麻花

淮安

 灌汤蒸饺高沟捆蹄淮安菜炒饭文楼汤包震丰圆馄饨盱眙十三香龙虾平桥豆腐鼓楼茶馓淮城蒲菜伍佑糖麻花钦工肉圆高沟大曲软兜长鱼朱桥甲鱼

连云港

 灌云豆丹板浦凉粉汪恕有滴醋花果山凤鹅东海水晶云雾茶葛藤粉汤沟酒王子啤酒草编 柳编金镶玉竹玉兰花(白、紫) 地毯石雕艺术品沙光鱼 云雾茶剪纸 对虾山板栗风筝

宿迁

 水晶山楂糕天岗湖银鱼 沭阳石榴泗洪空心挂面龙嫂米线 桃核雕刻洋河大曲埠子车轮饼宿迁满汉筵席 穿城大饼八集小花生韩山蓝晶石五香大头菜老汤黄狗猪头肉软熘长鱼双沟大曲泗洪大枣,泗阳膘鸡,泗阳新袁羊肉

徐州

古沛郭家烧鸡西楚贡菜刻纸 沛县鼋汁狗肉鳝鱼辣汤(饣它 汤原名 “雉羹”,)五仁油茶壮馍面鱼子蛙鱼徐州烧烤帝王粥邳州银杏芦荟沙沟香油捆香蹄丰县蜂糕小儿酥 把子肉烙馍馓子饸饼子圭打牛蒡酱窝头 富士苹果苔干冬桃银鱼鱼汁羊肉 羊方藏鱼李寨白酥梨 臭盐豆睢宁盐豆子玫瑰鲜花汁绿豆丸子汤

各地语言

综述

江苏省官方语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省内的长江、淮河故道将江苏大致分为三大方言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方言),而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分别是江淮官话(46%),中原官话(25.5%),吴方言(28%)。

官话

南京官话

南京官话,又称南京话(Nankinese),南京官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现代南京官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11区、溧水县北部和句容市。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明代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官话。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江淮官话

包括:扬州、盐城、淮安三大市全部,镇江市除丹阳全部,泰州市靖江西南部及其余全部,沭阳、宿迁的泗阳、泗洪2县大部;南通市区(除南部)及如皋市、海安县全部与如东县大部、通州区一部分;连云港市区及灌云、灌南2县;常州的金坛西部。以前以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后来以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

中原官话

江苏省操中原官话的地区包括北部黄淮海中原地区:徐州市全部(洛徐片),宿迁市区及北部(信蚌片),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北部)。

方言

吴方言

江苏省操吴语的地区主要为吴国时期包含在十三州的苏锡常地区,实际面积较小,但人口密集。江苏吴语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市全部;金坛市全市为吴方言,金坛市区除外;镇江丹阳市大部;南通市区南边小部、通州区大部、海门、启东2市全部;泰州靖江市东北部。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

高等院校

地区 高校

南京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警官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学院、三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无锡 江南大学、无锡太湖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徐州空军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常州 常州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武进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

苏州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学院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常熟理工学院、沙洲职业学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昆山)、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昆山)、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太仓)、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昆山)

南通 南通大学、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南通职业大学、南通航运职业学院、南通纺织职业学院、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连云港 淮海工学院、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 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涟水)

盐城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射阳)

扬州 扬州大学、扬州科技学院(筹)、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镇江 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船艇学院、中国药科大学镇江分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泰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宿迁 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宿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48:00